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志良

湖南,长沙理工大学,E—mail:[email protected]

制度、秩序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制度、秩序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制度在人类社会的漫长演变过程中一直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此,历史已经证明,而且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因此,制度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如凡勃伦、康芒斯、加尔布雷斯、科斯、诺思和马克思等著名学者都对制度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在这里就不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一一介绍了),希望从制度的视角找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要想了解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要理解制度的基本内涵。简单地来讲,所谓制度,就是指用来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的各种规则,它包括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相应的实施机制。其中正式规则往往需要建立在目标群体广泛认可的一些基本价值道德(如正义、公平和诚信等一系列非正…

Read more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约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约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快速发展,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4%。为此,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称为世界的一个模式或范例,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世界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在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所受到的根本约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约束,有的人认为是资源约束,有的人认为是需求约束,而笔者认为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约束(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如资本、土地、劳动力等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

Read more

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理的悖论分析


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理的悖论分析

任何系统的有效运行都需要一系列建立在若干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规则来进行规制和协调,世界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不例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当时世界经济陷入重大危机,国际经济严重萧条,国际贸易秩序混乱。这时候,建立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来规范世界经济就成为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19447月,在美国举行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中建议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也成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这样就可以使它们成为二战后主宰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但…

Read more

让中国知识分子相形见秽的印度知识分子



【内容提要】我沉浸在一种深深的感动中,流下了眼泪,心里充满一种错综复杂的感情,既乐观又悲观,既满怀希望又充满绝望,是啊,这些善良的、热情的、充满正义感的人们,如今面对这严峻的全球化现实真是困难重重啊。我感到自己从内心深处爱上了这些纯朴、充满同情心与良知的印度知识分子,对他们充满敬意,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兄弟般的感情。

  最近流行的一本名为《桃李》的长篇小说,详尽地描述了一幅中国当代部分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形象图:出则豪华轿车相迎,入则妙龄美女相伴,乘则必打波音的(喻坐飞机如打的),住则必星级宾馆海景房,吃则海鲜大餐,喝则人头马XO,玩则高尔夫球夜总会......而且,这并非小说虚构,这…

Read more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挑战分析


一、   跨国公司的基本内涵及发展

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 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作为当代国际贸易的重要主体,具有一些基本的典型特征:首先,跨国公司营业规模普遍大于相同类型的国内企业,其地理分布也十分广阔,不仅在国内拥有生产经营实体,在国外也设立了众多的由自己直接控制的子公司和附属机构;其次,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活动,其面临的经营环境与国内企业迥然不同,它们不仅要面临来自母国的经济状况的影响,更要受东道国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等环境的制约;再次,在股权结构方面,跨国公司在母公司…

Read more

从房价的持续高涨来看我国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


从房价的持续高涨来看我国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中,提出并利用“环房匹配指数”概念,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04年)“环房匹配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2000~2004年房屋价格指数增幅超过5%的有19个,从地区分布上看,有13个分布在华东、华南、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多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并指出,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走势是上升,而不是下降。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2.5%,第二季度同…

Read more

有关市场经济是否具有道德性的一点思考


所谓道德,简单的来说就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社会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科学价值观,如正义、公正、自由、诚信、平等和合作等等。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道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时刻在规范和引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种正式制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道德的重要性和人们对道德的期望却一直在上升;虽然法制成为了现代文明的象征,但是法制却永远也不可能代替道德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一个讲究“以德服人”的国度,具有追求“内圣外王”的历史传统。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制度就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微观机制。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化改革,…

Read more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企业文化重塑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企业文化重塑

一、前言

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支持系统和价值支持系统的有效支撑,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支持系统,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具有不同的选择。近年来,随着知识逐渐成为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知识经济初露端倪,这必将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为此,我国企业应该审时度势,调整自身行为,重塑企业文化,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企业文化的重塑需要有效的企业文化理论作为指导,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是从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理论。在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

Read more

《大国崛起》:中国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


《大国崛起》:中国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

 

 (2006-12-13)

 一、前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人就在悄悄地谈论“中国崛起”,在大洋的另一边自然也也不甘寂寞,同唱一气。不仅能体现在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惊世之作《大国的兴衰》,更被解读在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经济方面的造势自然也毫不吝惜,美国经济学家欧文·克拉维斯提出以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的经济规模,估算的结果是中国199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世界银行的数字370美元高出整整7倍!这就难怪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于1995年在中国访问…

Read more

基于知识的企业出现原因解读


基于知识的企业出现原因解读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组织,它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一直到18世纪初还停留在家庭作坊阶段,即手工工场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其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其余少量的产品也仅限于邻居或在周围小范围内进行交换。这种手工工场可以看做我们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企业形式。到了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英国率先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随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机器大规模生产,从而使得工厂制度逐渐代替手工工场。19世纪40年代,美国铁路公司经过彻底改革,建立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家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这也成为企业发展历史上的一分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