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安秋明

安秋明,阿里巴巴资深专家,支付宝大学&淘宝大学赋能中台负责人

新型企业大学需要哪些“狠角色”


文:安秋明
 
看看如今企业大学的圈子,大家当然还在谈论培训、人才、学习相关的话题,但留心去看,一些超出传统企业大学范畴的话题正不断升温,“跨界”、“融合”成了企业大学的新课题。从发展趋势上看,企业大学从培训出发,将承接越来越多与战略落地、文化落地相关的工作,输出企业的知识影响力、人才影响力。而从运营实践上看,基于85后、90后人群特点,适应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加强体验性学习等新教法研究,这些都将成为企业大学的基本功。
 
与这些趋势相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大学本身在新的历史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团队、需要什么样…

Read more

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在企业大学的落地应用


文:安秋明,好未来(NYSE:XRS)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做人力资源的伙伴对于三支柱模型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企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去转型。但是落实到选、育、用、留这些具体的模块工作,应该如何践行三支柱的理念,却较少有人谈及。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和大家谈谈如何在企业大学(或企业人才发展部门、培训部门)落地三支柱的理念。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三支柱模型的主要内容。
 
 
和任何部门一样,HR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客户是谁,他的需求是什么?现在“由外而内”的观点越发得到认可,这也意味着我们要站在外部业务的角度看问题,…

Read more

微课的“能”与“不能”——七问微课


文:安秋明,好未来(NYSE:XRS)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最近微课火的一塌糊涂,如果不谈微课,似乎企业大学就落伍了。这到也不是给微课泼冷水,微课本身确实符合目前碎片化的学习趋势。结合笔者的实践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企业开发、推广微课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对微课有多重的认识视角。
 
一、什么是微课?微课的呈现形式只是视频吗?
 
跟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nb…

Read more

致培训HR:自循环的学习产品生态圈,该怎么玩?


文:安秋明,好未来(NYSE:XRS)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回顾一下企业学习的发展阶段,我们大致可以用互联网发展的脉络做一个影射。
 
1.0的企业学习是门户式的,讲师或专家是信息的发射源,学员是被动的接受者。这个学习阶段,学习产品(如课程)本质上是讲师自己个体的作品,讲授完毕即结束。
 
2.0的企业学习是UGC模式的,培训管理者设计一套游戏规则,通过教学设计、行动学习、工作坊等方式,让学员输出自己的想法,形成1个中心下的多个信息输出点。这个阶段的学习产品,是以讲师开发课程为基础,融合学员问题、建议、案例等之后的修订改进版。学员有反馈,并形成一…

Read more

是时候思考培训的Uber模式了


文:安秋明 好未来(NYSE:XRS)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最近Uber很火,一些借着Uber风口流传的文章也频频博得眼球。“uber宣布进军XX市场|地球已经无法阻止uber了”这个标题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这些文章的最下面,通常还会有一行字:声明: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必为巧合。
 
看了这些文章,当然让我们再一次对Uber模式的强大肃然起敬,也惊叹于网络段子手们的与时俱进。对于培训管理者来说,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让我们想想Uber模式到底能够给企业培训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先回顾一下这些富有&ld…

Read more

课程设计美学


文:安秋明 好未来(NYSE:XRS)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做课程开发的时间越久,越发觉得课程就是一件心爱的作品,甚至视课程为一件精雕细刻的艺术品,总之是很美的东西。和很多同行在交流课程开发经验时,碰撞出很多类比的思想,觉得特别有趣,甚至心有灵犀的感觉。特记录下来和大家做个分享。
 
零、课程的韵律之美,来自培训专业的观点
 
国际知名的TTT训练大师Bob Pike曾提出了著名的90-20-8理论,为我们设计课程节奏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引。
 
90——成人能够保持认真听课并消化课程内容的时长为90分钟
20…

Read more

做培训就是玩心理学


作者:安秋明 好未来(NYSE:XRS)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我一直认为,培训不仅是一项管理技术,同时更是一件充满人性的作品。一个有温度、有灵感、有触发的培训产品,离不开我们对于人性的深度理解。如果你能洞悉一些常见的心理原理,并学会因势利导,也许你做出的培训产品,会有别样的质感。
 
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奇心理,对于未知的人和事物,人们往往有一种想知道(学习)的欲望。这种心理效应,不因人们的年龄而变,但确实存在成人和孩子在好奇领域的差别。
 
做培训和做产品一样,如果没有卖点,就很难让…

Read more

思想众筹——企业内部知识的萃取之道


作者:安秋明,好未来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对于很多企业大学管理者、企业培训管理者来说,如何支持业务乃至引领业务都是一个核心的课题。很多管理者把视野放在了管理层,寄希望于专家能够设计一套专业的课程来实现业务知识的标准化,进而帮助业务干部成长。但事实证明,这种由上至下的尝试往往行不通,落不了地。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从下至上的思考问题,借用众筹、社群的思想,也许能够找到另外一条可行的道路。
 
本文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者近期尝试的两种内部知识萃取方式——工作还原和问题共议。
 
工作还原
 
我常常问我们的业务干部一个…

Read more

微信+微课,移动社群学习的新常态


作者:安秋明
 
最近“微课”这类学习产品火的一塌糊涂,网上查了很多观点,众说纷纭。什么是“微课”,和去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这个问题一样,大有千人千面的意味。做为一个关注移动学习的企业大学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社群学习实操者,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实践体会,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一、微课的前提假设
 
无论怎么定义微课,“微”是和传统课程最基本的区别。微课能够得以实现,需要几个认识前提:
 
1、认为课程是可以按话题、知识点做拆解的;
2…

Read more

职场中的自然定律,不可不看


作者:安秋明(好未来领导力学院常务副院长)
 
 
1、关于职场新人
 
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是指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象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职场新人被分配到不受重视的部门,或被安排做打杂跑腿的工作,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吃的是杂粮、干的是杂活、做的是杂人”,而且经常代人受过,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缺少对他们必要的重视、指导和提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