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杰

先后担任和讯网文化部主编、当当网数字业务总监、走秀网高级运营总监,现为天猫商城营销专家。

分享经济与消费升级


供给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端。在某种程度上,供给侧的改革正是为了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传统上,国有企业负责提供人民必须的水电、煤气、粮棉、石油、钢材等最基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民营企业则是灵活机动的满足大家不断升级的娱乐、生活需求。这也是十几年前“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基本思路,而到了今天,基础生产和生活资料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在消费升级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如何重新定位,成为了当务之急。

作为大型国企、军工集团董事长的林左鸣先生,在其新作《新消费升级》中,分析了消费升级趋势下,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经济增长的趋势。在他看来,如果一种技术创新在实现后,却没能紧跟上与生活相融…

Read more

上当消费和搏傻心态


与芝加哥大学里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亦称“淡水学派”)不同的是,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们(亦称“咸水学派”),一直对“市场万能”的说法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套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美国财政部长的萨默斯的话说,如果市场万能,那还需要经济学家做什么呢?由此,两位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咸水学派”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合著了这本《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试图解释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信…

Read more

未来已来,与机器人同行


 Alphago41大胜围棋天才李世石,再一次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送上了话题榜。各商业大佬也纷纷表示,机器人将成为其研发的新产品,未来机器人不仅会走进工厂和公司,还将成为家庭的一员。然而,机器人究竟是一个商业机遇,一项新的技术,还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却又一次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机器人是商业机会

2015年《金融时报》/麦肯锡最佳商业图书得主,马丁·福特的《机器人时代:技术、工作与经济的未来》可以说是商业观察家思考的典型案例。在本书中,作者将焦点集中在信息化物联网所带来的工业4.0变革上。在他看来,机器人的出现是和瓦特发明蒸汽机一样的事件,是自动化又一次升级后的新…

Read more

供给侧改革与积木式创新


按照吴敬琏老师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观点,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的增长方式、企业的结构转型,其实是一回事。在我的印象中,生产的产品和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总是不能对等,而且差别总是令人百思难解,这一点所有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无一幸免——以往我们往往将原因归结为计划经济的主观臆断,希望借市场之手能自行调节,其后技术派力推互联网,认为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产销的脱节,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可以将更多的人和商品进行关联,从而以按需定制的方式来避免这种产销不对等所带来的危机。

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某种程度上,生产与消费其实永远无法完全达成一致,正如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消费者钟情的下一个热点在…

Read more

经济数据与百姓生活


    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公布经济数据的时候,财经媒体都会进行解读,社交网站往往还设立专区讨论。但几乎每个人无论看到、听到还是感受到的一切,似乎都与这些数据关系不大——了解这些“大数据”,能让柴米油盐的小日子过得更滋润吗?在王旸的新作《GDP:数据背后的经济》中,我们能看到经济数据和柴米油盐之间或远或近的关系。例如,CPI(物价指数),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食品的价格和房租的上涨远远超过数据统计,但大家却不知道,住房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并不计算在物价指数之中,而我们所使用的数码电器和工业品价格的下滑,却几乎没有人意识到&mda…

Read more

企业家学习与向上管理


  很多公司的CEO往往都说,企业的战略是对的,只是在执行的时候走了样。而员工却在私下议论,就是战略错误。企业的内耗往往也是由此而来,我们很难说这两方究竟谁对谁错,或者说,对有对的错,错有错的对。但千军万马的全民创业,至少说明了,企业内部的紧张已经到了只要有一个触发的利益点,就会发展到引发全面撕裂的地步。如果经济形势蒸蒸日上,这种紧张倒是新的增长点,但在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大、资源整合越来越迫切的今天,如何学会相互管理、提升领导者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向上管理:如何正确汇报工作?》中,作者从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出发,开始分析应该如何做好一个下级,实现与上级的一同成…

Read more

从《生活空间》到《社会记录》


某种程度上,陈虻在央视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不仅是中国新闻、中国电视发展与变革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在徐泓老师编著的这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的书中,我们仍然可以从陈虻的谈话、博文中看到他对于央视新闻和专题节目的思考,其中的理念与困惑、选择与放弃,在今天仍然充满智慧与关怀,令人唏嘘也催人奋进。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长期热衷于理论思辨的人们开始逐渐变得务实,所以,陈虻在主编《生活空间》时,注重的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家长里短、人情来往,通过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人情社会传统的国度,来唤起观…

Read more

德国制造与郁金香热


欧洲的工业化革命之后,起初德国并不是最耀眼的明星,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一系列沿海国先后依靠贸易和航运,国力迅速上升,先后称霸全球,资本的扩张与投机成就了无数的财富神话。在记录最早的金融泡沫《郁金香热》中,贵族喜爱的郁金香从奇货可居变成了类似于期货买卖的合约,进入了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1年后,这场热病急剧降温,花价狂泻不已。有人的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东躲西藏。最后,经济衰退随之而来,所有人都饱受重创。

可见,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与清教伦理联合驱动的结果,仅仅只有空手套白狼、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暴富欲望,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灾难,如果全民如此,则是国家民族的最大不幸。近期A股市场千股跌停、千股…

Read more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征程


与法律一样,经济也是与商业实践、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如同炒股要看投资理财成功人士的经验秘诀一样,在全民创业、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今天,已经成功的企业经验、已经成名的企业家的著作,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经管榜单中的常客——2014年,一句话前面加上马云说,仿佛就是至理名言,2015年,一本书标题前面有了互联网+,就能顺利成为机场、书店乃至咖啡厅里的招牌。

先看《产品型社群:互联网思维的本质》。酷六的创始人李善友将其在中欧学院演讲与思考整理成文,认为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本质就是要用产品抓住用户,在提供功能服务的同时,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正如一个笑话所说——…

Read more

互联网升级中国


    今年全国两会上,“互联网+”的提法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在中国,一直为中小企业服务和推进信息传递的互联网,已经随着“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的国家经济战略,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20年前互联网的出现,到今天成为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主要工具,互联网已经从一种技术变成一种模式、一种思维方法,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