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景华

孙景华,私人企业,十年商海。出版管理著作:《永不消失的责任》(2004),《中国人的管理逻辑》(2006),《生活方式创造商业价值》(2008)。联系邮件:[email protected]

工作人和生活人


 

刚刚看到方军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现代人的最后禁忌,不是性、不是酗酒、不是毒品,而是职业压力”。

 

确实,这个结论应该是大体不错,记得医学上曾有一个预言:21世纪,是心理健康的时代,它的反向意思是说,因为各种竞争压力加剧,导致了人的心理健康危机,直接导致了身体的健康危机,其中,“抑郁症”可能会呈现流行或爆发。

 

似乎,这是一个医学问题或社会问题,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企业管理问题,因为,在今天的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工作着的人)----至少50%以上----都是在企业里上班,换言之,它主要是由企业内…

Read more

我拒绝从“地域性”角度谈论管理(续)


  当一个学生谈论起管理时,一般来说,冒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什么是管理”?

  但是,当一个企业主谈论起管理时,一般来说,常常是问“我的某个问题,如何通过管理来解决?”,而绝不会问什么是管理。

  显然,“什么是管理”和“管理究竟解决什么问题”之间,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后者是我们今天常常说起的“问题导向”或“结果导向”,那么,前者代表是什么哪?我说不好,我想,好听点的说法,叫所谓的学术性思维,难听些的说法,叫做八股文式的…

Read more

我拒绝从“地域性”角度谈论管理


 

近日,某编辑来信说,期望我参与他们准备的“中国式管理”讨论。我拒绝了。

 

编辑追问:是否因为你不承认存在着一种“中国式管理”?答日:不是的,我是拒绝从“地域性(国家边界或民族边界)”角度,来谈论企业的管理。

 

我的回信反问是:你为什么从地域性角度来谈企业管理?答日:确实存在着国家和文化的背景差异,所以,有必要探讨“中国式管理”。

 

我再次反问:假如你们确实证明了存在一种“中国式管理”,那么,它究竟是仅仅适合在中…

Read more

谁在颠覆品牌真相?


  谁在颠覆品牌真相?

  答案是:生活方式!它让人们区分出雀巢和星巴克,它把强大的欧倍德(中国)掀翻在地,它让GOOGLE、百度等品牌跨越漫长积累,迅速铸就!

  撰文:孙景华

  新鲜水果的品牌价值,不在于水果、而是在于新鲜;耐克的品牌价值,也不在于鞋子、而是在于运动……“水果、鞋子”所代表的是产品本身,而“新鲜、运动”才代表着生活方式。

  这正是未来“品牌”的真相:品牌不再是产品声誉的日积月累,而是在于准确的传递并培育一种生活方式,就如西方谚语所说,&ldquo…

Read more

寻呼业祭(续)


  (续上文)确实,就如我在上文中所说:当我将早年的寻呼业暴利,投资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航空游览公司时,我才体会到“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我从不否认自己曾经的“管理无知”,即使是在两个半寻呼台毛利高达千万元时,我依旧看不懂(不屑于)财务报表,甚至认为我的“土报表”,胜于规范的财务报表,并且在心里暗暗的骂到:开始于希腊的财务体系,实在是太西方化了,是否应该造一个“中国式的财务体系”?它依旧表达了我的这样观点:假如一张批文、一块土地本身就意味着滚滚利润时,“管理”只能…

Read more

寻呼业祭


  日前,据媒体报道:联通向信息产业部宣布停止经营无线寻呼,中国曾经辉煌的寻呼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这样一条不起眼的新闻,对我来说,却犹如翻倒的五味瓶,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我的企业,曾经拥有两家寻呼台----不,准确的说,是在三个城市拥有两家半寻呼台,自己独立开办了两家,另外与人合作一家----但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却很快就结束了。

  一个拥有长长产业链的产业,从诞生到最后终结,仅仅生存了20年,这其中,最辉煌的时光,也不过8年时间(1993-1998)。其实,整个寻呼产业链的崩溃,恐怕伤害最重的,并不是寻呼台,而应该是生产商,我的印象中,摩托罗拉就是因寻呼而雀起,…

Read more

“未来管理”的随笔(续一)


 

“未来的管理”,究竟是一个什么模样?并不取决于公司的自我定义,而是取决于公司的未来模样----这是我在上一篇《“未来管理”的随笔》中的结论,暂且留此存照,先从毫不搭界的许知远说起。

 

也许,许知远永远不会承认:他是“一人公司”,但事实上,许知远不仅是一人公司、而且还是典型的一人公司。

 

首先,他的理想或目标,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目标,譬如他想成为一个著名的XXX----毫无疑问,无论公司(报社)如何使用巨额金钱刺激、或是使用楷模精神鼓励,都不可能带来或形成他的这样的个人目标…

Read more

春节是农业时代的节日


 

“春节是传统农业时代的节日”----这当然是没有疑问的定义。

 

它是一个关于“家”的节日,也是一个关于“团圆”的节日,它代表着农业时代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围坐一起,聆听古训并且和谐相处,准备着下一年的辛苦农耕。

 

它不是关于“个性(狂欢)”的节日、也不是关于“情感(情人)”的节日,当然,更不是关于“快乐(愚人)”的节日,确实,中国的节日和西方的节日,有着核心价值上的不同。

 

当然,我在这里,…

Read more

“未来管理”的随笔


 

 

今天并以后,我几乎再也不会“面向过去、基于批判性”来谈论管理了。

 

因为我已经“第一次区分了传统商业和现代企业的不同,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商业进行了一次‘清算’,假如中国以后有管理学的话,那么,这次清算的成果,应该成为中国现代管理学的底线”(〈智囊科技〉采访时语);并且,我提出了有价值的管理研究,“应该是确立‘中国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管理框架,主要是用来区分传统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管理原理的差异”(〈人民日报-市场报〉采访时…

Read more

改变时间刷新商业


  为什么那些倡导慢餐运动的奢华餐厅,几乎没有一家成为世界级公司;相反,食品口味一般的快餐业连锁肯德基、麦当劳却成为世界级公司?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生活时间的长短或快慢,而是在于它体现着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撰文:孙景华  
 
  时间与财富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时间,正变成商业竞争的利器。一个最显著的事例,莫过于7-11便利店的经营策略了,它只做了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那就是把营业时间拉长,而且拉到了时间的极限——每一天营业24小时,每周营业7天时间。可以这样说,7-11便利店之所以在同其它商业机构的竞争中胜出,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