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在2011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中国通胀形势仍很严峻,全年CPI同比增速存在破5的可能性。
张曙光认为,目前市场对于下半年CPI将大幅回落的预期过于乐观,而这种乐观相当程度上包含了人们希望CPI回落的主观愿望。
张曙光总结了目前市场上判断CPI已近强弩之末的几个主要因素——一是翘尾因素在下半年逐渐消失;二是流动性因素得到了控制,M2增速已从30%的高位回落至15%左右;三是夏粮丰收,猪肉价格已到高位,料其继续上涨可能性较小;而且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也使市场对于下半年…
作者文章归档:张曙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
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曾参与“六五”经验总结、“七五”国力预测、“八五”改革大思路和中国及深圳与海南发展战略等重大课题;亲自主持了市场化过程中的宏观经济稳定、宏观经济学科、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测算、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等重大课题。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著作20多部。主要代表作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经济自由与思想自由》和《中国转型中的制度结构与变迁》。曾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和著作奖,一次获国家科技进步软科学一等奖,两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助手段绍译手机:137 0738 8888
张曙光:体制转型与公用事业民营化
1.公用事业民营化是一个世界潮流
在人类的历史上,私人和社区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生产供给是很久远的事情,教育最早是由私人(如私塾)和教会创办的,医疗是由江湖郎中和社区医生提供的,交通和水务也是由私人经营或社区自理的。据我的记忆,解放前和解放初,西安市的甜水井还是私人经营的。到了近代,随着政府能力的增强和城市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专门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公用事业,只是到了战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才成为公共垄断企业的专有领域,并形成了自然垄断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政府成为邮电通信、电力供应、公共交通、上下水务等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一些计划经济国家,如果说在竞争性部门,私人…
坚持改革才能走出“三不困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认为目前我国处在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突显期。为什么说目前是社会矛盾突显期呢?主要是长期以来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手段积存了诸多问题和矛盾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形成了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今年又逢多事之秋,如长江中下游出现五十年不遇大旱;不期而至的电荒;通胀压力未有缓解而经济却有下行之虞等等。遇此复杂情况,政策措施难免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管理难度增大。但从总体上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现象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
所谓“不平衡”在计划经济年代是指三大差别,即&…
上调起征点后工薪层仍是个税纳税主力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张曙光
腾讯财经讯 4月20日消息,针对财政部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个税草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认为,调整并不能改变工薪阶层是个税纳税主力的现实。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日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提出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并将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
在上午的天则经济研究所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发布会上,张曙光对这一个税改革草案发表评论称,个税的些微让利与政府收入的大幅增长“不可同日而语”。
他称,目前,工薪层的税收占全部个税的50%,按照草案中的设计,不会改变这一局面。张曙光建议…
决策权的配置与决策方式的变迁(下)
决策权的配置与决策方式的变迁(上)
建立中国学术秩序的突破口
与民争利,还是让利于民
中国应停止财富逆转移
近日,记者专访了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他是典型的改革一代经济学家。在改革的主题被调控的声音取代之后,他仍然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呼声。他不求献策成功,只求能够发出不同声音。他如何看改革与调控?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民间经济研究机构——北京天则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的主席,张曙光教授保持着朴实的学者本色。他经常自己挤公交车和地铁上下班,跟普通人没有区别。但是他的观点却常常让人感觉新颖。
对于房产税,张曙光认为,现在税负已经过高,如果政府在这里征税,就应该在那里减税。他认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央政府拿走的份额太大,这导致地方政府不…
不认为央企资产就是国家储蓄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张曙光教授
2月26日消息,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2011年春季预测发布会今日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控制通胀与保障民生”。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张曙光教授在论坛中称,不认为央企资产就是国家的储蓄,而实际的作用并不能起到那个作用。
以下是张曙光的发言实录:
我觉得这个问题现在可能我和国资委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国有资产如果说是承担了政府的公共职能,我觉得是对的。但是如果换成国有资产下来以后是为老百姓增利的,我觉得可能是有问题的。咱们央企的房地产企业,如果是真正去承担保障性住房,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央企呢,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