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前言


2004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前言

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的26年,也是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26年。26年来,中国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外资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不仅弥补了中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增加了国家税收;同时引进了大量先进、适用技术、管理经验和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开放,此外,对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增强中国经济的综合国际竞争优势,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2003年底,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465277家,合同外资金额9431.3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14.71亿美元。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地区已超过180个,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其中30家设立了地区总部,外商以多种形式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超过600家。

    2003年在全球跨国投资复苏缓慢、国内遭受非典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仍实现了小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位居全球前列,全年外商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41081家,同比增长20.22%;合同外资金额1150.70亿美元,同比增长39.0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2003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质量和水平继续提高,结构明显优化,外商投资高技术领域持续大幅上扬,设立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快速增加,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资稳步推进,外商投资服务外包发展加速,东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的集聚效应明显,中西部地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区域。

    2003年在中国已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总体运行良好,其工业增加值、出口额、税收、银行结售汇顺差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依存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在国民经济总量,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增量中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2003年中国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约21.5万家,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4.8%,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9%,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7.2%,直接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约15万家)对外依存度(出口额占其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5.9%,大大高于国内其他类型工业企业29.2个百分点。

    为了更加积极合理有效地吸引外资,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中国政府将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继续完善吸收外资法律体系,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相对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尽快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继续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鼓励外商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2004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分为九部分,共一个专题、八章和一个附录。专题部分从不同角度详尽阐述了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概述部分综合阐述了2003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第一章阐述了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重点介绍了15个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基本政策及其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制造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重点介绍了19个具体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基本政策及其作用;第三章阐述了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别/地区来源情况,重点介绍了香港、澳门对内地投资、台湾对大陆投资,美国、日本、欧盟、维尔京群岛、新加坡、韩国对华投资的情况;第四章阐述了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及开发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第五章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情况;第六章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出口情况。附录部分收录了与报告阐述内容相关的数据表格。

    《2004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是在《2003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的基础上,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增加了专题内容和部分外商投资的热点领域,以使报告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及今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