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立志

德国波恩大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生态产业学科首席、研究员、博导,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专家撰写组组长、中医农业理论与体系首创二人之一,健康中国工程首席农业顾问、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安全农业生产指导专家委员、农业农村部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经济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污染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专家、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中医农业专委会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三农专委会首席专家、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学院大学食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亚洲农业研究(英文)期刊编委、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世行亚行中国项目咨询专家。

研究概况:研究领域为农业资源环境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扶贫、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经济。研究课题主要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部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决策支持项目、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和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等。曾任《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专家撰写组负责人。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59篇,其中第一作者67篇、通讯作者16篇。出版著中独著1部、合著第一作者1部、第三作者2部、第四作者1部、副主编2部、编辑委员会委员出版3部。

理论创新:构建了“农业生态循环增值机理”和生态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模式,系统论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全面阐述了农业“动静脉”产业体系,提出了“农业生态革命”并论证了“人与农业的生态逻辑”和“农业的生态灵魂”,创立了中医农业理论体系、标准体系、科技体系和产业体系。

政策建议:曾任八部委共同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专家撰写组负责人,所在团队全程参与农业部《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20)》。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撰写报告和建议19份,其中独立撰写的一份材料得到汪洋副总理批示,参与撰写的报告和建议有5份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全国人大。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7频道、新华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科技中国、中国能源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项目咨询:国际项目:主持世界银行项目“陕西、黑龙江、湖南和安徽四省农业环境友好型项目监测评价” (2008-2011),主持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创新模式和重点领域评估分析”(2009-2010)和“基于小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2012-2013),主笔安哥拉“四省农业发展规划”(2006)。国内项目:农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50余项,主要有遵义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南阳湖农业科技园发展规划、黑龙江省鹤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辽宁省盘锦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等。

联系电话:010-8210978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秸秆膨化后用途广泛效果显著


 秸秆膨化后用途广泛效果显著

朱立志[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承担了农业部科教司 “生态智慧农业发展方式研究”课题,在收集的典型模式中,发现秸秆膨化后用途广泛、效果显著,为秸秆综合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特介绍如下:

秸秆膨化是采用机械设备螺杆的变径、变距等技术,通过挤压与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温度高达120-140度,高温、高压瞬间喷放,破坏了秸秆表面蜡质膜,使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高温消毒、杀菌、熟化、糖化的质变过程,再经过加入微生物自然发酵后,使秸秆转化成柔软细嫩、适口性好,具有醇香、酸香、果香营养丰富,易…

Read more

关于秸秆资源化利用与秸秆产业的思考


关于秸秆资源化利用与秸秆产业的思考

朱立志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有2亿多吨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多吨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大力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

秸秆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秸秆能源化(沼气、直燃发电)和秸秆材料化(作为工业原料)有机衔接,加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链条,拓展了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鼓励和引导秸…

Read more

“三型”农业是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方向


朱立志 理论探讨, 201506

 20155月,农业部等八个部委共同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该规划在过去“两型”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科学的“三型”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强调全方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拼资源消耗、拼环境安全、拼生态功能的粗放经营,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

Read more

朱立志主持2015欧亚经济论坛农业分论坛嘉宾对话会


925日,作为欧亚经济论坛最重要的分论坛之一,“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在西安召开。本次论坛以“创新合作模式  共享丝路繁荣 ——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食品质量安全”为主题,是欧亚经济论坛开办8年来第二次设置和农业相关议题的分论坛。

论坛分主题发言与嘉宾深度对话两种方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研究员主持嘉宾深度对话论坛“对话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效宏、意大利驻华参赞饶塞佩、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主任克…

Read more

朱立志主持有机农业论坛并接受CCTV-7采访


 924日,由农民日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及四川省政府相关部门主办的以“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有机农业峰会在成都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并主持有机农业论坛。

此次会议的有机农业论坛由国内外专家演讲和嘉宾互动讨论组成,参加论坛的专家和嘉宾来自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欧盟有机体系、德国有机农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界,大家围绕生态有机农业为什么要产业化、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瓶颈、生态有机农业的生命力在于高效、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措施以及“互联…

Read more

朱立志谈农业发展中的创新驱动


 报道视频连接:http://fangtan.china.com.cn/2015-08/05/content_36229900.htm

    中国网:
    中国访谈 世界对话”欢迎大家的收看。“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民生的切实方面。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新时期、新常态,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怎样以创新促发展,打造发展新引擎,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已经刻不容缓。
    5月27日,农业部、发改委等八部委共同…

Read more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


2015-08-01 10:18|作者:朱立志|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我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绩是显著的,然而挑战也是严峻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理念没有从深层次上对接可持续发展,在体制机制上没有实现科学地转变,在政策上体现得也不够充分,更没有科学完整的措施体系保障,加上内外部因素叠加,新旧矛盾交织,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生态类型多样、粮食安全压力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

Read more

朱立志应邀在中英“从环境科学到环境政策”研讨会上作报告


         20153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研究员应邀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英国科学与创新全球网等机构共同主办的中英“从环境科学到环境政策”研讨会,并做题为“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对策”学术报告。

朱立志在报告中认为,农业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够扎实…

Read more

朱立志接受光明网两会专栏采访


          20153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与农村资源环境研究室主任朱立志研究员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方面接受了光明网记者吴劲珉和陈百惠就的采访。采访视频和内容刊登在光明网两会专栏,全文如下: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日前,在解读我国当前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现状问题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农经所研究室主任朱立志引用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名言,来阐释耕地质量和劳动力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的财…

Read more

朱立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解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521日,新华社记者林晖就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相关内容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与农村资源环境研究室主任朱立志研究员。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针对这方面,朱立志研究员认为,现代农业与石油农业不同,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农业,因此,我国农业一定要转变现有的常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注重发展“三型”农业,即由“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转变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