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名单里,我仔细地查找我这个行业的最高行政长官----建设部部长汪光焘的名字,但是很失望。而建设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姜伟新却出现在名单之中,直觉告诉我汪光焘任期将满,由姜伟新接任。
汪光焘,1943年生于上海,1965年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1960年到同济大学城市建设系学习;1965年后任江苏徐州市城建局技术员,1978年至1981年在同济大学路桥系攻读硕士学位,获工程硕士。1981年后任江苏省徐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技术科工程师、城乡建设科科长、副总工程师、副主任;1984年任徐州市副市长。1989年后任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总工程师。1995年后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1998年任北京市副市长。2001年11月任建设部党组书记。2001年12月任建设部部长。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建设部部长。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姜伟新1949年1月出生,黑龙江省富裕县人。
1968年12月参加工作(农村插队),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国家计委投资司科长、副处长、处长,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计委重点建设司副司长、司长,国家计委投资司司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现任建设部副部长、党组书记。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从他们的简历中可以看出,汪光焘生于1943年将近退休(65周岁),而姜伟新生于1949年比汪小六岁;其二姜伟新属技术型内行干部,其毕业于北京大学,曾担任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常务副总经理,在发改委任副主任时,常与建设部打交道,共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和查处行政机关超标准建办公楼;其三在姜伟新履新前后,国务院下发《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确定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功能、职能,这项涉及国家未来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规划,由建设部牵头负担编制,昭示着国务院对建设部参与国民经济全局运行控制、调整的新要求,隐约勾勒出国务院希望建设部能够在一定程度更好地承当“经济走势调控”的职能。 其四自2005年国家开始对房地产业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控,但在“稳定住房价格的调控重心下,房价上涨的步伐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虽然不能归于建设部,但这责任总得有人来买单。
敬请阅读:招投标中的对峙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