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沐生

曾经有多个领域工作的经历.曾经有多个专业学习的过程。现以一个自然属性投资文化的研究与实践者立世。
    一位传授传统文化的老先生,曾经说我是策划和管理大师,那样的盛赞我不敢也不愿意承担.但策划好自己的文字,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我是能够承担的.
    自由,是世界的起点;慈悲,是心灵世界的极限;分享,是共同的成长;而喜悦,就是自然。
    在投资的路上,我们一起对生活感悟。
    
    联系邮件 [email protected]
    QQ号码   365730196
    网络地址 mm.169ol.com

股市,软起飞的寓意


股市,软起飞的寓意

 

国务院分管金融证券工作的领导,刚刚到有关的部门调研,软起飞,就成为了一个热点。尽管,这个热点被已经发生的大盘接近涨停,以及新上市的紫金疯狂等风头盖过,但软起飞,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的热点。

软起飞,到底出自哪里,其中多少有一些谜团。查资料,并没有确切地证据,证明这个词是分管领导说的。是否是财经分析家或者是专家们的联想和发明创造,目前暂时不好判断。在伟大的游戏,逐渐演变成了伪大的争斗之后,是不是说,在股市里,一场关于到底是起飞还是降落的恢弘活剧,又即将上演?

我们都亲身经历过宏观经济大起大落的折腾,比如硬着陆或者软着陆什么的。但这一次,反其道而行之,中…

Read more

民主不是东西


民主不是东西

 

文章的题目,有感而发。感觉的对象,是一篇大名鼎鼎的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文章的作者,是中央编译局的领导俞可平。据说,这篇发表于两年前的文章,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引起了海外的关注。关注的原因,是不是认为中国的所谓民主,开始进入到一个历史阶段,就不是十分清楚了。

俞可平局长的地位和影响,非一般人可以同日而语。据介绍,他是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智囊中,非常难得的人才。内功深厚,博学灵动,具有国际视野。尤其是能把西方政治思想中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引进到中国,并付诸社会实践。如此,他的文章更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了。

实际说来,本文根本不属于学术探讨方面的文章,即使说是商…

Read more

我们学习什么?


我们学习什么?

 

与一位正在攻读金融学博士的朋友,一起交流和探讨关于她的专业发展定向。她不仅聪明伶俐,口才上佳,思维清晰,还是一个热爱和相信传统文化的人。她渴望传统文化与金融实现古老和现代的结合,更渴望实现本人“现世成就”的人生愿望。对于她真诚的想听到我能够给予一些建议的希望,我当时选择的是沉默。

事情已过一些时日,如果真的在学习上,有什么可以供她参考的意见,我想就送她两个字---“为了”。这两个字,也许是适合于她的,不知道,她是否明了。

为了,大致是这样的意思:目的,仅仅是路径的选择,人类一切的生命行为,无非是以了却为一个…

Read more

爱国,行不行?


爱国,行不行?

 

围绕火炬传递,和已经发生的家乐福事件的延续,爱国的伟大旗帜,被迎风拉起。在这面旗帜下,既有人为的策划,背后隐藏的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利益争夺,也有关于民族复兴的急功近利。当然,与以往历史上多次发生的一样,一定缺少不了“汉奸”一类的帽子和面具。

公司里实习的大学生们,说他们的学校里,一些学生正准备参加25日到家乐福的游行。目的当然是爱国了。和他们一起探讨几个问题,比如国家到底意味什么?中国到底意味什么?祖国到底意味什么?中华到底意味什么?等等。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是他们自己的权力,不存在着对与错的问题。但还是可以一起平和地分享和探讨一下什…

Read more

股市,潜伏在黎明之前


股市,潜伏在黎明之前

 

“周围,是死亡一般地寂静。

一场血腥的大战,总是要打响。但战争之前,总是这样寂静。

作为特种兵的队员们,都在休息,等待数字通讯机里,传来战斗的信息。警觉的队长趴在大路面上,耳贴大地,并没有听见远方军队的集结,更没有战车调动的轰鸣。

这就是现代战争。是各种力量、各种手段的共鸣。而特种兵,除了过硬的技术本领之外,更重要的是战术素质,比如忍耐。”

