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玉华

郑州大学物理教授,实验师

顾肃: 学术大跃进与象牙塔的造假工程


 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向经济大国和军事强国前进,但是离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还有相当的距离。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水平和质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里主要讨论其体制性的原因,并提出改革的相应建议。

  

中国大学的“钱学森”问题

 

  今天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1958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大跃进。从上到下掀起的一股狂热的激情,必欲一口气把中国建设成经济大国,力争超英赶美。为了在短时期内炼出超过英国的1070万吨钢来,全民总动员,到处建小高炉,土法炼钢。各地居民无论是否懂得炼钢的基本技术,都投入到炼钢的宏伟事业当中。人们不惜把现有的钢铁制品拿出来,砸锅…

Read more

广义相对论既是引力理论也是斥力理论


     与狭义相对论一样,广义相对论也是关于时空的理论。不同之处是狭义相对论仅仅处理平直时空里的物理现象,而广义相对论不仅处理平直时空里的物理现象也处理弯曲时空里的物理现象,这就是广义的由来。所谓的平直时空是指该时空的黎曼曲率为零,在直角坐标系表现为该时空度规为闵科夫斯基度规,平直只是弯曲的特例。那么广义相对论为啥又成为引力理论了呢?这是把该时空里的短程线即测地线方程当作自由粒子运动时遵循的动力学方程的结果,自由粒子在弯曲时空里的运动遵循测地线方程属于另外一个基本假设,正是通过测地线方程把时空的弯曲和引力现象联系起来的,即把引力现象解释作时空的弯曲。在球对称的…

Read more

诺贝尔奖掉进了黑洞-----警惕当代科学骗局


 2017年的物理诺奖确实给了所谓引力波的发现者,发现引力波也确实值得授奖,引力波是几十年前引力场方程弱场解的预言,今天测到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令人不安的是这诺奖偏偏和黑洞捆绑在了一起,黑洞真的存在吗?不是说黑洞存在于星系中心吗,怎么星系不碰中心就碰了呢?为啥偏是黑洞与黑洞相碰而不是黑洞与其他天体相碰,与其它天体相碰的几率不是更大吗?  

     你说是普通天体相碰还真有可信度,你说是黑洞等极端天体相碰就玄乎多了,谁都知道舍近求远回避现实是伪科学的贩卖者和忽悠者的生存之道。这诺奖给的也太仓促了,且不说黑洞是否真的存在,把引力波说…

Read more

论文泛滥,正在埋葬科研


    论文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60年代以前的学术界不比拼论文数,比的是真正的发现,如果作者认为自已的文章不能流传下去,那是绝对不拿出去发表的。今天为了晋职称,拼命发论文,以至鱼目混珠,垃圾成堆,反而把真正有价值的论文也给淹没了,劣币逐良币。论文本来是让我们看见世界的,可是论文多了恰恰遮蔽了世界。很像我们天天上网,你自以为在了解真相,其实这些铺天盖地涌来的信息恰恰阻挡了你看这个世界。它们并不是窗口,而是堵在窗口的砖头——每天忽悠你去点击的那些东西,都是砖头。所谓的同行评议弊大于利,60年代之前没有同行评议,全凭编辑的感觉和作者的申请,还要给稿…

Read more

光是物质间的作用----当光子射入你眼球之前不存在


 (1)(光面的传播是有限的)。我们用一个手电简照明,光射出时,远处的光在空间慢慢变淡、变黑,这是我们眼见现实的。所以说(光面)的传播是有限的。不单是手电筒,我们可以用各种灯光做实验,都是一样的。(光的能量热气传播散发是无限的),这个我们还可以认可。因为恒星光散发的能量,在太空中传递,不被黑暗吸收,能量不断在空间扩张传递。于是说(光面)传播是无限的,这是睁眼说瞎话,我们睁眼要面对物现实。这两个意思不要混合在一起,这是第一个误点,要好好分析下。 
  
