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思进

曾任Bankers Trust(银行家信托)和NASDAQ(纳斯达克)高级金融软件开发师、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国银行证券公司(BofA Securities)副总裁;目前定居加拿大多伦多,任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央视大型记录片《华尔街》学术顾问,《读者》签约作家,《海外文摘》2007年最佳作者,长期应《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证券市场周刊》、《中国经营报》、《周末画报》、《钱经》、《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天津日报》、《重庆时报》、《商界评论》和《世界周刊》等一线报刊之约,撰写专栏、时评和随笔等;著有财经专著《金融让谁富有》、长篇小说《绝情华尔街》、金融时评随笔集《华尔街这些事》、长篇传记《闯荡北美》和《独闯华尔街》等。

中国应先“做空”自己


  我们要抢在别人做空之前先“空”,以夺得先机,争取主动,倒剪他们的羊毛!

  12月9日,欧盟23个成员国经过彻夜磋商,终于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以强化财政纪律,并采取其他措施,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欧债危机。如若不然,整个欧洲银行体系将面临不可预料的灾难。

  因为拥有政府债券的许多欧洲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潜在的巨大亏损,其结果将导致银行间互相减少借贷,包括全球都将感受到信贷紧缩。因此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暗示,希望欧洲领导人能拿出一个可信的计划,使17个使用欧元的国家在未来购买债券时,能遵守财政纪律。

  欧元区的致命弱点,就在于统一的央…

Read more

选美还是选丑


  美国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其实,超过70%的美国国债就在美国富人的手中,只要像北欧那样对富人加征高税率,还债是毫无问题的。

  伴随着欧债危机的出现,全球经济前景可说是晦暗一片,而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也阴霾重重,失业率居高不下,受债务拖累,美国的财政紧缩将对今后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最近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有可能步日本的后尘,经济将面临“失去的十年”。

  这观点我完全同意,而且我比他们更早提出了这个口号。不过,相比其他国家,就好似在进行一场“丑中选美”的比赛,美国的经济是全球各国中最不丑的那位,可以在这场&ld…

Read more

美国那1%的人怎样伤害了经济?


  在美国什么样的人能属于1%的呢?除去企业家大老板,就是律师和银行家(对华尔街从事交易、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的统称)了。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这两种职业本身都没有创造一分钱的财富,只不过是将已有的财富Reallocate(重新分配)而已。这要从一个朋友的遭遇谈起。

  六年前,我的朋友露西在纽约出车祸,伤了颈椎,经保险公司评估,愿意支付2万美元赔偿费。露西去咨询律师,只想了解赔偿金额是否合理。哪晓得律师自告奋勇地接了案子,担保至少能得到理赔20万美元,而且事成之前不用她花一分钱。露西以为碰到了个“活雷锋”了。

  这个官司一打就是5年,官司打赢了,…

Read more

从谷歌125亿购买摩托罗拉谈起


  根据最新北美市场调查,现在使用谷歌Andriod(安卓)平台的手机市场占有率是54%,超过苹果iPhone三倍还多,而且其占有率还在迅速攀升,不过,苹果iPhone依然是最赚钱的,其实一个iPhone的成本不到200美元,使苹果公司的市值竟然高居全球第一,也就不足为奇了。而8月25日,史蒂夫•乔布斯辞去CEO一职标志着苹果一个时代的结束,正好谷歌在8月15日宣布,将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公司,这标志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可以预见,随着谷歌系智能手机可能的大幅降价,将逼着苹果跟进,消费者将大大得益。

  谷歌在8月15日宣布,将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公司。…

Read more

华尔街爆发示威游行之随想


  在夏日最后一个长周末(劳工节)刚过完不久,来自美国各地的民众于9月17日聚集在纽约华尔街,爆发了一场声势浩荡的“占领华尔街”的示威,人们高举标语,高呼“要工作!要工作!”迄今为止,示威抗议还在继续着,示威者在美国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附近公园,自设厨房,提供食物,以作长期抗议准备。并演变成了 “占领华尔街”。

