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杜洪毅

美学思想代表作有《抽象世界与具象世界》、《审美原则与审美思维》、《想象力才是绘画创作之根本》、《艺术与技术有何分别?》等,美术评论代表作有《谁说这个时代出不了大师?》(《呼唤大师,请多些耐心少点浮躁》)、《凭什么说你是很有思想的艺术家?》((《“思想”不是用来鼓吹的》)、《作品不好卖?艺术品市场问题出在哪?》、《速朽与永恒——浅论艺术品价值评估》等。
所有文章均为杜洪毅原创,转载请赐样刊(纸媒邮寄,电子媒体发邮箱内),并将稿酬汇到本人微信、支付宝(同163邮箱)、银行卡账户内。谢谢合作!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251473503
微信:xingli153
微信公众号:yiyuan153

追求艺术,金奖真的那么重要吗?


杜洪毅/

新一届兰亭奖评审结束,却因金奖落空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同以前往历次官方大展和评奖活动一样,争议论焦点似乎再次指向书协和评委,评审公正性遭到质疑。兰亭奖作为拥有中宣部、文联、书协三大官方机构背景的国内书法最高奖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当前舆论为何对其提出挑战呢?金奖空缺这一事实又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网络上最强烈的批评声音,指责说兰亭奖并不缺少金奖作者,而是缺能评金奖的评委,事实是这样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弄明白评奖标准是如何确立的。如果这个金奖仅是像奥运金牌那样授给成绩最高者,矮子里面总能选出个高子,无论如何都会有人夺得。可是,如果事先设定强制性标准,…

Read more

陈剑凝,你抄袭得好欢乐呀!


 陈剑凝,你抄袭得好欢乐呀!

 

抄袭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陈剑凝

抄袭人文章:《论当代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

被抄袭人:杜洪毅

被侵权文章:《独立人格论》

抄袭方式:大量段落摘抄

出处:《科学导报》, 2015 (11)

 

我始终没查清陈剑凝的具体身份,其所在的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大概也只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四流大学。从其依旁上广西民族大学又自我宣称是独立学院的事实来看,所出人才大抵也只是陈剑凝这种靠拼拼凑凑、粘粘贴贴上位的了。

陈剑凝所发表过的论文只有可怜巴巴的两篇,且其中就一篇还大段抄袭了我的文章。由此可见,他(她…

Read more

于金富教授,你怎么忍心抄袭我文章的呀?


 

抄袭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于金富

抄袭人文章:《培养具有独立人格、批判精神与求实创新的一代新人》

被抄袭人:杜洪毅

被侵权文章:《独立人格论》

抄袭方式:大段摘抄拼接

出处:《河南大学报》第1041(总第1041) 20121110

起初发现有一个叫于金富的人抄了我的文章,还误以为又是某个研究生的作为。但在随后的追踪过程中发现,指向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下叫于金富并非学生,且仅只一人。综合百度百科、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网站提供的信息,于金富教授拥有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河南大学经济学研究…

Read more

书法评论家傅德锋,你只会抄袭算什么本事?


 书法评论家傅德锋,你只会抄袭算什么本事?

 

抄袭人:傅德锋(书法评论家)

抄袭人文章:《书法家要有独立的人格精神》

被抄袭人:杜洪毅

被抄袭文章:《独立人格论》

抄袭方式:段落摘抄拼接

证据出处:《中国篆刻:钢笔书法》2016(11):1-1

 

艺术界抄袭成风早是见怪不怪的事,但大多数情况下视觉作品被抄比较常见,理论文章抄袭还鲜见,大抵不算多。可是,不想文字也有人抄,而且还是名家抄到本人身上。一个叫傅德锋的书法评论家写了篇题为《书法家要有独立的人格精神》的文章,开篇就大肆抄袭了本人早期原创文章《独立人格论》。

最近因察觉到这篇稿被人大量…

Read more

事件艺术


杜洪毅/

基本概念

事件艺术是指在绘画、雕塑等传统主流造型艺术以外,又不属于表演、文学、音乐范畴的一类艺术形式。事件艺术强调即时性、概念性、偶发性、事件性,甚至不时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闯入人们的视线。比较常见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单调重复录像艺术等都属于这个类别。

