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太何罪之有?


    几年前,随着中国房市的发展,广泛流传着一个美国老太和一个中国老太的故事。讲的是美国老太很早就贷款买了住房,然后用了几十年时间来还贷款,到了六十岁的时候终于还清了全部本息,此时,她已经享受了几十年好房子了;而中国老太一生都在存钱,到六十岁时,终于存够了买房的钱,但此时即使立即买房,也已经是黄泉路近,享受无几了。

    这个故事其实讲的是中国人和美国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文化教育不同而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已。美国人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商品房购买机制下形成的购房思维,符合美国的实际与美国人一般的购房逻辑;而中国人在那时还远没有形成自己的购房思维模式。主要是因为住房改革在中国起步较晚,在由福利制分房向商品制住房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对于该不该购买自己的住房,怎样购买住房更合算等问题上知之甚少,
自然而然地对一些所谓的“先进经验”容易接受,因此,这个故事在当时的流传对中国人购房观念的形成影响确实不小。

     近几年来,中国人在不成熟的购房观念推动下,
压抑了几十年对于改善住房条件的潜在需求一下子释放出来,不惜以全部家当甚至透支家当贷款买房,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购房浪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房价“井喷”式的狂长。时至如今,有些人因住房贷款的沉重压力导致反贫成了“房奴”,有些人因勉力买房而支付不起高昂的住房费用而生活拮据,有的人甚至忍痛卖掉了新购置的心爱的住房!于是,有些人开始反思,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也有些人开始怨恨那个美国老太,以为是上了这个可恶的美国人的当!也有的网友写文章追问那个美国老太哪去了?说美国老太是个阴谋等等。
   
    其实美国老太何罪之有?别说她并没有说让人们不顾自身实力,倾家荡产购买住房,没有说美国的消费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是她这么说了如果你自己不想买的话,美国老太又其奈我何?还是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我们自己在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上由于幼稚而摔了跟头。要埋怨也只能埋怨自己的不成熟,为自己的不成熟交了学费。中国的房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我们也会慢慢成熟起来,遇到挫折喜欢埋怨别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