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陶勇

陶短房,本名陶勇。1987年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法语专业,199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毕业后先后扮演过从总经理到报社编辑、从单证到储运、从保健品营销到广告企划、从翻译到秘书的各类角色,足迹遍及国内各省及非洲各国。目前长期居住在加拿大。

希腊“双推磨”:都在等什么


127日希腊新民主党(Syriza)齐普拉斯(Alexis Tsipras)内阁上台至今不过4个月光景,希腊和欧盟、欧元区围绕债务问题的“双推磨”已在一片争吵喧闹中你推半圈、我推半圈的折腾了几个来回,却仍在原地打转。

 

这个“原地”无非一根轴:希腊还不还钱、赖不赖帐,欧盟和欧元区“踢不踢人”。

 

齐普拉斯和新民主党是打着“赖账不还钱”的旗号胜选上台的,但上台后却不断玩“变脸”戏法,时而赖账,时而“不赖帐也不还钱&rd…

Read more

先推动高考成绩“国内认可”吧


524日,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在2015中国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透露称,教育部正推动中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并已有部分国外院校认可中国申请者的高考成绩。

 

各国间相互承认学历、文凭和考试成绩,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现这些教育成绩、资历的相互承认,可以减少重复教育的浪费,便利各国留学产业的发展,为有意出国留学者带来更多方便,如能实现,当然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事实上即便英联邦国家间或欧盟各国内部,在这方面也仍然存在许多“不能对接”的地方,中国教育模式、体制和大多数国家存在不小的…

Read more

哥萨克在伊朗


提起哥萨克,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俄罗斯,没错,作为“沙皇的马鞭”,哥萨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俄罗斯征战,不少人很难将这个军民合一的特殊群体和其它国家的名字联为一体。当然,随着苏联的解体,如今也有不少人在诸如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甚至中亚国家的热点新闻中看到当地哥萨克团体的身影,在近期的乌克兰危机等事件中常常可以看见他们在活动。但那些生活在俄罗斯以外的哥萨克群体,说到底也还是旧沙俄-前苏联的“历史遗留问题”。

 

不过曾经有那么一个哥萨克团体长期存在于另一个和俄罗斯帝国版图无甚瓜葛的国家,活跃于其军事、政治、外交各领域,甚至一度创立…

Read more

“莫迪经济学”的个中三味


2014512日,号称“世界上耗时最长选举”的印度大选终于统计出结果,印度人民党(BJP)大爆冷门,在全部543个直选议席中拿下282个,比上次大选多出166席,占总议席51.9%,不仅让推出拉合尔.甘地出战的国大党(INC)意外落败,还成为继1984年拉吉夫甘地国大党政府后,印度首次出现的单一政党多数政府。

 

这次胜利被国际社会普遍称之为“莫迪经济学”的胜利,认为印度选民对国大党的“辛格式改革”普遍失望,对“莫迪经济学”寄托厚望,导致了“取舍效应”和纳…

Read more

布隆迪政变:关注一带一路的末梢


513日晚,中部非洲“大湖区”小国布隆迪发生军事政变,前布隆迪情报总局(SNR)局长尼永巴尔将军(Godefroid Niyombare)、总参谋长尼永加伯(Prime Niyongabo)和警察总监恩达巴内泽(Vénon Ndabaneze)趁总统恩库伦齐扎(Pierre Nkurunziza)身在国外访问发动政变,宣布放逐总统,成立“民族和解过渡委员会”暂时履行政府职责,直到举行公正大选“还政于民”。

 

布隆迪是个内陆国,面积仅2.78万平方公里…

Read more

拉美“后院”的左右逢源


519-26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将先后访问拉美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四国。

 

许多媒体和观察家将李克强总理的此行视作“资源和投资之旅”,因为巴西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石、大豆供应国之一,智利和秘鲁则是中国铁矿、铜矿石的重要来源,而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期间前后炒热的、横跨安第斯山脉并连接太平洋-大西洋的“两洋铁路”等拟议中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更加引人关注。此次随同李克强总理出访的不仅有多位政府部长,还有120多名工商界代表,观察家们普遍认为,这将又是一次“拉美要钱、中国要矿”的例行公事,这种例行公事近…

Read more

马其顿:街头嘉年华或待炸火药桶?


517日马其顿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中央大街,政府办公楼前弥散着诡异的气息,按照CNNBBC的说法,“不知情者或许误以为这里正在举行街头嘉年华”。

 

但包括上述两家媒体在内,“知情者”们纷纷警告称,“嘉年华”欢乐轻松表象的背后,是深入马其顿政治生活骨髓、固结难解的政治矛盾,且这种矛盾不仅正酿成该国自1991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更可能祸延邻国,令素有“火药桶”之称的整个巴尔干半岛陷入不稳定中。

 

嘉年华或火药桶

 

所谓“嘉年华&rdq…

Read more

TPA/TPP:柳暗花明抑或穷途末路


北美东部时间512日,美国参院就《贸易促进授权》(TPA)法案进行第一次程序性表决,结果52票赞成、45票反对,未能达到法案通过所必须的60票。由于TPA一直被称作奥巴马推动“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的关键环节和“快速通道”(fast-track),此次参院表决的失败,被认为是TPPTTIP推进过程中的重大挫折,甚至有分析家在NBC上夸张地感慨“TPP因此走入终结”。但时隔不到48小时,还是美国参院,却又以63票赞成、33票反对超越60门槛,同…

Read more

克拉运河?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514日,国内某些媒体报道了所谓中泰两国在广州签署“克拉运河”合作备忘录的“特大新闻”,这条据称规划工期10年、规划投资总额280亿美元的运河被一些激动不已的人士称之为“一带一路布局的新动作”,更有人进而憧憬通过这条运河缩短中国-波斯湾航线、避开马六甲海峡“哽嗓咽喉”的“战略价值”和“伟大意义”。

 

然而仅隔5天就出现了戏剧性反转:中国驻泰使馆和泰国驻华使馆双双明确表示,两国政府部门迄今为止未参与关于克拉运河项目的研究和任何具体合作…

Read more

古巴:卡斯特罗兄弟“造越位”中


510日夜,法国总统奥朗德飞抵哈瓦那,开始其对古巴的正式访问。

 

不论对法国、古巴,甚至整个欧美而言,这次访问的象征意义都不言而喻:这是自1986年,时任西班牙首相费利佩.冈萨雷斯后,近30年来第一位到访的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也是去年底古美戏剧性关系解冻、古美开始讨论复交和美国解除对古巴制裁等一系列话题后,第一位到访的西方主要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正如许多熟悉古巴-欧美关系史的分析家所言,法国自戴高乐时代以来一直主张对古缓和,且不论左、中、右翼执政,这一外交倾向始终没有大的变动(和其它一些欧盟国家对古态度忽冷忽热有明显反差),在联合国等平台,法国从不讳言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