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数冲关必须靠大盘蓝筹股如潮般的攻势。记得去年5—7月1500—1700点箱体屡攻无果,是中国银行上市一举攻克千七大关。去年第四季度,冲破2000点大关和2245点熊市高点,也是靠工行、中石化、国航、大秦铁路等大盘蓝筹股群体作为。今年7月—8月,消除“5·30”、“6·20”暴跌阴影,攻克4000点、5000点大关的,又是靠人寿、平保、中石化、联通等大盘蓝筹股的轮翻攻势。国庆后冲5800点、6000点大关,同样是靠建行、神华、工行、中铝、中石化等大盘蓝筹股的轮番涨停。一旦它们上涨到位、打出了指数空间,其他股便会迅速补涨。因此,大盘蓝筹股的轮番进攻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2、中国资产溢价使国际估值标准黯然失色。按照国际成熟股市标准,其30多个成份股的市盈率均在20倍以下,为什么中国股市的大盘股普遍在40倍市盈率以上,尤其是神华80倍市盈率还敢拉几个涨停板?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加速、经济11.5%的高增长、注资整体上市预期三大因素所造成的中国资产溢价,尤其是国民经济支柱和龙头企业的资产溢价,这是全世界任何股市都不具备的特殊利好。因此,中国的大盘蓝筹股估值无疑应该更高。同样,受惠于上述三大利好的绝大多数中小盘股票的估值也应溢价。那些在1700点、3000点、4000点、5000点一路抨击中国股市估值太高、泡沫太多的国内外人士之所以屡屡犯错,症结就在于教条式地用国际估值标准抹杀了中国资产理应溢价的事实。
3、“二八法则”的作用日益突出。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创立的。他认为,在社会上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20%部分,而80%则属于次要部分。例如,人群中是20%的人领导80%的人,20%人的财富超过80%的人。股市亦同理。随着总市值已超过28万亿,机构持股占流通市值44%以上,今后股市要想齐涨比较困难,经常是二成股票主涨,而八成股票让位,这是人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但是,也不能将“二”绝对化,片面地以为今后唯有大盘股会涨。“二”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有色、注资、券商、重组、能源等轮番表现;现今的“二”可能变成日后的“八”;而现今的“八”日后有可能相继变成“二”;现今基金手中的热门股在上半年却一直坐冷板凳,跑输大盘。因此,人们不必为某一时期没有抓住“二”而耿耿于怀,扼腕痛惜。
4、牛市中扩容是火上烧油。此前市场普遍担心,中油服、建行、神华等大盘股扩容会使大盘严重失血,大幅度挤泡沫。其实,那是熊市中的状况,而牛市中扩容从来就如春风杨柳、火上浇油。近期正因为有建行、神华两新股上市,才会有国庆后指数大幅飙升,才会有同类板块(大盘股)、同类概念(中国概念、注资概念)股的联动,才会吸引新增资金投资、领涨新一轮上升行情,因此,投资者今后对优质大盘股新股须予以足够的关注。
5、超预期行情的实质应是外延式增长。初看起来,节后行情上涨股票的核心概念是“大”,其实则是外延式增长。10月9日神华之所在上市第二天、换手率仅38%时就敢涨停,原因是其老总宣称,今后要不断注入优质资产、二三年内实现整体上市,盘面上紧跟神华涨停的是中国铝业和包头铝业两只股票,它们也并不是因为“大”,而是因为有与神华同样的注资整体上市题材。因此,在超预期行情中,人们不应唯“大”是从,盲目追涨,因为“大”的快速飙升引发指数虚涨后,必然后出现底部上移式的波段调整。更重要的是应抓住实质,提前布局,利用指数暴跌引发个股被错杀的机会,坚决持仓具有外延式增长题材的股票,忽略一时涨跌,最终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新操作建议:
鉴于5800、5900点是靠拉大盘股虚涨的,而多数股票已连跌4天。因此,我认为,对一般性大盘股不应再盲目追涨,而应减磅,做差价,而对被错杀的注资、整体上市概念股、券商股、资源股、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增股,一旦能看到5500点位置,就应坚持加仓。
2、中国资产溢价使国际估值标准黯然失色。按照国际成熟股市标准,其30多个成份股的市盈率均在20倍以下,为什么中国股市的大盘股普遍在40倍市盈率以上,尤其是神华80倍市盈率还敢拉几个涨停板?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加速、经济11.5%的高增长、注资整体上市预期三大因素所造成的中国资产溢价,尤其是国民经济支柱和龙头企业的资产溢价,这是全世界任何股市都不具备的特殊利好。因此,中国的大盘蓝筹股估值无疑应该更高。同样,受惠于上述三大利好的绝大多数中小盘股票的估值也应溢价。那些在1700点、3000点、4000点、5000点一路抨击中国股市估值太高、泡沫太多的国内外人士之所以屡屡犯错,症结就在于教条式地用国际估值标准抹杀了中国资产理应溢价的事实。
3、“二八法则”的作用日益突出。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创立的。他认为,在社会上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20%部分,而80%则属于次要部分。例如,人群中是20%的人领导80%的人,20%人的财富超过80%的人。股市亦同理。随着总市值已超过28万亿,机构持股占流通市值44%以上,今后股市要想齐涨比较困难,经常是二成股票主涨,而八成股票让位,这是人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但是,也不能将“二”绝对化,片面地以为今后唯有大盘股会涨。“二”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有色、注资、券商、重组、能源等轮番表现;现今的“二”可能变成日后的“八”;而现今的“八”日后有可能相继变成“二”;现今基金手中的热门股在上半年却一直坐冷板凳,跑输大盘。因此,人们不必为某一时期没有抓住“二”而耿耿于怀,扼腕痛惜。
4、牛市中扩容是火上烧油。此前市场普遍担心,中油服、建行、神华等大盘股扩容会使大盘严重失血,大幅度挤泡沫。其实,那是熊市中的状况,而牛市中扩容从来就如春风杨柳、火上浇油。近期正因为有建行、神华两新股上市,才会有国庆后指数大幅飙升,才会有同类板块(大盘股)、同类概念(中国概念、注资概念)股的联动,才会吸引新增资金投资、领涨新一轮上升行情,因此,投资者今后对优质大盘股新股须予以足够的关注。
5、超预期行情的实质应是外延式增长。初看起来,节后行情上涨股票的核心概念是“大”,其实则是外延式增长。10月9日神华之所在上市第二天、换手率仅38%时就敢涨停,原因是其老总宣称,今后要不断注入优质资产、二三年内实现整体上市,盘面上紧跟神华涨停的是中国铝业和包头铝业两只股票,它们也并不是因为“大”,而是因为有与神华同样的注资整体上市题材。因此,在超预期行情中,人们不应唯“大”是从,盲目追涨,因为“大”的快速飙升引发指数虚涨后,必然后出现底部上移式的波段调整。更重要的是应抓住实质,提前布局,利用指数暴跌引发个股被错杀的机会,坚决持仓具有外延式增长题材的股票,忽略一时涨跌,最终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新操作建议:
鉴于5800、5900点是靠拉大盘股虚涨的,而多数股票已连跌4天。因此,我认为,对一般性大盘股不应再盲目追涨,而应减磅,做差价,而对被错杀的注资、整体上市概念股、券商股、资源股、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增股,一旦能看到5500点位置,就应坚持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