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锦涛访美看“极小号”世界的未来


从胡锦涛访美看“极小号”世界的未来


/王进生

中国人是最明白事理的。不过有时候我们会误读事理一词。事理实际上有三个逻辑:第一层是,事大于理,结果导向短期利益,导致缺失向前看的浮燥;第二层是,理大于事。真理的掌握是基于认知和实践的。如果我们的认知和实践是有缺陷的,就会误读了真理。误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要面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期的一个关键词),把误读当真理坚持。第三层是,理性地做事,基于事认知。这是明白事理的最高境界。当今世界的事实是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正在使国与国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宣告,从2000年开始,当你沉睡,昧于真相的时候,我们进入了全球化3.0时代。世界从“小号”被缩为“极小号”。“极小号”世界的前进动力是什么?应该是超越意识形态壁垒,理性而又无边界地合作双赢。

全球化3.0时代,中国越来越主动。这种主动基于渐渐明白了全球化背后的事理。目前,中美关系合作与摩擦共生,沟通与猜忌并存。美国成功史造就的心理优势正成为他们类似于《盔甲骑士》般的负累。当下,美国政界正弥漫着对中国崛起的无奈和担忧,既认为中国的崛起无法遏制,又担心崛起的中国对美国主导的世界构成威胁。从中海油、联想的并购风暴可一窥美国的焦躁心境。老大心态是美国在全球化3.0时代最大的负累。全球化3.0时代,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因为没有优势,没有优势才能以更积极主动的心态投身全球化3.0时代。中国人以往特别要面子,因为要面子,经常坚持把误读当真理。这是数千年灿烂文明给中国人带来的面子负累。近现代数百年的屈辱已经使中国从面子桎梏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又使中国重新找回自信。因此,在全球化3.0时代,中国既不会出现汉奸式媚笑,也不会陶醉于数千年灿烂文明的自恋,这就是全球化3.0时代中国的主动。

美国在全球化3.0时代倒需要自省,脱却因为成功所背负的盔甲,放下面子。因为全球化3.0时代是同一起跑线的时代。与全球化2.01.0都不同,将不会只有一群西方的白人群体得以参与。他们原先称霸了前两个全球化的年代。这一轮将会是由各种肤色,能够随时连上网路的个体和人群来参与。胡锦涛以他的话语方式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胡主席访问微软时说:“比尔·盖茨先生是中国的朋友,我则是微软的朋友。”他告诉盖茨:“我也每天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 盖茨则说:“无论何时您需要关于windows的建议,我将很高兴提供帮助。”如果不考虑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这番对话简直就是一对老朋友之间的对话,而不是国家首脑和一位企业领导者之间的对话。泱泱中国的领导人,从来没有以这样的方式屈尊于一个美国人家中。这不是因为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这是中国在以符号化的方式迈入全球化3.0时代。这是中国领导人以中国的方式在思考全球化3.0时代财富成长逻辑。

全球化3.0时代,中国越来越活泼。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副总理吴仪和篮球明星姚明。有意思的是, 21响礼炮欢迎欢迎仪式之后,姚明将出现在白宫精心准备的欢迎晚宴上。这与其说是美国的刻意安排,还不如说是中国表达活力的一种方式。

胡锦涛在参加华盛顿州和西雅图市工商企业界和友好团体举行的午餐会上,引用李白、爱默生诗句 呼吁推动中美合作。他说:“1200多年前,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美国思想家爱默生也说过,‘前进是今天的活力、明天的保障。’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只要向前看,就能找到正确方向,就能坚定前进的步伐。”我想,向后看,以往成功的路径一定会成为全球化3.0时代继续前行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