要对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类非绘画也非雕塑的艺术类别进行分类定义,选用排除时间属性的 “事件艺术”一词较为恰当。所谓事件艺术,指在绘画、雕塑等传统主流造型艺术以外,又不属于表演、文学、音乐范畴的一类事件性造型艺术。这类艺术强调即时性、概念性、偶发性、事件性,甚至不时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闯入人们的视线…

Read more

中国“当代艺术”只是丑陋的投机行为


 中国“当代艺术”只是丑陋的投机行为

(本文约3850字,若没耐心读完,请就此止步)

杜洪毅/

我是一个受西方文化影响至深的人,无论是西方哲学、心理学在智慧上的启示,还是西方宗教、艺术对灵魂的洗荡,都让自己受益匪浅。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艺术,其多元另类的文化诉求和突破固有思维的魅力,更是对尘封已久的思绪带来不小冲击。不论相对保守点的毕加索、达利、康定斯基等人,或者更任性大胆安迪·沃霍尔、克里斯托,作品中呈现的强劲的生命力都足以让人获得心灵上的巨大震撼。然而,对于移植于西方二十世纪艺术的中国“当代艺术”,却既让…

Read more

艺术圈内的自学成才者


艺术圈内的自学成才者

杜洪毅/

在时下所有的学科中,艺术类专业应该是成材率最低的,但这完全阻挡不了中国家长送儿女报读美院的热情。虽然近年来大量扩招,但要想考进知名美术院校仍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便经历了最严格的挑选、接受过最专业的系统训练,美院毕业生能成为职业艺术家者仍如同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只不过为混张文凭,然后在平庸的生活中终结其一生。由此可见,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艺术家是多么的不容易。

然而,虽然现实是如此般的残酷,艺术圈内却活跃着大量的自学成才者。在没有找到相关的统计数据情况下,经作者粗略估计,艺术创作队伍中的自学成才者应该不会低于百分之五十。这些人要么在民间接受过不多的指导训练…

Read more

打通传统与未来,才能超越当代


杜洪毅/

对于时下流行的“当代艺术”,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令人置疑的东西。在一些人眼中,所谓的“当代性”,就是要对传统彻底反叛与背离,并以此来进行哗众取宠式自我标榜。殊不知,割离于传统延续之外另起炉灶,不但无益创作探索,反而还会因文化缺养而变得脆弱、苍白。

无疑,我们今天正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历史的高处。技术进步与观念革新、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并存,造就了无尽新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挑战。当下的艺术家,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前辈懂得多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取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给养。对艺术的理解,再也不局限于传统的视觉审美,再也不停留在由单纯熟…

Read more

假诗、仿诗与伪诗


杜洪毅/

在人类艺术表达语言中,诗歌是一种神圣般的存在,引领世人追寻灵魂的制高点。在我们华夏故地,既有《楚辞》、《诗经》这样的远古经典传世,又有李白、陶渊明、杜甫、苏轼这般风流骚客留下优雅篇章。较之于精短秀致的中国古典诗歌,西方诗人更喜欢以开阔胸怀书写宏壮的篇章,荷马的史诗、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的《唐璜》,还有但丁的不朽杰作都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些作品之所以可历经岁月风雨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其优美的文辞让人获得阅读的愉乐,更是以其深刻的哲学性思考为一代又一代人提供丰足的心灵滋养。

较之于高雅的古代诗篇,今天的世界似乎不再有诗性的存在了。尽管当下许多自封的“诗人&rd…

Read more

现代?当代?艺术还能有几个“代”?


杜洪毅/

最近,艺术圈内不少人为现代、后现代、当代这几个名词争执得面红耳赤,有人干脆跳出来说某某名家连“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都分不清。真实情况是,并非谁要混淆这些概念,而是以此类带有此在时间属性的词汇来归纳某一类型艺术,本身就缺乏合理性。再加之每个人都从各自不同出发点来理解这些概念,混乱自然不可避免了。

 “现”的词义为此时、此刻,“现代”就应指现在这个时代(尽管有人要将其追溯到五四或更早,也有人认为起于1949后,西方艺术又不同,但都是上世纪人的观点),具备正在进行中的含义。二十世纪学者眼中的&ldqu…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