不让爱心缺位——郑玉玺印象


不让爱心缺位——郑玉玺印象

                         韩立权/

“您好!我是韩立权。国家某几个单位令我总策划了到云南昆明的爱心慰问活动,送安全知识手册到基层,特别是从北京精心准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晚会带去慰问某行业一线工作人员,对于生活苦难、在某领域工作中失去亲人的百位家属、孤儿实施现金爱心捐赠,有力的升华“十七大”胜利圆满召开的后续动力,为我们党和国家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贡献。现特邀您和李鹏远老师下月中旬出席。”这是我凌晨两点多发给远方一朋友的短信。

这天九点三十分,远方来电:“立权,我是万琴。李老师这个月底必须回台湾,你的好意他特表歉意。李老师让你为此爱心活动创作一首赞歌,歌词请控制在100字以内,李老师将亲自谱曲,希望这能代表他对祖国爱心事业的支持!另外,请今天到国家某单位见郑玉玺秘书长,李老师已和他联系过并委托他了,他虽是领导人,却是李老师很推崇的诗人,国人中很优秀的歌词作家,他将代替李老师弥补爱心缺位……”

我心一热,可敬的李鹏远老师啊!坐在办公室里,久久的凝视天花板思索,不敢低头,我怕湿热的眼睛里滑落什么。

下午三点五十分握着郑玉玺同志热情的手,我的眼神却透过他伟岸身子后面,国家某重要领导人的题字:“中国经济商务网……”,我暗思:他是国家经济商务的领军人物,我做的爱心事业可不商变。

寒暄中,我尊重主人,一副在商言商的架式,避开爱心活动不谈。郑玉玺却很关心,他说:“我能为这次爱心活动做点什么?”我正沉浸在商务话题上,“啊”了一下。他爽朗的大笑起来,说:“是不是肩上任务重,压力大?”我赶紧说:“不重,这能有什么压力!”说着,为了证明自己,我从包里掏出一本去年总策划总负责2006年度中国爱心人物论坛大会活动的会刊给他看。

他仔细的看着,说:“不错嘛,一半以上的文章是你写的。”我“嘿嘿”两声。他看着我的眼睛问:“你今年多大了?”我就往岁数里加了两岁,回答:“31。”我可不能因为岁数问题而因此被圈定工作能力。

这个时候,办公室里间响起歌曲声:

有一个字,牵人心/那就是孝顺的孝/有一个字,很感人/那就是孝顺的顺/啊,孝顺!/传统美德传/祖祖辈辈/祖祖辈辈又传给我们/一生生地传送/一世世的子孙。

有一个字,很好听/那就是孝心的孝/有一个字,很动人/那就是孝心的心/啊,孝心!/爷爷奶奶传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又传给我们/一代代地光大/一辈辈地生根。

啊,一代又一代啊/传送着孝顺,延续着孝心。

我全身心投入听完,浑然好似不觉得郑玉玺的存在,理所当然的忘记不是在自己的办公室。我感叹:“真是好歌啊,我怎么没有听过呢!”“这是我写的词,屈旭芳同志作曲,是32集电视连续剧《孝圣—子贡》的主题歌。”郑玉玺平静地说。

能充分表现华夏民族人伦情感史诗般的儿歌,入心入肺,情自真意切切。在这首歌里,‘孝心’不但是一个‘好听’而‘动人’的字眼,也道出了孝悌对于国家社稷的远大意义!”难怪在他的案头上,我翻看的杂志上,华东师大教授徐浮明如此感怀儿童歌曲《孝心》:歌颂“孝心”彰扬博爱思想,对于疗治现代弊病,呼唤人的道德良知,提升人的内在善性,提高国民素质,化解社会的恶性竞争,可谓对症之良药。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用歌曲将我国传统美德的精髓灌输给孩子们,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玉玺意识到的一种历史使命。

一首歌化解了我的误解,惭愧着的我心中对郑玉玺溢满敬意。

他见我也精于音乐,很是欣喜,遂拿出其他作品。听着另一首已拍出MTV的《和谐韵竹》,歌词十分值得一品:

无论你在贫瘠的山间/无论你在肥美的土壤/你的爱恋始终  始终都是一个样/不改敖然的风骨  不变奉献的衷肠/你的品格给我们无穷力量/和谐韵竹  和谐韵竹报平安/滴翠流韵  滴翠流韵是故乡/你在韵就在  天风也浩荡/你在美就在  和谐一曲四海扬

无论你在寂寞的荒原/无论你在喧闹的城邦/你的风姿始终  始终都是向上/不改清雅的舞姿  不变正直的向往/你的品格给我们生命的辉煌/和谐韵竹  和谐韵竹情绵长/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暖心房/你在韵就在  大地更风光/你在情就在  和谐一曲永久长/和谐一曲永久长

