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丁咚

中国独立政治评论员。中国政治社会、外交战略和全球政治研究者。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观察员。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凤凰网2012年十大影响力博客、凯迪网2012年十大原创作者、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0年度人物。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588281385

日本对华政策在走钢丝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否接受中方邀请,参加将在93日于北京举办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成为近日国际舆论特别是中日媒体热议的话题。

 

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10日在俄罗斯乌法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正式邀请安倍晋三参加中国这项首次为专门主题主办的全国性阅兵活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此次阅兵活动,将它视为大国崛起、整兵经武的标志性事件,彰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客观上也是对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力、中国形象和颜面的全面检验。因此,中国紧锣密鼓地进行了阅兵的筹备工作,并仿照俄罗斯先例,向世界各国发出了参演和观摩的邀请。其中,对日本的邀请…

Read more

越南为何疏中亲美?


作为越南政权实际最高领导人,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此间访美,同意与美国加强政治、经济、贸易、投资、教育、环境、公共安全、防务与安全合作全面关系,标志着越美敌对关系的全面结束,也标志着中越基于共同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特殊关系正在经历变化。中国又失去一位“老朋友”,而美国增添了一个新伙伴。

 

阮富仲在白宫受到拜登副总统的欢迎,奥巴马也“加入”会谈。两国曾为按照什么规格接待没有担任国家正式职务的越共最高领导人产生分歧,但最终达成妥协。越南领导人“屈尊”接受这一颇有“降格”意味的接待方式…

Read more

中国的平衡杠杆


李克强在就任总理后第六次访问欧洲,在比利时欧盟总部参加中国欧盟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并顺访比利时;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访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

 

欧洲在中国的外交棋盘上具有特殊分量,这是因为欧洲囊括了“西方”的多个重量级大国,北约、欧盟、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总部均在欧洲,而且中方倡导的多极化世界的两极——欧洲和俄罗斯均位于此处。因此,它是中国重点经营的外交重镇之一。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首次出访的就是位于欧洲的俄罗斯,并且在去年和今年的外交日程表上都将欧洲作为重点之一。

 

在与欧盟领导人会晤时除了双方继续加强双边经贸…

Read more

中国成就了奥巴马?


奥巴马最近有些春风得意。他的多项内外政策议程取得了重要进展。它们包括重启美古关系、最高法院裁定通过其医改法案,以及本文所要着墨的自由贸易协议获得国会支持等,对于在国会选举中失利的“跛脚鸭”总统,能够在任期即将届满前还能如此风光施政,也许证明了他是个“大器晚成”的总统——奥巴马一度被舆论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差总统之一。

 

在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筹建迈出关键步伐,于29日在北京签署“协定”之际,美国国会两院一致通过的贸易促进授权法案(TPA)也在同一天正式生效。这是…

Read more

怎么看日本谋划对华战争?


我在前一篇访谈中提到,(中日)武力冲突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成为一个事实。“在现有的机制下,两国在此区域的斗争足以得到管控。”

 

不过,环球时报29日报道,近日,日本几家周刊和网站频繁爆出一些首相安倍晋三的惊人言论,指其在非公开场合声言“制定安保法案是冲着中国”,“要和美国一道敲打南海上的中国”。

 

《环球时报》援引日本杂志《周刊现代》最新一期的爆料称,6月初,日本首相安倍和各媒体负责人在东京一家高级中餐馆“赤坂饭店”召开“恳亲会”。席间抨击反对…

Read more

中日动武的可能性有多大?


【按语】近日,应约接受德国RTL电视台记者采访,回答了关于中日关系的几个问题。

 

问:这段时间钓鱼岛争端被提起得较少了,是否意味着冲突已经被淡化?

 

答:最近少提了,是因为在美国幕后斡旋下,中日在持续改善因钓鱼岛问题而引起的紧张态势。中日需要在经济上合作,而美国并不希望东海持续动荡。另外,目前中国周边主要的冲突点在南海,中国无力两头兼顾。第三个原因是,从日本方面来说,它目前的重点要做的是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修订案,并为安倍即将就二战历史发表谈话创造有利环境,避免节外生枝。但这个问题在相当长时间里依然是中日之间突出的重要问题。

 

问:对于…

Read more

政治妥协是解决香港困局的关键


作者按:618日香港立法会以28票反对,8票赞成,赞成者未达法定的三分之二多数,否决了香港政改方案。如此结局,源起于当初有关各方各持己见,未能遵循现代政治之妥协规则。如今又到一个选择关口,是继续搞落后政治,还是保持灵活性,各方寻求利益和诉求的共同点,在妥协的基础上维护大局,且拭目以待。在此重发敝人在占中发生时发表的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也许能对解决目前困局提供思路。

 

原题:政治妥协是占中善终的必由之路

 

20141018日联合早报

 

香港占中运动已然持续了半月。占中者开始搭建帐篷,设置并加固路障,准备长期据守。而原本计划与学联代表会面的香…

Read more

昂山素季访华:破格与低调


作为一个微妙的政治人物,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昂山素季在一个看上去很微妙的时机,对中国展开了一次堪称微妙的访问。

 

昂山素季在政治上的微妙之处在于,她是亚洲乃至全球知名的民主斗士,长期领导缅甸国内民主运动,为此多年遭军政府打压和软禁,但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声援与支持,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等诸多国际奖项的获得者。昂山素季的政治经历和政治理念,按常理,对中国政府来说是非常敏感的。

 

昂山素季访问时机的微妙,体现在中缅关系的复杂化和缅甸国内政治进程进入关键阶段。舆论指出,缅甸在2010年后启动民主改革,外交政策多元化,与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印度的关系日益紧密,并被东盟接纳…

Read more

英国为何“投入中国怀抱”?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9日到访英国伦敦,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谈,为习近平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打前站。他们彼此应和,前者表示,双方应共同启动各项筹备工作,确保访问圆满成功,引领两国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后者则说今年是英中关系发展的“黄金年”,强调英方热切期待习近平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所谓“黄金时代”,集中体现在中国对中英关系的新定位上。王毅将习近平此访称为“具有历史意义”,“两国关系发展的里程碑”,明确表示希望英方在发展对华关系上能走在西方国家前列。这…

Read more

中国为何排除中美南海之战?


由于对中国在南海大规模填海造岛动机的猜疑,美国战机对南海中国声索主权区域进行了抵近侦察,而中国作出了针锋相对的反应,因此导致了南海局势的新一轮紧张,特别是中美的对抗性风险骤然上升。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新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就职典礼上直言不讳地对中国提出了措辞严厉的警告。

 

但随后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年度安全会议上,中美双方的攻击性调门有所降低。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后也在有关场合进一步作出缓和的表示。

 

而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加紧推动对中国的防务“统一战线”,加强了与盟国的战略协调,在此带动下,除了对华遏制急先锋日本外,澳大利亚对华态度也明显发生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