        (…

Read more

压缩可以使物质消失,也可以使土变成金


 因为微观粒子是量子化的,即它的质量没有中间过度,因此当对中子压缩时可以使之消失。已知中子半径10的负15次方米,质量是10的负27次方千克,中子的内能密度是质量密度乘以光速的平方,约是每立方米10的34次方焦耳,这意味着当对物质施加压力达10的34次方帕斯卡时物质开始消失,此时物质内的中子完全靠在一起,而质子已和电子结合成中子。当然,只有在自然界不存在不可压缩物质的前提下,才能使物质消失。如何实现这么大的压强确实是一个挑战,当把接近光速的质子投向靶子时有可能实现这压强,表现为质子消失或重子数不守恒。无论如何对物质一直加压下去必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物质消失能够实现,给彻底消…

Read more

为什么说宇宙膨胀意味着星系和星体在增长


 宇宙膨胀是整体性的,就像一个正在吹大的气球,它上面的点都在相互远离,距离较近的点分离不明显罢了,不是根本不变,大范围是由小范围组成的,正是这不明显小范围膨胀的累积才构成大范围的显著膨胀,这在逻辑上更恰当,那种认为宇宙膨胀只发生在大范围不发生在小范围的观点毫无根据,逻辑上是不连贯的。如果不承认小范围也存在这种膨胀,那么大范围的膨胀现象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宇宙膨胀,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在变大,按哈勃定律计算,现在一年增加10米左右,但地球公转周期却是不变的,这完全是时空膨胀的效应,与日常的守恒定律没有矛盾,日常的守恒定律在不考虑时空膨胀的情况下适用的。星体的轨道膨胀就像用放大镜…

Read more

黑洞暗物质暗能量是宇宙学里的伪科学


       黑洞是看不见的,暗物质也是看不见得,暗能量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发射出去的仪器是不可能与它们碰撞的,因为不参与电磁作用。这些东西的引进,可以给任何宇宙学理论解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都可以由这些东西圆梦或托底,再坏的理论只要和这三样东西一挂钩马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三样东西也正是为了给理论解困(如质量缺失现象)引入的,根本不是直接观测到的,这三样东西足可以埋没任何真正的研究,劣币逐良币,真假搅浑,需要时把它召来不需要时就让其隐去,比如谈论引力波时就把暗物质暗能量隐去了,如果考虑暗物质暗能量引力波就不能到达地球,早已吸收得一干二净,不是说宇宙…

Read more

星系非合并形成的直接证据


  据自然母亲网站报道,目前,研究人员基于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巡天相机(WISE)观测数据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独特的 X 结构。

  这个X结构是由银河系中心运行的恒星构成,该X结构垂直于银河系平面,呈放射状分布。像这样的凸起结构普遍存在于类似于银河系的盘状星系,这是一些恒星沿着箱状轨道运行在银河系中心区域。从地球观测角度来看,其轨道平面类似于一个 X 形状。

  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发现,有助于启发科学家研究银河系是如何形成的。研究报告负责人、梅利莎-尼斯(Melissa Ness)说:“在WISE图像中我们能够看到箱状轨道,其内部有X结构,证实内部形成过程驱动这种凸出结…

Read more

物质的连续创生不是无中生有


     杨见亮先生所说的物质创生是和时空膨胀紧密联系着的,是物质和空间的同时生成,并非先有空间后有物质,或者先有物质后有空间。因此,根本不是通常所说的无中生有,这是必须强调的。通常所谓的无中生有指的是物质在现有的空间里逐渐生成,是先有空间后有物质,如果把杨先生所说的物质创生理解作通常所谓的无中生有那将是最大的误解。通常所说的无中生有属于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因为它本质上仍然认为时空和物质是可以相互独立存在的。

     物质的创生包括倍生和共生两种方式,倍生指的是新物质在老物质处连续生成,它表现为星系数不变,星系本身在不断增大,宇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