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章-80后的地产营销之变


世界杯给了人们狂欢的理由,同样给了我们窥知未来营销端倪的机会。赛场上,80年代球员全面抢班夺权,赛场外,从广告牌到球衣到电视广告,体育用品、电子产品、饮料、酒类等商家的推广同样聚焦于80年代出生的消费群体,他们正在向主流迫近。 6月17日凌晨,荷兰队的球衣出现了荷兰及比赛对手两国国旗,央视解说员称之为此举是对对手的尊敬,我却更相信这是NIKE公司的一次营销创新,因为,这样的球衣更有收藏价值,更具个性,对80年代人而言,它和全球限量发售和名人签售一样令人心动,可以想象,这样的球衣拥有更大的市场。 针对80后的营销已经咄咄逼人,而房地产对此可以说是反应迟钝,面对调控,行业即将全面洗牌,地产营销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一、80后与他们的买房行为 何谓80后?80后即80年代出生的群体的口头语,也可视为独生子女一代,这个群体拥有9000万的庞大数量。作为房地产准客户,他们是刚刚迈入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开始真正接触社会,他们的价值观还未定型,变数尚多。零点调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后职场群体消费能量可观,处于个人用品购买爆发期,而较强的消费信心度、渴望认同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特征正是这一群体较高消费水平的内在动力。 80后出生的群体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记忆,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于前沿资讯的掌握程度远远超越了他们的上一辈,对流行思潮有高度敏感并参与其中,思维活跃,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新鲜的观点,他们具有愿意尝试新事物并向他人推荐的特点,且对周边人群有一定影响力和说服力。 一位销售经理说,每天售楼部都会接待20多岁的客户,难以置信的是,部分人会一次性付款,完全没有一次置业者的紧张感。 可以理解,80年出生毕业3到4年,他们中间的高收入群体,已经靠自己的积蓄足以支付首付款,此外,独生子女政策产生4-2-1家庭结构,导致2代甚至3代人的财力来买房,更加容易,由于社会转型期特殊的分配方式,财富从父辈传递到他们手上,也是80后拥有强大购买力的原因之一。 二、忘掉“成功人士”,转向80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将越来越紧张,以往“圈地运动”式的粗放地产开发模式将逐渐式微。由于“70%90平方米”条款,不管细则如何落地,中小户型产品都免不了供应量激增而平均利润下降,与此同时,高端产品所占的总体份额缩减,狭窄的空间内将集中一大批竞争者,利润也不可避免的摊薄。 5以后,80年代初期出生的群体整体面临首次置业,10年后,80后将全面取代目前的70年代人群成为购房主力军,而60年代出生人群届时由于迫近50岁而逐渐淡出市场,因此,不管未来政策如何变化,是否还有“70%90平方米”之争,房地产中低端、中小户型市场都将进行广泛的“代际革命”,高端需求转变为数量众多的大众需求。 可以预见,地产营销真正以新人类为中心的时代即将来临,对他们的细分与争夺,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企业战略的调整。越早从目前的营销理念中突围,越早从一窝蜂的瞄准“成功人士”“高尚生活”的营销闹剧中脱身,越早思考60、70生人的话语权如何被80后所取代,就越早迎来地产营销新的曙光。 三、因时而变的营销模式 以万科为发轫,几乎所有的国内地产企业营销部门工作分为两块,第一是线上部分,即用大众传媒广告和新闻软文去进行大规模宣传,第二是线下部分,即楼书等各种印刷品,展板吊旗等卖场POP,直邮DM、各种消费者沟通活动,展览、展示、团购展会等。线上为主,线下为辅。 这种组合模式基于两个前提:第一,媒体的种类较少而且消费者被动接触媒体,第二,市场细分为有限的若干个市场,且差异性不明显,因此,高举高打,一大一大片的营销模式可以起到效果。 但当面对80后人群时,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媒体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因特网、移动通信、电子游戏、产品的内容置入和苹果数码音乐播放器等新形式正在蚕食着传统媒体,网络成为增长最快、表现最强劲的新媒体,不断衍生出新的广告形式。二、80后个体消费者不再是大众市场的简单构成,更是无数单一的独立市场。人们面对繁杂的资讯可以自主选择看还是不看,看的程度如何。 最新的例子就是阿迪达斯和耐克的世界杯推广的比较,当阿迪达斯铺天盖地投放电视广告时,耐克却另辟蹊径与搜索引擎Google合作,创建了世界首个足球迷的社群网站Joga.com,该网站克隆了博客网站的形式,让球迷一起交流他们喜欢的球队和、球员,观看并下载比赛录像短片、信息和广告等,该网站囊括140个国家14种语言,预计有数百万人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