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戈恩近些年在日本被神化了,这位被不断探讨是巴西人?法国人?还是黎巴嫩人的明星CEO促成了雷诺和日产之间的合作,并在1999年担任日产COO,成功的拯救了日产,还创下了全球汽车产业最佳获利纪录。在2005年4月正式出任法国雷诺公司总裁之后,卡洛斯·戈恩成为了雷诺和日产两家公司的CEO,手握更大的权力,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日产曾是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但是在戈恩到来之前,却濒临关闭。正是戈恩拯救了日产,从而也打造了他在全球的名声。日产在中国合资组建了东风汽车公司,一年前两本关于卡洛斯传记中文版的推出等,使得卡洛斯也为许多中国人所熟知。这一回,《一个成本杀手的管理自白》上市了,它是了解卡洛斯职业生涯最新的一本书,从这本半自传性质的书(一半是卡洛斯本人的叙述,一半是另一作者对当时环境的描述、分析以及他人回忆与评价的文字组成),我们能从中了解到这位当今最传奇的商界领袖怎样传奇的经历。而且卡洛斯·戈恩的经历,他的管理自白对我们知识经济时代年轻人开启成功职业生涯启发尤大。
前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韦尔奇在最新的一本著作中提到:如果你在晚宴上遇到一个几十年一直遵循自己拟定的职业规划的家伙,千万别跟他同桌,那会无聊透顶。而卡洛斯·戈恩不是这样无聊透顶的人,他抓住了每一个机会,并积极的利用了它们且做到了最好。这里表现出了戈恩对公司积极负责、严格履行对领导承诺、无时不刻的在积累知识、真诚结交朋友的优良习惯,他的经历也是由于优良的习惯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标本。他将是更多知识青年的榜样——努力去做好手头上每一份工作,成功就在不远处。
当他要从法国最好的一所高等应用学院毕业,准备继续升学读博士时,他接到了一个企业准备聘用他的电话。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他当时是学校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的才智和组织能力得到小圈子里的人认可,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由于他出生黎巴嫩、移民巴西,求学法国等转迁不同国度的原因,他学会了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和法语,在大学期间又努力学会了英语,这使得他拥有了更大优势。当然,这些其实也只能算学生时代的一些知识的储备,真正到社会中闯出一份天地则是另外一回事。但,我们从卡洛斯·戈恩身上却找到了一致性,他的成功一直持续到今天。
尽管这家打算聘用他的米其林轮胎公司是法国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而且戈恩也最终选择了它。但戈恩入职的原因很简单,加入米其林能实现回到家乡巴西的愿望,回到伴随自己童年记忆的美好胜地。最终卡洛斯·戈恩实现了这个愿望,而且还出乎他意料的以米其林巴西分公司最高主管的身份回到巴西的。
那时卡洛斯·戈恩才进公司7年而已,南美的那家公司却是拥有2个工厂、2个橡胶种植园、近9000名员工、3亿美元资产,在当时问题如山。
他是因为什么能有这么一个使命,得到真正一次商业上的考验呢?到米其林的七年间,他向米其林的领导层上交了一张非常令人满意的试卷。赴巴西之前,仅27岁的他就担任米其林一个分厂的厂长,该厂有600名员工,是米其林家族里最新的工厂。而这家工厂,也就是他入职后实习了6个月的地方。卡洛斯·戈恩在实习中体现出了一个年轻大学毕业生的才干和优秀领导力的潜能。书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大家仅仅分别一年半后,马上又见到我回来出任厂长一职,都显得有些惊讶,但却喜出望外。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可以沟通的人。我首先得到了厂房工人们的支持。”我们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也要到基层实习一段时间,但从中锻炼出能力,得到工人们的支持和认可却不是嘴巴上说得那么容易。许多人想得更多的是实习过后有得到一个怎样的管理职位。卡洛斯却在实习期间学到了扎实的公司的基本知识,并建了几次功。一次是把一组旧的压力锅重新赋予了更合理的用途,一次是很好了解决了工地的一个安全问题。另外为了在下班之后再得到生产线一名工人的指教,他教授这名工人数学以作为交换。这些细节上的付出无疑是他一步步得以攀升的原因。担任最年轻厂长,很快获得了产品部的经验之后,他大学的专业派上了用场,后来他接任了研发部主管一段时间。
这一次,31岁的他,入职时怀着回到自己家乡的梦想实现了,而且开创自己事业也真正开始了。
在接受许多记者的提问时,他这样总结自己一直以来开创的成就:初来米其林时我并没有确切的成功把握,我当时只是把自己当作一张崭新的白纸递交上去。后来不论是作为北美米其林的CEO。还是跳槽到法国的雷诺和日本的日产都是相同的情形。卡洛斯说:开创新的事业没有什么先见之明,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戈恩式经营管理模式”的组合中少不了这一条。
三年间卡洛斯把巴西分公司从严重亏损中拯救成为了米其林家族里最赚钱的子公司,而后他进入了米其林家族的权力核心。再之后,就是人们更加熟知的在雷诺成功消减200亿法郎,实行“NRP”和“180计划”使日产起死回生的故事了。
《一个成本杀手的管理自白》 [法]卡洛斯·戈恩 飞利浦·耶斯 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年7月 定价: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