。。。。。。

是不是现代的军事小说里的情节?但它要说明的,却是我们目前正在身处的现代金融战争。

世界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战争。

很热闹的中国,同样不甘冷清的世…

Read more

粮食问题争斗 嘴脸精彩赏析


(之三)

最高潮和精彩的评论,来自于特种兵阵营。名字:套了就套了。

为了表达我对该部分内容的高山仰止一般地尊敬,现基本全文引用:

“坐在沙发上看一场好戏,这场戏就是看一个别有用心的人,如何以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标题,装出一种忧国忧民的语调,貌似严谨的分析,挑动起一帮极具爱国心的年轻的但又冲动的中国人的情绪,目的只有一个,让头脑容易冲动的年轻人们进一步对现任政府感到不满

 

打开一瓶啤酒,浅浅的喝上一口,反正闲来无事,不如与大家以此篇经典文章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楼主是如何去挑逗人们的情绪,学习一下蛊惑人心的方法,目的是让理想不太远大的朋友能够多点识别真假的知识…

Read more

粮食口水争斗 嘴脸精彩赏析


 

(之二)

 

 

尽管没有明确的观点,但粮食问题反对价格上涨的声音,同样充满力量。名字叫“隔窗望傻鸟”的网友观点基本如下:

LZ的言论肯定会被无限利用成为下一轮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理论基础。
  试想我国的大米一夜之间翻的原价格的三倍,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绝对不会是种地的人。为什么?因为在现在的制度下,若是粮食价格上涨,马上就会出现所有与粮食有关的生产要素的上涨,化肥,农药,水,电等等我只是说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毕竟我不是种地的农民兄弟,他们才是第一线的,只有他们才有最终的发言权。只有他们…

Read more

粮食问题口水争斗 各路嘴脸精彩赏析


粮食问题口水争斗

各路嘴脸精彩赏析

(之一)

回味了一下春节小品《防忽悠热线》,有趣也挺有现实意义。南怀谨先生曾经说(大意如此),人无非是欺人,被人欺,还有自己欺骗自己。借用引申一下,人无非是忽悠别人,被别人忽悠,还有自己忽悠自己。

怎么忽悠不重要,天在忽悠,地在忽悠,自然规律也在忽悠。重点还在自己感觉到别的忽悠了没有,感觉到自己忽悠了没有,感觉到忽悠的程度到底怎么样了没有。忽悠的过甚了,就需要防止,这个防止的防或者止,就非常重要。

言归正传说粮食。最近,粮食问题很热门,网络上就有非常多的帖子。不知道喜欢找一个简单、确定甚至斩钉截铁的答案,是不是人类的习性,因为走捷径而不成…

Read more

粮食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粮食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关于中国粮食问题引发的讨论,一个容易忽略的倾向,是努力在寻找一个类数学题的正解,一个唯一的或者说是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个问题,有的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没有唯一答案。

研究问题,以至需要作出选择,搞清楚当下是必要的,先把是个什么事整明白。对于中国粮食问题的现状,是可以弄清楚的。如果需要反思,或者时间足够充沛,完全可以追根朔源。

至于选择,目的不同,看世界的境界和观念不同,选择路径,是不同的,当然就得出不同的答案。局势再复杂、混乱,也遮掩不住简单、纯粹的慧眼。

如果是仅仅为了国内的民众,能够享受到低价格的产品,没有别的目的,那就选择强烈的预期控制,…

Read more

独与毒


独与毒

独,这个字,看上去,就挺直观的。一个虫,一个狗。从负面一点的意思上解读,都多少让恐惧感多的人,感觉到一丝可怕。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虫再大,可以一棒子搞定,狗再凶猛,还是可以驯化,驯化的好,还非常忠诚。看看现在的城市里,狗都比人娇贵哪。

由独,我们联想到了毒。独,总归是破坏性的、有害的东西。进而使我们想到了中医。中医用药,还是非常讲究的,但是药三分毒,而中医辩正施治,有害的东西,也还是有它独到的用途。把这个毒,通过综合的包容,巧妙地使用到人身上,效果就合适。合适就是善,就是所谓的好。

解读独字,是因为当前关于独的话题很敏感,使用独这个词汇很频繁。疆独的一阵闹剧刚刚压下喘息,台独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