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韦森

原名李维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2000年至2001年曾为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正式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对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 学、社会学以及宗教神学等学科也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学术专著主要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 础》、《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制度经济学三人谈》等。

中国人的税负与预算民主建设


  发展中的中国税负与发达国家差不多

  记者:2010年舆情比较热的话题是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但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中国的财政收入前两年就超过日本了,中国政府早就比日本富了。事实上,近几年,无论经济是好是坏,GDP增长是快是慢,我国的财政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地方政府一直把财政收入的高增长当作一项政绩。而由此派成出来的税收高增长民间早已有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韦森:中国的税负高还是不高?我与财政部的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等人及政府智囊层面的人都认为,中国的宏观税负(税收收入)才占GDP的21%左右,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远远落后。这表面看似乎没错…

Read more

为何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如此难?


  近期以来,中央政府一些部门陆续公开了自己的“三公经费”(出国出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和其它行政经费支出信息,这立即成了全社会关注和热议的一个话题。作为国务院和财政部近几年所一直努力推进的政府部门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和透明工作的一部分,从任何角度来讲,这都是当代中国政府体制运行的一个历史性进步,符合我国现代法治民主政制建设的长期目标。

  从起因上来看,政府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先是在中国财政学界、法学界和其它社会科学界在学术层面上讨论的一个现代政治运作理念上的议题,近两三年来为社会公众和媒体所热议并推动,最后逐渐为政府决策层所接受,在近两三年来正在渐进…

Read more

中国央行为何不加息?


  从6月20日起,中国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央行第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了,自2010年1月18日以来,央行已经上调12次了。这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1.5%,创历史新高。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遏制不断攀高的CPI,央行一方面在上调法定准备金上频频动作(甚至被人们谑称为“央行月事”),已经冻结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资金15万多亿;另一方面,在CPI高企不下的情况下(五月份创5.5%的新高),央行在加息上却甚为谨慎和行动迟缓。今年以来,才有两次加息(2月9日和4月6日),且每次加息的幅度也只有…

Read more

大转型时期的政府作为与不作为


  大转型时期的政府作为与不作为

  ——韦森2011年6月11日在FT中文网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上的主持发言

  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教授、各位老总,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今天非常高兴应FT中文网张力奋总编辑盛情所邀来参加这个高峰论坛,也感到非常荣幸被安排来主持这个论坛的第一个panel。

  我们这个panel的题目叫“开局之年话开局”,这是个非常有意思和意义的题目。今年是政府“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来青岛的飞机上,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Read more

高税收是如何助推我国高物价的?


    上一篇专栏文章“推动中国CPI上涨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发表后,曾收到一些学界朋友和网友的商榷意见。依照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的推理,有人认为,中国政府税收高速增长,会减少居民家庭的收入,抑制“总需求”,从而有助于遏制CPI上涨的势头;也有人认为,只要政府没有提高中国经济总体的税率,税收的增加就不会推升CPI。有人还坚持认为,近些年中国政府并没有提高任何税率,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并不会推高中国的CPI。从这些评论意见来看,中国政府税收的高速增长,到底是有助于抑制中国目前的通胀势头,还是实际上在推高CPI,…

Read more

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实质的理解


  理解了市场经济运行的逻辑,也就真正能理解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了:“一旦市场力量被引入,人们追求财富的激励被确立,增 长的契机迟早将随之而来。因此,理解经济增长的最好途径是理解市场如何运作”(页147)。如果说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巨大成功的最终原因是我们引入了市 场机制,那么,这种中国的“市场导向的改革”过程又是怎样的?其“特征化事实”又有哪些?在这部文集的第二编,张维迎教授对此也做了很好的回顾与归纳。

  回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可以认为,我们之所以在过去30多年间沿着市场化道…

Read more

中国:一个不怎么遵守正式规则的社会


  中国: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世界

  一个在美华人对中国社会的反思

  【韦森按】美国的一位朋友今早发来一位美国华人领袖转来的文章,很值得一读和反思。以下先是飞凌兄的推荐语:

  文章很沉痛独到,剖析质问到位。质疑“制度决定论”,不无是处。但“集体犯罪”,“法不责众”,“不守规则”和“群氓”等等“劣根性”,其根源恰恰在于长期的制度及其“内化”(即文化)的恶劣。从古到今的“中国人”的一些恶…

Read more

韦森:25万亿广义货币是如何创生出来的?


 

25万亿广义货币是如何创生出来的?

——“反思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理”话题之一

韦森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面对CPI上涨的势头,中国央行开始实施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到目前已经提了7次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率和3次加息了。尽管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2011年1月份的CPI涨幅低于预期,同比增加4.9个百分点,使人们好像松了一口气,但目前看来,中国政府决策层可能还会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为什么数月来中国政府决策层采取了一紧再紧…

Read more

从张维迎定理看“国考热”


 

从"张维迎定理"看"国考热"

韦森

 

 

     据新华社12月5日一则新闻稿,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共有140余万人报考。中新网12月9日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的一则消息确认,12月5日在全国46个城市同时举行的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报考人数也高达103万人。尽管今年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比2009年下降近1万人,国家招考公务员人数比去年增加1000人,但“国考”的考录比仍高达达…

Read more

莫林《合作的微观经济学》中译本序


探寻与展示良序市场经济社会运行

的基本原理

——莫林的《合作的微观经济学》中译本序

韦森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基本上完成了从一种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理论经济学也基本上完成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整体转变。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和经济理论的大转型过程中,各种各样和各国的经济学教科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被翻译到了中国,充斥了各类书店和街头地摊,更摆放在图书馆以及经济学人、大学教师和学生们的书架和案头。目前究竟有多少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