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能源/环境

中华栖息地


  中华家园是中华民族与万物和谐共生共建共享的永久栖息地。中华栖息地是全球超大型、多样化的栖息地。高质量建设中华栖息地,就是对人类栖息地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贡献。

  岁月相连,世代相牵。中华文明是在中华栖息地上永续发展的文明。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华胥氏到伏羲女娲,再到炎帝黄帝,尧舜禹、夏商周、秦汉唐,世世代代中华民族、永永远远在中华家园栖居、繁衍,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也是中华家园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自信,最终是栖息地自信、生态自信、家园自信。

  中华家园的前途命运就是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家园厚德载物,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

Read more

B-6型永动机说明书2


            B6型永动机说明书2

                  刘晓民

  4B6型永动机应用于包括航母在内的大船(可采用B6A型、B6B型、B6C1型等型号的永动机)时(比如取代其核动力时),也可采用用水流驱动大轮子后,大轮子中间的轴再带动螺旋桨的方式。当然也可用B6型永动机驱动发电机发出的电来驱动…

Read more

首次跻身全球汽车品牌销量前十,比亚迪正在创造新的里程碑


8月9日,比亚迪正式下线了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由此成为全球了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车企,这个全球第一标志着中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国。

 

首次跻身全球汽车品牌销量前十,比亚迪正在创造新的里程碑 - 第1张

 

比亚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这和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以及比亚迪对研发技术、创新投入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从最初的不被好看,到如今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的头部车企,比亚迪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取得了如今的成绩着实不易。

首次超越了包括燃油车在内的所有乘用车品牌

2022年11月,根据国内上险量数据统计,比亚迪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成功超越丰田、大众,成为了国内乘用车市场单一品牌的销量冠军。这意味着比…

Read more

不锈钢毛细盘管


 一、 名称:无缝不锈钢盘管(由管坯冷拔而成,非板材焊接。)

二、 工艺:精轧后光亮退火,冷拔盘绕 。

三、 表面处理:光亮退火。

四、 交货状态:软态。

五、 材质:TP304、TP321、TP316L、TP304L、Monel400、Inconel600

六、 标准:ASTM (ASME) SA /312/A213/A269.

七、 规格:外径:Φ1mm-25mm,壁厚:0.4mm-2.1mm.

八、 公差范围:外径±0.05mm,壁厚±0…

Read more

电解槽组装压机项目落地,世椿新能源助力PEM制氢降本增效


 

PEM电解槽

日前,苏州世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世椿新能源)再传喜讯,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某风电领域龙头企业热情洋溢的特别感谢信,信中对世椿新能源项目团队排除万难、全力准时确保交付表示感谢,并表示未来将继续与世椿新能源加强氢能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合作,共同探索氢能领域的新机遇和新突破,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构建清洁低碳的未来。

这封特别的感谢信背后,有什么故事呢?世椿新能源与这家风电龙头企业有着怎样的交集呢?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2022年是PEM电解水制氢火热爆发年,一方面PEM电解水制氢项目落地“加速”,另一方面PEM电解水制氢装备新品&ld…

Read more

绿色大趋势


  人绿和谐是新形态文明的鲜亮旗帜。从国家制度层面,全面建立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国土用途管控机制,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最伟大的制度发明。规划、保护、修复生态空间,促进生态绿色健康,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根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绿色是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绿”与“生产绿”“生活绿”有着本质不同。生态绿色是健康、缤纷的生物世界,是“超级有机体”,也是“生态永动机”。生态空间是绿色空间,承载着超级有机体、生态永动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态系…

Read more

“难上加难”双面侧柱碰试验 比亚迪CTB技术挑战成功


近期,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选择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该试验通过模拟真实严苛的场景,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

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比亚迪海豹在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挑战了主驾驶侧柱碰试验,副驾驶后排侧柱碰试验,以及两次侧柱碰后的电池包复用试验,顺利通过了挑战。

双面侧柱碰试验挑战难上加难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相比传统燃油车除了要考虑整车结构和乘员保护安全性,还要考虑整车碰撞发生后的电安全,而侧面柱碰相比起正面碰撞,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

Read more

一个塑料粒子的一生


  粒子是什么,是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远在1897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1932年又发现中子、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19世纪末学者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后,许多人认为光子和它们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逐渐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不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新粒子;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的结构。从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在对宇宙射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