上海市委党校汪义生教授评论说:《和谐韵竹》是一首感情充沛、深沉浑厚的歌。诵读歌词,欣赏着美妙抒情的“竹韵”,令人浮想联翩。竹,是植物王国“四君子”之一,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爱竹,尤其是儒家对竹更是情有独钟。竹曾是中国历史的载体,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有相当长的时期中国历史文化主要是用竹简记录的。竹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玉玺笔下的竹真挚、朴实,洋溢着淳厚的人民性,语言通俗、浅白、近乎口语,却能在我感情上激起强烈的共鸣。中国古代儒士借竹以寄托抱节凌云之志,如魏晋年间有“竹林七贤”,他们聚于竹林中而青史留名,唐代天宝年间有“竹溪六逸”,六君子因在竹林中谈诗论文而流传后世。古时候学画者,几乎都从学画竹入手,泼墨为竹,可以说是中国画的启蒙。玉玺的歌词中对竹“不改浩然的风骨”,“不变正直的向往”的讴歌,与中国文化对竹宁折不弯的气节清瘦挺拔的气韵的赞美,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倡导和谐,中华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打上了深深的和谐印迹的文化。《和谐韵竹》使我们感觉到貌似柔弱的竹身上蕴含着无比坚韧的生命力和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勇气,它唤起一种责任感,激励我们为创造美好的和谐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悠扬旋律中得到了情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于是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期间,国家多部委又来了几波他的朋友,都被他挡到办公室里间看歌曲MTV,我和他在外间听歌,我说:“好歌要品,还要论。”“是的”,郑玉玺深有感触地说:“我和很多作曲家没有见过面,是他们先看中我的词。就拿台湾的李鹏远老师来说,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见过面呢!他却给我的词多次谱曲。我写的《和谐的呼唤》歌词一经报纸发表,就引起台湾李鹏远老师和大陆屈旭芳同志同时作曲,我很感动,这首歌的词曲被我锁起来了,我必须物色一个特别适合的歌唱家来唱!”他叫秘书拿出让我过眼搂了几遍,我不禁血脉亢奋:

黄山黄河依旧青春/长江长城一脉相承/你有严父的热情/我有慈母的真诚/我们都是华夏子孙/共同的祖先呦,共同的根

哦……/阿里山,向往着春天的故事/日月潭,思念着和谐的长城/天安门敞开着胸怀 等待着你的归程/海峡两岸的上空 回荡着和谐的声音/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是千年的古训/听吧,听吧,听吧/慈母呼唤的声音!

如果我没有记错,郑玉玺新作《和谐的呼唤》的词就是这样。这首歌“母亲呼唤儿子”,实在是爱国和爱好和平、与呼唤和平统一的巅峰巨作,世纪之绝唱!“十七大”圆满胜利召开后,出现如此优秀振奋人心的好词好曲,实在是人心所向,乃祖国之万幸!

我们又谈论了黄梅戏,他是安徽人,我虽然是江苏人,但我会唱很多段黄梅戏。黄梅戏一直没有新的戏歌,他就带着一种使命感开始创作,他说新黄梅戏歌要想突破主要是在词上,而曲调上他强调可以加一点民歌风味,他也这么做了,他创作的黄梅戏新词《爱情文凭》,现也有MTV,听来特别好,此举填补了当今没有新黄梅戏歌的空白,委实令人高兴。我佩服得不知道再见了。

因为压在手里的工作,我恋恋不舍的告辞,他一送再送到大门口,握紧我的手说:“兄弟,不忙的时候就来哥这里。哥会常去看你。”“好!对了,我推荐于丽娜唱《和谐的呼唤》,我常听她的歌,她最合适的!”“我知道她,歌声很美很有震撼力和感召力,一言为定!”“我更欣赏‘人品、歌品’,她是这次爱心活动的爱心演出大使!”于是当晚我就同于丽娜联系,并将郑玉玺的《和谐的呼唤》歌词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发给了歌唱家于丽娜,她看到后心情和我一样非常激动,并说表示感谢,时下她正在湖北演出,一回京即同我一道去拜见词作家郑玉玺先生,看来只有好东西才能感染人……

我走出几步,停住身回头,我知道他还站在外面,我挥挥手,深情的喊了句话:“谢谢您代替李老师弥补爱心缺位的最好礼物!”

                    ——2007118 256地址:北京安外东后巷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研究院2号楼120      邮编:100710电话/传真:8610-64515208  861064515209  

网址:www.zgjjsw.com

秘书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