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安队伍的建设确实减少了国家对警力的投入和对社会的安宁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其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保安公司对保安的指导培训教育做的不够。还有进入保安队伍之前的背景调查以及监控力让人担忧。我国已经发生了几起本小区业主被保安杀害的案例。
1999年5月7日,虹梅路一居民小区发生一宗血案。业主陈女士在打扫房间时,因房门未关且毫无防备,被入侵的抢劫犯罪分子凶残地杀害,家中财物被劫。后罪犯虽伏法,但死者家属认为,物业公司的保安人员没有上岗证,又未尽其保安职责,让犯罪分子用假名登记混入小区,在管理上严重失职。为此,他们向闵行区法院起诉,要求物业公司赔偿丧葬费、未成年子女抚养费、精神损失费和被劫现金等各项损失16.89万元。
06年6月17日,“百度”一名女员工留宿公司时,掌握门卡的保安潜进去,欲对其实施强奸,遭反抗后用刀将其刺死;
鲍源源是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出事时刚刚24岁。由于女儿精通英语,吃得苦,毕业后短短三年时间,已晋升为某外资化妆品公司驻上海的总代理,“年收入高达80万,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2005年7月24日中午11时在家中被保安杀害。
保安公司以及物业公司应该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严把招聘关。对保安要进行个人档案调查以及背景实地调查。才能使有犯罪倾向的人员因为有保安身份的掩护,其犯罪的隐蔽性更强,使得小区居民更难识破和辨别其犯罪意图,很难及时有效地制止,危害性更大。这件事情应该值得政府和社会关注。据了解,上海许多地区的居民都对外来保安产生了不信任感,此案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为此,上海市主要领导多次过问此案,有关部门也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彻底整顿保安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