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志刚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数据部

北京数字信息亭:重建与解释


  听说北京市要重建奥运时摆在街头的数字北京信息亭,听说而已,我还没看见,也只是一些街上老妇的流言;据说当年600多个花了7000万,这不不到三年就要重建了,合着10万一个信息亭折旧用了不到三年。

  而这次,据说要有1000个信息亭要被摆放在北京的街头,如果按照三年前的成本,至少也要1个亿了,是在不能说是个小数。

  不过不知道这个项目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数据,给我们这些北京的纳税人来说明一下,其实作为纳税人我们也就是想知道在过去的三年到底是谁使用了这些信息亭,都使用了这些信息亭的什么服务,都是谁通过什么渠道给这些信息亭的服务提过意见和建议,而这些意见和建议是什么?

Read more

互联网盗版:道德、法律与公平


  1、美国国会SOPA和PIPA法案影响深远

  互联网上盗版横行是一个不争的实施,或者用极端的视角来看,如果没有盗版恐怕就不会有互联网的今天。

  尽管人们在现实世界的道德上都鄙视盗版这样的不道德也不合法的行为,但是好像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人们又往往又视为一种必然,得到一种默许的纵容。

  互联网虚拟世界的版权保护和反盗版问题因此一直被诟病,这两年反互联网盗版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比如中国的作家们状告谷歌和百度的事件,虽然最后都不了了之,但是也的确在提醒着我们,盗版是互联网的原罪。

  而美国国会正在讨论的组织网络盗版法案(SOPA)和保护知识产权法案)(PIPA)则…

Read more

三千亿支出仍难掩电信业困境


  有媒体数据统计,2012年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或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相比2011年不到2500亿的支出,略有增长。

  在全球和全国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电信行业投资在2012年还维持投资资本支出增加,实属不易,但是我们要冷静的看到,自2008年重组以来,连续多年的靠资本支出推动的电信行业增长正在越来越接近到增长的天花板。

  3G网络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基本都完成了覆盖到县市级别的区域,短期之内在无线领域的投资需求不可能再有大规模的项目出现。

  由于三网融合竞争提速,三大运营商和工信部主导的宽带提速经过2010年的政策预热,2011年的市场预热,预计2…

Read more

全球电信业投资进入下行通道


  一边是高速增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一边是电信运营商利润增长的乏力甚至下滑,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发展,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经济不景气对电信行业的长期影响开始凸显。

  据媒体2月10日消息,诺基亚日前计划裁员4000人,主要地区是服务欧洲和北美市场运营商客户的机构,人员岗位是从事智能机定制的;阿尔卡特朗讯近日也可能寻求通过裁员和岗位再分配的方式减负欧洲地区的1800人,无独有偶,爱立信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下滑73%,其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降低成本的压力巨大,业界解读为爱立信可能也不排除裁员的可能。

  向索尼出售爱立信的股份,恐怕就是爱立信削减成本,过冬…

Read more

运营商开放:事关平等与契约


  开放,是一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无法回避的话题。

  开放:走向自由市场竞争改善绩效的必由之路

  有关开放一词,百度百科给出它的动词解释的词条含义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现多指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意味我们对开放理解应该是要鼓励合作,尽最大可能消除那些妨碍合作的“封锁、禁令、限制”。

  我们知道,电信业务系统长期以来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这不但是说其技术系统相对复杂封闭,即使其服务系统也是相对封闭的。

  由于这种封闭性的存在,使得…

Read more

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是伪命题


  鼓励和扶持民营资本进入电信领域,开展竞争,是当前国务院和行业主管部门不断释放的积极的行业改革信号.近日温总理和苗部长都对此发表过谈话.尤其是在两会之后,继温总理表态说有关进入的细则正在制定中之后,工信部负责人的后续表态,让业内很多人看到了民营资本进入电信领域的新的希望.

  其实,如果理解不错的话,这里所谓的电信领域,应该是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因为从事实上来说,不管是民营资本还是外资,都已经在电信增值业务领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业务,所以从这个角度,如果说民营资本不存在需要继续鼓励进入电信领域的问题.那么现在谈要进入电信领域,本质上是说,要给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业务领域的机会.

 …

Read more

宽带中国战略要三管齐下


  宽带中国战略,如果想避免陷入电信行业独角戏的尴尬,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事情,需要扎扎实实的去做:

  1、法律的权威性要摆在首要位置

  电信企业需要施工入户,居民用户想宽带升级提速,可是面对物业,面对开发商,这两者总是显得无助。有人认为这需要政府给政策支持,政府多出面协调,其实是走反了方向。如果物业不配合是合法的,那么电信企业和居民投入成本,解决物业不配合的问题属于情理之中,如果物业不配合是不合法,那么电信企业和居民可以去找法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在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识中,法律和法院这两个词很少觉得对宽带战略有价值,根源在于,政府作为利益人,总是希望能够直接介入市场…

Read more

电信监管下沉之理性思考


  面对电信行业恶性竞争有日趋恶化的趋势,业内有识之士一直以来呼吁加强电信监管,改革监管机制的要求不断。

  有人直陈行业宪法《电信法》的缺位是诸神之乱的根源,有人建议要改变国企的利润考核机制,也有人疾呼有关监管当局要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建议之声不绝于耳,红头文件不绝于驿站,可是各地的竞争乱象却像摁下葫芦浮上瓢,恶性竞争事件时不时总会见诸报端,毁了行业形象,也伤了员工的心。

  中国的电信行业监管应该走向何方?很多业内专家、普通从业人员都在苦苦思考。

  而在很多人看来,近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邮政监管体制的通知,要求在地市行政区域内成立邮政管理局的制度安排,或许为电信行业监管…

Read more

新网络侵权司法解释或扩大数字鸿沟


  网络侵权司法过严或重创社交网络创新

  对于中国互联网的管制,不论是行政管制还是司法管制,都有趋严的趋势,而这并不利于还存在巨大数字鸿沟的中国社会的信息化。

  近日最高法公布的网络侵权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则可能给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投射下一丝阴影。

  在这个征求意见稿中,对于侵权行为的界定的趋于严格以及对互联网避风港原则适用范围的缩小化,或许长期来看,将构成与互联网发展趋势相反的制度约束。

  观察这个征求意见稿,我们可以看出,在对侵权的认定上,尽管一方面解放了搜索引擎的侵权风险,例如对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网页快照、缩略图等并向公众提供的…

Read more

“秒杀”电信资费是误导公众


  为政者对问题不求甚解,反而利用市场交易双方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去放大公众的某种感知,既有哗众取宠之嫌,也凸显我们的有关政府部门在执政水平上的低层次运行状态。

  北方某市工商局消保处发起的万人晒话单,质疑电信企业为何不是按秒计费而采取按分钟计费的行为即为前述状态的一个经典案例。这是一种利用公众在通话过程中可以感知的时间与电信企业计费时间标准的不一致,以质疑计量标准为手段哗众取宠,让电信资费管制“跑偏”的不求甚解的粗暴管理方式。

  且不说工商部门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是否有对电信资费进行管制的职能,纠缠于电信资费的计量标准本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