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建设完成


受贵州省科技厅委托,最近由李洪瑞、张星伍率领的贵州大学《贵州省知识经济社会建设》课题组,采用通行研究惯例和统计指标比较分析方法,结合我省建设知识经济,实现科教兴黔需要,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于近日初步完成对我省知识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衡量及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建设工作。该套指标借助现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参考国际社会知识经济评价标准,按照方便数据采集,利于决策参考进行设计。据悉,目前对知识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在国内并不多见,而在国际社会也不失为重要突破。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发表《知识经济报告》,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将改变全球经济发展型态”。自此以后,如何测量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经济发展,建立相对独立完善的指标体系,衡量科学技术进步,测量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就始终是世界各国研究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政策制定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欧州共同体统计局为促进跨国间科技统计指标的测量、采集和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将其主要工作成果载入《弗拉斯卡蒂手册》、《奥斯陆手册》和《堪培拉手册》。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别的科技活动形式,结构和重点不同,建立在工业化国家经验之上的指标,不仅不能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政策和管理实践起到指导作用,相反有时还反而会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决策,从而导致其在确定整体或局部的科技发展目标,确定优先科技发展领域,促进技术创新,建立科技能力等方面的严重偏差。

据悉,由贵州大学《知识经济社会建设》课题研究组结合我省实际,将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指标,知识经济基础指标;知识经济制造业指标;知识经济服务业指标;知识经济社会发展评估指标五大类。而这五类又分别由如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支出、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知识产业发展度、对外依存度130余个易采集或易计算的指标构成。

该指标体系设计的完成,不仅对我省建设知识经济建设,实现科教兴省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利用这些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也可对全省制定科技优先发展战略,确定科技发展的重点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据悉,目前该课题组正积极利用该指标体系紧张地进行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课题组会对贵州知识经济建设目前处于什么阶段,现实中存在什么问题与障碍,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政策路径等问题给出进一步的结果。(杨应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