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迷”反扁显示人心向背


“扁迷”反扁显示人心向背

 

727,一个两次大选都投票给陈水扁的“扁迷”,因不满“第一家庭”涉弊,在“总统府”前向空中连开13枪泄愤。

 

一幕幕“扁迷觉迷录”相继上演,分析人士指出,呛扁行动悄悄地发生了“由蓝转绿”的质变。台湾《联合报》还质问:“看到夜空中的照明弹,陈水扁没感觉到脚下的绿盘石正在崩裂吗?”

 

不满陈水扁涉弊而开枪泄愤

 

据台媒报道,727日晚832,一名男子头戴自己画上豹纹图案的安全帽、身背装满枪弹的枪背袋,骑着125CC电单车,在凯达格兰大道等待红灯之际,拿着信号枪前往“总统府”方向,朝“总统府”前广场上空连开13枪,然后掉头逃走。

 

据警方后来调查显示,该男子当时骑车沿凯达格兰大道直行,在凯道和重庆南路口内侧车道,距“总统府”约二十米地方,拔枪击发,信号弹弹编着点落在“总统府”前鸡爪钉、拒马至阶梯处,距大门口约仅三米

 

警方根据目击者举报车号,循线才在第二天将该男子抓获。警方于29日证实,开枪的张汉明今年44岁,为保全员。两年前在网路上购买这把涉案的信号枪和三盘转轮信号弹,曾在深坑山区试射五发。祖籍浙江的他供称,理念上倾向民进党,也是两次“总统”大选都投票给陈水扁的“扁迷”,但不满近来诸多弊案都和陈水扁和“府方”有关,愤而在下班后前往“总统府”前开枪。

 

台北检方认为,被告坦承因不满政治纷扰,愤而犯案,尤其选在“政经中枢要地”犯案,显示其有“狂热诉求”,难保被告不因日后政治或社会情势有变动而再犯,制造社会恐慌,因此有实施预防性羁押必要。7月29日晚,法官采纳检方意见,裁定将张汉明收押。

 

张汉明的家人闻讯后赶到现场,但表示家境不好,如果要交保也没办法负担。

 

枪击事件大大惊动了“府方”与“国安”人士。社会人士质疑,对空鸣枪13枪,时间少说超过30秒,为何“总统府”前的维安人员没人发现,并立刻趋前逮捕,反而让嫌犯溜了?是不是表明“总统府维安亮起红灯?”对此,“总统府”公共事务部发表声明称,“府方”会检讨,加强维护“总统府”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维护“元首”安全。

 

“副总统”吕秀莲30日也称,此事“非同小可”,这是“国安”工作重大缺失。她表示,“正副元首”的维安工作应要再加强,“国安”单位应负最大责任,同时应给人民交代。

 

至于枪击示威所指的陈水扁,到目前还没有对此事进行回应。

 

“扁迷”倒戈伤及陈水扁执政之基

 

     “总统府”前连开13枪固然引人注目,但开枪者的“扁迷”身份更令人吃惊。陈水扁之所以能赖到今天,一小撮坚实“扁迷”的捍卫相挺“功不可没”。

 

“扁迷”挺扁的故事经常被广为传播,有的示以“温柔”,对抗罢免倒阁激情;有的不无恐怖,如地下电台号召刺杀马英九;有的还啼笑皆非,如曾有挺绿妻子因“政治理念分歧”而与丈夫离婚。

 

就在“扁迷”的“宠爱”下,陈水扁可以视劣迹斑斑于不顾,置天下批评于罔闻,终于,滔天民怨压不住,“扁迷”也开始倒戈了。今年63日,在亲民党举办的呛扁活动中,一名深绿的“扁迷”蔡芳树开着小货车,跑到“总统府”前用火烧车,被警方依公共危险罪嫌逮捕送办。蔡芳树说:“我要让阿扁听见人民的不满。”

 

如今则是张汉明“总统府”前连开13枪。他表示,只因气不过政府弊案连连,又不满学者反扁缺乏行动力,他决定开枪响应。

 

在他所谓的日前学者反扁中,也有被称为“狂热扁迷”的陈水扁竞选总部文稿小组成员陈诗宁,当时即有评论称,这已有“一叶知秋”的味道,将对台湾政治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执政不力、弊案连连引发的呛扁浪潮早已不是新闻,呛扁行动的主体由蓝变绿亦早有苗头。蔡芳树与张汉明更进一步说明,呛扁不仅是绿营精英和知识分子的游戏。

 

台媒评论指出,蓝营的反扁行动被陈水扁视为在野党理所当然的扯后腿招术,自然无所畏惧;而绿营精英的声讨行动,依旧得不到陈水扁诚心的倾听与忏悔。如今,连以往被民进党视为挺扁主力的社会底层力量,都按捺不住对扁的失望与不满,开始透过各种让人惊骇的手法向陈水扁展示抗议的怒火,这股发自权力结构外的反扁倒戈民意,才应该是让陈水扁最惊疑害怕的执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