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阎学通

简况: 1952 年 12 月 7 日 生于天津,现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国际政治科学》总编、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总编、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协会理事、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会理事、中美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理事、中国亚太学会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防大学兼职教授、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东南亚研究》、《当代世界》、 ( 韩国 ) The 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 (美国)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杂志的学术委员。

  教育背景: 1982 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获学士学位; 1986 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硕士学位; 1992 年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

中国崛起最大的国内挑战是极左思潮


导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相对衰落,美国对于国际政治秩序的主导能力相对下降,而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的新书《世界权力的转移:政治领导与战略竞争》提出了道义现实主义理论,阐述了崛起国何以成功和霸权国何以衰落。2016年3月25日晚,阎学通教授在北大作了题为“中国崛起战略和国家环境变化趋势”的讲座。

非常高兴今天晚上有机会能够跟北大同学一起讨论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我在《世界权力的转移》这本书里讲的和西方学者对于世界权力转移的认识不太一样。保…

Read more

中国如何下好外交这盘棋


亚太地区博弈的状态和各方目标

亚太地区两极格局已经比较明显,两年前《历史的惯性》出书时说十年内中国会成为超级大国,很多人不信,认为两极格局是不可能的。两年后的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会超过美国。

现在的两极格局与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格局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两极是大国之间的较量,两个超级大国带着两个小弟,中国跟俄罗斯一波,美国与日本一波。

两极格局主要体现在中国跟美国之间的对抗上。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对抗为核心,所以才能形成两极格局。两者都有依赖者,就是俄罗斯和日本。中日之间、俄美之间的对抗是附属对抗。没有中美,日本就不敢与中国、俄罗斯就不敢与美国正面对抗。

在两极格局的对抗中,中美之间已经没…

Read more

互联网将是美中之间最大的竞争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先生参与本次大会,并作“新形势下的大国外交”的主题演讲。阎学通表示:现在什么都在做互联网+。金融理财最后也得走互联网+这条路。互联网将是美中之间最大竞争的,核武器都屈居第二位了。

  以下为文字实录:

  阎学通:非常高兴第二次机会和诸位到年会上来,讨论一下国际形势。因为我起的题目是“新形势下的大国外交”,所以我想我们从什么开始?我们从国际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开始,我们看这样一个国际社会它的形势会是什么样。

  国际社会最核心本质,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不一样,他没有一个中央政府,在没有中央政府的条件…

Read more

合作伙伴中的竞争关系


  2012年年底习近平的任期刚开始时,没人能想到2015年9月,来自美国三大盟国的领导人会前往北京出席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但他们——韩国的朴槿惠总统、捷克总统米罗什·泽曼以及泰国副总理——的确来了。在那场展示中国军事实力的盛会上,他们就站在习近平主席身旁。

  美国虽然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中国正在逐渐缩短距离。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发言时底气越来越足。虽然中国历史上一直避免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式联盟,但这个政策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北京方面正在接触新的合作伙伴,其中包括了韩国等美国的盟友…

Read more

中国如何才能打败美国?


  随着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的不断扩大、军备能力的不断增强,美中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两国领导人对此表示乐观,断言这种竞争是可控的,不会导致威胁全球秩序的冲突。

  大多数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从历史经验看,中国的崛起的确将对美国构成挑战。崛起的大国会在全球体系中寻求更多的权威,而实力下降的大国往往不会不战而告输。此外,考虑到中美政治体制的差异,悲观主义者认为两国交战的可能性很高。

  我信奉现实主义政治。西方学者因为我的政治观点给我贴上了“鹰派”的标签。其实我只是从不高估道德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罢了。但现实主义并不意味着政治家只该关心军事和经济实力。实际上,道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