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量 (2)


在企业竞争行为中,当企业经营者的认识相同时,因小心,怕事而坏事比因大胆而坏事要多千百次,这一点也许只要我们一提,读者就一定会同意。
  按理说,有了合理的目的,就容易有胆量,因而胆量本身的价值就会降低,但事实上却正相反。
  当有了明确的思想,或者智力占优势时,一切感情力量就会大大失去威力。因此,经营者的职位越高,胆量就越小,因为,即使见解和理智没有随职位的上升而提高,客观事物、各种情况和各种考虑也仍然会从外部对他们施加频繁而强大的压力,他们越是缺乏个人的见解,就越感到压力的沉重。法国有句成语:"在第二位上大放光芒,升到第一位时黯然失色,这句话揭示的生活经验所以在企业经营行为中也适用,最基本的原因就在这里。在历史上被认为平庸甚至优柔寡断的ceo,在职位较低时几乎个个是以大胆和果断著称的。
  有些大胆的行动是必要性引起的,我们必须弄清楚这种必要性。必要性在程度上是不同的。如果必要性十分迫切,当事者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时不冒很大的危险就会遇到同样大的其他危险,那么值得我们称赞的就只是他的果断,而果断是有它自己的价值的。一个企业团队为了表现本领而独立做一份他自己都没有把握的方案,那是有胆量,假使是在企业的混乱时期还敢做出这样的方案,那就只是果断了。反之,行动的必要性越不迫切,必须考虑的情况越多,必要性就越不影响胆量的作用。
  虽然战略只是企业家或最高经营者的事情(虽然底层的团队成员也或许参如战略的制定但决策还是企业家或最高经营者的,这不关你承认不承认,但这就是事实),但对战略说来,其他各级人员的胆量,同其他人的团队素养一样,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一支来自勇敢的民族而又经常培养大胆精神的企业团队,可以作出缺乏这种团队素养的团队所不能作的事情,(日本人的表现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谈到了团队的胆量的问题。我们本来要说的是企业家或最高经营者的胆量,可是当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一般地阐明了胆量的特性以后,关于企业家或最高经营者的胆量也就没有很多的话要说了。
  企业的饿经营者的职位越高,智力、理解力和认识力在他的活动中就越起主导作用,胆量这种感情力量就越被推到次要位置。因此在身居最高职位的人中间,胆量是很少见的,正因为这样,这些人身上的胆量就更值得称赞。有卓越智力作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这种胆量的表现,不是敢于违反事物的性质和粗暴地违背概然性的规律,而是在决策时对天才(即准确的判断)迅速而不假思索地作出的较高的决定予以有力的支持。智力和认识力受胆量的鼓舞越大,它们的作用就越大,眼界也就越广阔,结论也就越正确。当然,在这里永远不要忘记,较大的目的也是和较大的危险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普通人,姑且不谈懦弱的人和优柔寡断的人,至多只有在远离危险和不需要负责的情况下,在自己的房间里设想某种活动时,才可以得出那种不需要实际观察即能得出的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危险和责任从各个方面袭来,他就会丧失全面观察的能力,即使由于别人帮助没有失去这种能力,也会失去决断能力,因为在这方面别人是无法帮忙的。
  因此我们认为,没有胆量就谈不上杰出的企业家,也就是说,生来不具备这种感情力量的人是决不能成为杰出的企业家的,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感情力量是成为杰出的企业家的首要条件。当一个人的职位升高时,这种通过修养和生活锻炼而有所发展和改变的天赋的感情力量还能剩下多少,这是另一个问题。当然,这种力量剩得越多,天才的翅膀就越硬,飞得就越高,因而冒险精神就越大,追求的目的也就随之提高。不管是预见到的必要性引起的、并按必要性进行的行动,还是荣誉心引起的、并为满足荣誉心而进行的行动,对批判的考察来说几乎都是一样的。如果说戴尔的行动因为更为大胆而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那么,魏而奇的行动就因为内在的必要性更多而更能满足人们的理智。
  现在我们还必须再考虑一个重要的情况。
  一个企业团队所以能够具有大胆精神,可能是因为这个民族本来就有这种精神,(日本和韩国就是典型)也可能是因为在有胆量的企业经营者指挥下,通过许多的胜利的竞争行为培养了这种精神。但在后种情况下,这支团队最初是不具备大胆精神的。
  在我们的时代里,除了通过企业间的竞争,而且是依靠胆量进行的竞争以外,几乎再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培养一个民族的大胆精神了。只有依靠胆量进行的竞争行为才能抵制住懦弱和贪图安逸的倾向,这种倾向会使一个日益繁荣和交往频繁的民族堕落下去。
  一个民族,只有它的民族性格和竞争锻炼在不断地相互促进,才能指望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有巩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