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高兴

吴高兴,浙江临海人,生于1947年。原浙江台州供销学校讲师,1980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未定稿》上发表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仍然带有商品性质》,首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性质研究之先河,1988年著有《社会主义雇用制初探》一书。1989年六四以后成为自由职业者和独立学者,研究领域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民主化,致力于用经济分析工具研究中国当代民主进程,已发表《是“天下为公”的道德人,还是“唯利是图”的经济人?》《论解救政治犯和良心犯的策略》、《论中国民主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逻辑机理》、《未来中国之命运:爬行的民主之路是个幻想》、《广义效用论与当代中国的民主进程》等专题研究论文。此外,还在《经济学消息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经济学散文。

“全体职工(股东)集体所有”的理想国


“全体职工(股东)集体所有”的理想国
——破解郑州造纸厂改制难题的尝试(之二)
         吴高兴
 
 
 
  我国是一个具有十三亿人口、数千年中华文化积淀和近半个世纪计划经济经历的大国,国有企业改制无论在方向或路径问题上,都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郑州造纸厂的改制,在路径的选择上应该说是颇为明智的,但改革者所确定的目标——“全体职工(股东)集体所有”,即由六百名职工共同持股,只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国。“由六百名职工共同持股”与现行公司法的矛盾如何解决——应该修正的究竟是公司法还是该厂的注册方案,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这里只打…

Read more

“性恶论”、民主制度与企业改制


“性恶论”、民主制度与企业改制
——破解郑州造纸厂改制难题的尝试(之一)
       吴高兴
 
 
看了10月28日《南方周末》上的《郑州造纸厂待破解的改制难题》这篇专题报道,我所引起的第一个思考就是人性的善恶问题。在“反欺诈兼并”中,人性上表现最出色的是在任四年的原工会主席刘玉蕊。她不仅投入了几乎全部精力,还自掏腰包为工友们花费了两万多元。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舍己为公”,敢于为广大职工利益挺身而出的优秀工会干部,在注册新公司时,却明显“居心叵测”:明知以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三名管理层成员名义注册这一做法是违背“600名职工共同持股”这个初衷的,不但没有提出任何…

Read more

对政治改革的渴望:国企产权改革争论的背后




  最近由香港学者郎咸平引发的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争论,卷入的阶层和人数愈来愈多,涉及的问题愈来愈尖锐,这是一场由学术界引发的争论,但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这从争论双方学者们强烈的情绪化语言及其文字内容就可以看出。郎咸平说当前的国企产权改革是格林科尔一类民企在瓜分国有资产的盛筵中狂欢,国企的效率不见得就不如民企,因而国企产权改革必须停止。支持郎咸平立场的一些新左派经济学家甚至发表学术声明,指责主张“国退民进”,“国有企业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是“违反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历次指示”的,这样做“会步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后尘,葬送党和人民半个多世纪奋斗的全部经济成果”。而被称为“新自由主义”…

Read more

只有完全的法治才是经济的政治——也谈国家治理成本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王建国先生先后在《经济学消息报》第364和第368期上发表了《经济的政治》和《再谈国家治理成本》两文,认为存在着一个人治成本(王先生把它看作道德教育成本即治德成本)与法治成本的权衡,一个国家是否治理得当,主要看如何根据国情和道德水准去构建人治和法治的比重及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过分的法治并不好,因为它不经济;过分的德治或人治也不好,因为它也不经济,”“完全否定法治是错误的,完全否定人治也是错误的”。在王先生看来,尽管与法治相反,人治意味着“权利的不平等和权力的不制衡”,但“从治理成本和效果的角度看,法治与人…

Read more

我的又一次维权经历


6月30日晚9:40到望江门绿道散步,想起流量还有48MB,点开微信看了一眼,一下子跳出移动公司发来的四五条短信,说流量已经超过,要求立即加购加油包并冲值,以免停机。我马上关掉移动流量,通过短信查询,话费竟然由原来33元一下子蹿升为93元!当晚几经电话联系10086未果,第二天果然就停机了,从此短号也没法打了!一气之下,决定这个号码不用了,但半个月下来,每次用联通号码与老伴通话,都感觉在烧钱,于是渐生重新启用老号码之意。
 
近几天冒着酷暑翻来复去跑移动营业厅,要求打印流量详单,总被营业厅的小姐们踢皮球忽悠,昨天下午跟她们磨蹭到6点钟,费尽周折,折腾得精疲力尽,总算弄到了每天的…

Read more

旧文新发:广义效用论与当代中国的民主进程


广义效用论与当代中国的民主进程——中国当代民主进程的逻辑(价值论部分)
吴高兴 (浙江)

中国的民主化固然不能违背政治逻辑,但整个民主化的进程是由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经济逻辑控制的。


内容提要

本文是《中国当代民主进程的逻辑》之价值论部分。中国的民主化固然不能违背政治逻辑,但整个民主进程是由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经济逻辑控制的。在中国当代民主运动中,无论是中共执政当局还是反对派,或者是一般民众,他们在作出有关民主化问题的行动决策时,都要进行成本-收益的权衡,遵循的都是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要用经济学的逻辑分析当代中国的民主进程…

Read more

许良英——鼓舞我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精神偶像


许良英——鼓舞我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精神偶像
 
【文前小序】
这是写于2006年的一篇旧稿,当时友人洪咏雪编撰《在家乡时的许良英》一书,我应征而作此文,后该书因故未成,此稿一直未能面世,今不作任何改动并以原题发表,以此寄托我对许良英先生这位当代中国鲁迅的哀思。
2013年2月4日
我与许良英先生已经有28年没有见过面了,但是28年来,尤其是身处逆境的17年来,又好象天天跟他生活在一起——他作为我心中的精神偶像,时时在鼓舞着我。我之热爱许先生,并非因为他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无论是自然科学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