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概念的形成
现在,仍然有许多人习惯性地叫美元为“美金”,当然,美元早已不是美金,不过,美元曾经一度取得“美金”的地位,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度,纸币可直接兑换成黄金。黄金储备直接约束着中央银行增发纸币的能力。由于资助战争的需要,各国政府急欲摆脱增发纸币的制约,英国最先于1914年宣布停止了英格兰银行纸币兑换黄金的业务。美国于
1934年通过的黄金储蓄法(The Gold Reserve Act)进一步规定私人拥有黄金货币非法,该法案到1974年才被废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国的金融业迎来了天赐良机。在战争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大量黄金从世界各地涌向美国。大战期间,美国就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从1941年3月11 日到
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美联储已拥有世界70%的黄金储备,美国的GDP达到全世界的50%。美国挟巨大的国力和财力,在1944年由44国参与的布雷顿协议中,全面压倒老牌金融霸主英国,达成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美元同黄金挂钩,并担保证35美元可兑换
前面说了,美元早已不是美金,因此,我们不能再叫“美金”,以免误导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