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长伸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中考之前,我是一个轻松快乐的初中生,因为作文几乎每次被老师当范文在班级里读,我整个初中生活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里。中考落榜,犹如一盆冰水临头浇下,令我大梦初醒。考不上学,我就是个农民,要砸一辈子坷垃。同时,在我内心深处,教科书上建立起来的世界也坍塌了,一切的美好都化作了云烟,那么,这个社会到底是怎样的?我要弄明白,我要告诉人们!
    一方面是不得不应付考学,一方面,来自生命深处一种使命般的信念却促使我不由自主的踏上了求索社会真相之路。“动态资源论”就是我三十五年来锲而不舍付出努力的成果,今天我终于可以把它捧在你面前,也呈献给世界。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动态资源论 dtzyl1

也谈存在决定意识——兼驳周新城的教条之论


  也谈存在决定意识——兼驳周新城的教条之论 

  《察网》最近发表了一篇著名经济学家、理论家、教育家、苏联东欧问题研究泰斗,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察网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的周新城先生的文章《怎样学习经典著作?》,文中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观点,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是存在决定意识原理下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私有观念的产生。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一个伪命题,是把同一时空出现的两种相关联的现象误会为因果关系”这方面的道理,不再赘述,因为我的多篇文章对此已有专论。在这里,想…

Read more

公有制的实现方式


 

  当前,我所在的单位正在紧锣密鼓的搞人力资源优化工作。所谓人力资源优化,通俗讲就是减员。我们的单位是央企,是国家企业,也是铁饭碗、大锅饭的最后堡垒。为什么要减员呢,就是与国际国内同类企业相比,人工成本太高,企业效率太低,以市场经济的标准衡量,缺乏竞争力,难以前行。然而,也有另一种声音,公有制的国企央企,与私有经济性质不同,追求效益不是它的唯一目标,“养人”也是其所有制本有的功能。

  对于公有制的企业,这确实是个难题。

  然而,其实这里头存在一个问题,即,公有制的实现方式,只能是国有企业这一种吗?

  通过《动态资源论》,大家知道公有制是动态…

Read more

我相信人性的存在及其他


 

  人性是什么?是人之为人的天然规定性,是人的最一般属性,即,只要是一个人就具有的一种特质。这种东西存在不存在呢?

  马克思主义几乎是否定这种一般人性的存在的,即使承认,也认为在人的现实属性中所占比例稀少,不能决定作为个体的人的思想行为。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把人性归于阶级性。

  事实却不一定如此。阶级性的内涵是什么?是个体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所形成的意识倾向,这里面包括是非观、价值观等等。然而,人的面对身外之物的态度、思想意识,能算是作为人的天然规定性吗?如果把人对于身外之物的态度、思想意识作为基本人性,那么在人不管是还是不是占有这些物之前,人是什么,人性如何界定呢?

Read more

为美国总统华裔候选人杨安泽支个招——兼评赵磊先生《年轻人越来越不相信资本主义》


  为美国总统华裔候选人杨安泽支个招——兼评赵磊先生《年轻人越来越不相信资本主义》

  从赵磊先生在《察网》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相信资本主义》一文,了解到下一届美国总统候选人杨安泽的参选主张:一是“全民基本收入”方案;二是人工智能发展后果十分严峻。

  其实,从字面意思看,第二条不是主张,而是对形势的认知,是构成第一条“主张”的条件。也就是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排挤人”的现象会更加严峻,这种“人力与自然力”在生产中此消彼长的情形,不再是温和推进,也不可能因为新技术…

Read more

简评张文木先生的《世界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


 

  粗读张文木先生在《察网》上的文章《世界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契机》,捕捉到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有下列几点。

  一国的GDP不代表该国的强盛程度,就像一只羊再肥也不过是狼口里的肉;只有强大的武力,才是一国强盛的标配,才能在世界丛林中挣得一席之地——有点类似“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意味。

