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我在政治课目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95分。除了足够的自信和顽强的奋斗之外,我认为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和确定政治复习重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两大因素。
我认为在这两个方面,我所参加的考研政治辅导班,给了我较大的帮助。我参加的是文都政治秋季班的培训,这是一个课时较多的培训班,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比较细。在上培训班之前,我已经将哲学讲义学习了一遍,在此基础上,我对政治理论这一课目的知识体系有所了解,同时将我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在上课的时候着重理解。
我的大部分疑问在上课过程中都得到了解答。不过我个人最认同的还是徐之明和李海洋老师的讲解。首先说哲学的复习,哲学是整个政治理论课目的理论基础,对于理解整个政治课目的知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李海洋老师讲解哲学深入浅出,重在理解而不是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突出层次感,让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把握重点和难点。
客观的讲,对我的考研观念影响最深的是徐之明老师,大家都知道徐老师倡导快乐考研,上他的课总是笑声不断。我是一个害怕沉闷的人,尤其是在如此长的考研复习的过程中,上过课之后发现考研也可以产生喜剧的效果,顿感轻松。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理论考试的另一大支柱。这门课程重在对各个范畴的理解,理解它们的共同之处,区分出细微的差别,同时这门课程中有较多的应用于实际过程的定律,其应用也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相信你听过徐老师的课之后,会理解较透彻。
最后,说说考研的一些小诀窍。我个人是不喜欢压题型的复习方法,那样太绝对,而且所谓的必考点也不是空中楼阁,它是要放在相关的知识体系中才能体现活力,也就是说在考研的过程中它才能发挥最大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作重点区分,毕竟和当年形势连接紧密地考点出题几率大,复习的时候着重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而不是拿几个经典题型背诵。同时,语言的雕琢也是一个潜在的增长点,大多数考生喜欢用日常用语回答,但是政治理论是一门相对严肃的学科,掌握一些官方色彩较浓的语言会使你的答案增色不少,这就要求考生平时注意阅读报刊,熟悉语境。
最后祝大家拥有考研的三大法宝——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好运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