  也难怪美国民众群情激愤,想当年,每逢年底年初是华尔街最兴奋的时候,华尔街公司一个接一个宣布发放奖金的数额,相比之下一家比一家绚丽多姿,这个公司每个员工平均20万美元,那个公司30万美元,媒体也跟着凑热闹帮…

Read more

漫谈“全球经济二次探底”


  其实经济危机本来就是对经济的纠偏,是一种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就好似月圆月缺、潮涨潮落的自然规律。但由于政府的介入,人为地过度救市,恰恰将小病拖成大病,肿瘤变成癌症。希望中国能hold住,将控制通胀作为重中之重,千万别步欧美之后尘!

  近来面对欧美经济出现的种种现象,媒体上又开始频繁出现“经济二次探底”这一术语。因为根据经济数据,显示美国、英国和部分欧元区国家以及日本,似乎由于欧洲引发的欧债危机,将导致2008年后的另一波全球金融危机。

  而“经济二次探底”这个术语,是从“双底衰退”(“Do…

Read more

当前全球市场之解读


  通胀和通缩是一枚钱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必须连续使用才能达到掠夺的最大效果。仅靠通货膨胀,只能达到掠夺财富的半步。因此,开源加节流才是解决美国经济危机,包括债务危机的正确有效的方法。欧洲国家也将随之跟进削减债务,紧缩开支。很显然,宽松货币的游戏已玩到了尽头,说明通缩即将来临。

  上篇写到通胀之后必然通缩,经济的荣枯循环不可避免,这就犹如潮涨潮落之自然规律,人类只能顺应自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增长,通胀也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特别是当人人以为自己炒房炒股炒金,不必靠劳动也可坐享“财产收入”的时候,储蓄就会被耗尽,衰退必将来临。

  真是&l…

Read more

“选择性浮动利率房贷”的陷阱


  最近,国内多家银行突然上调了首套房利率,消息传出后,在微博上一下成为热点,房奴们纷纷叫苦,我不禁想起来了小刘。

  20年前,我在纽约勤工俭学时,在中餐馆送外卖。老板的远亲小刘刚从福建来美,因不识英文,中文繁体字报纸也看不太懂,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外卖无法送,只能在店里负责打包、干杂活。

  别看小刘来美国费用欠了3万多美元,月收入又只有800元,连本带息还债至少需要五六年,他整日乐呵呵,哼哼邓丽君的歌,对未来充满信心。

  后来小刘从打杂做到厨师助手,最后成了“炒锅”,每月收入2000元,抵美六年后还清了费用,还跟一个同乡的成衣厂女工结婚,…

Read more

通胀之后必然通缩


  金融市场是自然的函数,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经济荣枯循环不可避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增长,通胀也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特别是当人人都以为自己炒房炒股炒金,不必靠劳动也可坐享“财产收入”的时候,储蓄就会被耗尽,衰退就必将会来临。

  对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一大早挎个菜篮到菜市场,是一天生活的开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嘛!然而,今天一篮子菜花了多少钱,明天花相同的钱是否还能买到一篮子菜?相信这是老百姓最最关心的问题,带着朴素情感的普通大众当然希望听到肯定的回答。

  不过大家可能会失望,由于这些年全球经济一体化,因宽松货币刺…

Read more

别被房子升值迷惑了 特别是公寓


  不久前,我多伦多的朋友老盛退休了。他在退休前办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把自住的大房子换到了公寓楼,因为孩子都离巢而去,大的结婚,小的在美国读大学,再住大房子吧,一来体力不够,大房子不是这儿要修,就是那儿要补,北美人工高,舍不得请人来做,自己做又渐渐地力不从心;二来财力也够不到了,这些年房价一直往上涨,表面上是好事,可交给政府的地产税也水涨船高年年涨。于是便住进了“小公寓”。原本以为生活从此定好了咏叹调,就此安安稳稳的过下去了。

  谁料上个礼拜天老盛给我来电话,话里话外感叹当初悔不该不听我劝,自以为作了个聪明的选择,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我会坚持租公寓,而不是买公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