  只有掌控了外部的资源,才能给国内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而要实现这个愿景,唯有靠强大的武力。这如俗话所言:“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外来的“横财”,是消除国内两极分化、弥合国内阶级矛盾的重…

Read more

评说王绍光先生的《重新找回阶级分析》


 

  《察网》登载着王绍光教授的一篇文章:《重新找回阶级分析》,说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观点,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人群进行分类,但是,作者强调不是为了重启阶级斗争,而是“认清新形势下的基本社会构成,确认什么是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梳理各阶级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源,寻求缓和阶级矛盾的途径,防止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站在阶级立场,运用阶级分析的理论武器,却又憧憬缓和阶级矛盾以防止对抗,这怎么看都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吧。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不就是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通过谁拥有生产资料,谁不拥有生产资料来界定谁是剥削阶级,谁是被剥削阶级…

Read more

帕累托最优新探 ——揭秘人类社会运行的一般规则


  前言:

  帕累托最优,也称帕累托效率,是考察社会运行状况的一个指标体系,是构成当今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从这里入手,辨析其真伪、探究其赖以成立的条件和路径,将会打开经济学、财政学的新局面。

  内容摘要:

  作为构成当今主流经济学、财政学的重要概念和相关理论,帕累托最优因其自身的局限和不足而受到各种质疑。帕累托最优的实质是所有个体的效用最大化,得以成立的条件和路径是权利平等法则下的公平观以及动态资源下竞争与平分的平衡,重塑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

  动态资源权利平等公平竞争平分平衡

  正文:

  人类自从来到这…

Read more

动态资源论 ——社会运行密码新解


  引言:

  人类自从诞生在这个世界,其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资源。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纠纷、群体和群体之间的冲突甚至战争,归根结底,都与资源有关。从资源入手,是破解社会运行密码的不二法门。

  迄今为止,对于资源的认识,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一种是自约翰.洛克以降的自由主义,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前者认为资源是无限的,竞争是人与人关系的永恒主题;后者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公有制代表人类的绝对正义。笔者自少年时起,就发现了现有理论与实践的抵牾,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创立了《动态资源论》。

  内容摘要:

  资源既有生产单元饱和(有限)的一面,又有生产单元不饱和(无限)的一面。生产力的革命性,决定了资…

Read more

范跑跑与酱油男


范跑跑临危先逃的行为遭到了人们的口诛笔伐,范跑跑为自己争辩,他有他的理由。这应该算是我们社会里具有典型案例意义的一件事,看到人们为这件事纷纷攘攘,我的头脑里却浮现出另外的许多画面。

贪污腐化者的嘴脸;

地震来袭,房屋轻易垮塌,而吞噬无数学子生命的豆腐渣工程制造者,当时一边数钱一边窃喜;

即使在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的灾难里,在群情激愤、万众瞩目之下,也不乏利用职务之便见便宜就粘之徒,见缝插针的巧取豪夺;

让我们把视角稍微转开,你会看到:

交通肇事者跑了,救人者却反被诬;

抢劫正在发生,路人视而不见;

落水者疾呼救命,围观者一片冷静;

最近,又见凶险报道,广州“锤头帮&…

Read more

谈儒家文化的产生及其他


 原始母系社会是不会产生儒家文化的。原始母系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相对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稀少的人类,资源无限丰富,人们处于自由竞争的状态之中,没有哪个人或者集团有能力独霸天下。这种生存环境和条件,自然产生的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文化,也就是体现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除了能维持基本的生存,产品有了剩余,而且达到了个人或者集团能够把相对范围的资源踞为己有的地步。这种在自由竟争中对资源占有逐渐获得优势的强势力量,加上源于人性中的自利性,就产生了排斥他人来竞争和平分,从而长久拥有一定范围资源的主观意识。他需要让治下的人们承认他的占有资源的权力,他要把人们纳入符合这种需求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