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龙老贼(微信号:z_talk)发了篇《微信自媒体是个半成品》的文章,这是我最近看到的对于这个话题最好的论述文章了。我尤其赞赏的是他理性、建设性的态度,不但指出了问题,还给出了改进的建议。今天我继续来挺他一下,说说我为什么觉得自媒体这事儿相当的靠谱。
要分析一个产品从商业上是否可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对于用户是否有价值、对于合作方是否有价值、自己能不能做好、竞争对手和大环境对自己是不是有影响,如果这四点都没问题,那事情基本上就靠谱。
-对用户是否有价值
我想这段基本上可以不用论述吧?反正我是觉得它属于不证自明的问题。
-对合作方是否有价值
…
作者文章归档:许维

我为什么要投自媒体广告?
昨天,天下网商成为了微信自媒体广告联盟的002号广告主,让猎豹浏览器抢了001号非常让我遗憾。
天下网商的主广告语是“我们相信自媒体广告的价值。”这句话和和天下网商本身并无关系,为什么要这样来写?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天下网商是媒体行业的一员,我们一直非常努力的寻找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对于自媒体们所进行的商业化尝试,我们愿意用真金白银的付出来表示自己的支持。我非常希望他们能够证明这条路走得通,那样我们自己也就多了一条可以走的路。
其次,我真心的相信自媒体广告有价值,这也是我这篇文章主要想阐明的观点。
天下网商投放的广告不…
手机淘宝掘金移动电商或迎微信式机会
除了微信以外,还有没有哪款移动互联网产品具有和微信同等的商业价值呢?我觉得是手机淘宝。手机淘宝如果能够加入类似于微信公众帐号的“公众旺旺”功能,它的商业价值将会提升数倍。
什么是“公众旺旺”呢?简单的说,就是模仿微信的公众帐号,在手机淘宝里也做一个一模一样的公众号体系。每个卖家都可以开通一个公众旺旺,这个公众旺旺只能被添加,不能去添加消费者,它可以向消费者好友群发消息(条数严格限制),消费者也可以像聊微信一样和它聊天。
线下属于微信公众帐号,线上属于淘宝公众旺旺
微信的商业价值,一半在于面向个人的增值业务,一半…
社会秩序在重建:从媒体被“拆解”说起
最近一个阶段,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在感叹生意的艰难。做传统媒体的悲观绝望,做新媒体的也好不到哪儿去,光赚吆喝不赚钱。做硬件的公司自嘲自己不算科技企业,做科技的如微博facebook也在苦苦寻找商业模式。做线下零售的骂线上抢了自己生意,做线上的说我也亏钱呢。
这个时代怎么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还是有些事情起了变化?这两天和两位我很要好的朋友长谈之后,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渐渐清晰了一些:此刻,人类社会正处于两个文明交汇的节点上,工业文明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下正在向巅峰进发,它会在涅磐之后迎来真正信息文明的到来,但这个过程,必然是令人无比痛苦的。
四个文明
人类文明从古至…
媒体死不死,问题出在哪
这两天钱报的潘越飞同学凭空打出了一场关于"媒体用微信会不会死"的口水仗,对于这个话题,我支持ifanr的这一边,所以就不继续上去踩了。其实,这个问题没有触及到根本,媒体死不死,和微信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它完全是媒体自己有没有想明白的问题。
所以,我这里想开辟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媒体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个变化当中,哪些人受益了哪些人被伤害?我想这个问题更有价值。
媒体的特殊性:垂直一体化
本人是个媒体人,但《天下网商》是一个商业媒体,报道的是电子商务行业,所以我幸运的同时具有媒体和零售两个行业的观察视角。我发现,如果把这两个行业做一个对…
阿里思辨小而美 马云的未来大计
今年阿里巴巴提得最多的词是哪一个?不是交易量,不是C2B,不是生态系统,而是小而美。
小而美,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规模不大,但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企业。比如说,你可能只有一家卖包子的小店,你服务的半径只有周围2公里以内的居民,但是你的包子做得非常好吃,大家都很喜欢,那么你就是小而美。
为什么阿里巴巴要提倡小而美?我想可能的原因大概有三点:第一,为了淘宝平台的健康和稳定,必须让大部分人有钱赚,而不是只让一小部分人赚大钱;第二,消费市场正在进入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大众化的品牌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第三,大家如果都小而美了,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简单地拼低价,竞争就会更加良性…
微信:最大的风险在哪里?
最近探讨微信商业模式的文章一下子多了起来,无论是O2O、电子商务、CRM、游戏还是其他模式,笔者基本上都比较认可。这篇文章我想提出的观点是:微信的商业化可能不等于微信这个app本身的商业化,而是围绕微信而生的卫星app的商业化。
正如时趣互动CEO张锐点评所说:微信最大的风险是把应该开放的业务交给腾迅各个事业部内部去做。
公众账号影响了微信的体验
笔者很早就开始关注微信商业化这个话题,为此也添加了非常多的公众账号进行体验。最初,笔者认为公众账号并不会对用户的体验造成负面影响,因为添加公众账号的行为是由用户主动发起,这样就表示用户并不反感该账号。但是随着体验…
通过双十一,马云传递了什么信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马云在督战双十一时讲了这样一段话:“1111购物狂欢节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信号,是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大战,也是传统零售业态与新零售业态的一次直接干脆的交锋。对于传统行业来讲,这个大战可能已经展开!1111让所有制造业贸易商们知道,今天形势变了。”
这段话颇为值得玩味。马云首次正式向传统商业模式宣战了,他甚至用了“直接干脆的交锋”这样带有火药味的措辞。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到传统零售的对立面?笔者在此进行了一些揣测。
首先,电子商务要摆脱“非主流”的身份…
再谈微信:精准营销从可能变成了可行
上周笔者发表了《为什么在营销方面微信的价值大于微博》一文,招来了一片差评(如果开淘宝店,估计直接要关店了)。笔者也“被”成为了腾讯的公关、枪手、五毛、脑残、放屁的人,理智一些的说我在捧杀微信,这真令人羞愧难当。
不过笔者今天斗胆再写一篇,一来回应一下质疑,二来继续补充这几天的新思考。笔者之所以敢写,是因为一直都在认真的作为用户体验微信,公共账号的后台笔者也亲自操作过,所写观点都是来自于实际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所以也请看官在骂娘之前,自己先去实操一下再骂不迟。笔者之所以愿意写,是因为确实看到了微信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而自己又是一个有话憋不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