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值到有价看机场沽0.332元等行权的可笑性?


从“0”值到有价看机场沽0.332元等行权的可笑性?

 

权证无论是首支宝钢购还是新近上市的中化购,它们由于种种目的,什么股改之所需或其它炒作动机而免费发送给持有股票者,其价就是“0”值。而作为能发权证的上市公司而言,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市值大,说白了就是有点财大气粗,想当然就可以送你一大堆免费品。

当然不是送给你的,而是送给炒家的,是炒家与上市公司紧密相连的血肉关系才导致如此大方。

由于权证本身与其正股流通市值相比可能微乎其微,因此上市后如果与正股相关关系相比,都可以实现10倍以上的涨幅。但由于所谓的专家测算加上什么波动率其首日开盘估值溢价已经上升了5倍,加上翻番的作用实际上就达到了10倍。当然10倍的溢价就是我们散户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测算的:购证价=正股现价-行权价,沽证价=行权价-正股现价。

或许正是这10倍的涨幅是导致我们巨亏的源泉,故而管理层要你先签风险书才让你炒权证们,是由于它与股票相比具有10倍的风险或打折至少也有5倍的风险。但由于所谓的非5%10%的涨跌幅以及T+0交易模式,导致场内炒家时而大幅拉升、时而大幅下跌最终把我们散户的魂魄勾去了,故而有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进去而不能自拔。

事实上沽证炒家从万科沽(1元)回归“0”(0·001元)值到机场沽0·332元退市,实际上已经演绎了权证(沽证)已经从免费送的“0”值到有价“0·332元”。

出现这种情况让我们不得而知,是什么原因促使沽证炒家最后无法行权的情况下为何还保留了一定的价值?

尤其是机场沽其退市市值达0·856474亿元,就是按最低价0·29元测算也达0·7481248亿元?难道是炒家赚得太多还是无法卖出所致不想交交易费用?但平时是股票10倍的交易费用难道就不算交了?

而从新近的相关报道中了解到上海浦东的陈先生仅几十分钟就送给炒家15万元,而武汉的杨先生也送给炒家1·1万元?显然继续大跌总会吸引我们散户的更大参与欲望?

实际上这两位先生输就输在用“现金”正值买得是高达1元的负值?你看15日白去机场最低价是7·85元,而你在15日任何价位买进沽证假定是最低价0·29元买进,实际上你的亏损达6·9-7·85-0·29=-1·24元。

而陈先生说武钢沽最后还大幅暴涨,但在我的印象里好像武钢沽是跌至0·07元下方后才开始暴涨500%多的,显然0·5元的机场沽是不是太高了?

从这些简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机场沽0·332元等待行权是不是觉得炒家太可笑了?

与此同时它的不归“0”也说明了沽证已经从“0”值已经转变为有价,难怪我们的招行沽基本上无法行权的情况下还实现了第二春行情,它从0·303元暴涨至0·535元,与历史高点0·7元相比,仅差31%,而市值高达10亿元;更搞笑的是同样无法行权的钢钒沽更是暴涨得可以,它从0·692元暴涨至1·868元,与历史高点2·2元仅差17·78%哟!

或许我们的股市之所以能演绎为今天这种持续大涨而不回头的行情,正是这些垃圾废纸的炒作模式,导致了炒家的疯狂;而炒家的疯狂才迎来了新散民不断地入场抢筹而等待着任何一支股票可能“10”倍的涨幅啊?

正是这种“10”倍的涨幅才导致大盘可以缩量持续走高,那都是惜售的缘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