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曹喜斌

曹喜蛙,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诗人,互联网哲学家,2007中国旅游新锐传播奖获得者,日本东亚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大学生旅游节执行主席,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特邀嘉宾,互联网起哄理论创始人。著有畅销书《和明星去旅行》(获2009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图书)《赢在互联网》等。现任《环球游报》总编辑。

浅说郭桢艺术的波粒二象性与起哄美


 浅说郭桢艺术的波粒二象性与起哄美

文 曹喜蛙


关键词:

量子艺术  

波粒二象性 

后卫艺术 

起哄美


郭桢是20世纪晚期至21世纪初期二十年崛起的世界女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之一,是华裔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硕果之一。郭桢艺术近年被年轻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开始关注,她在艺术上的成就,对年轻的艺术家理解艺术有不同的参照,尤其对女艺术家群体在个性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同构性,有独特的研究意义。

波粒二象性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

Read more

量子艺术命名的时机与后现代艺术现实的推动


 量子艺术命名的时机与后现代艺术现实的推动

文 曹喜蛙


今年4月的时候,策展人说要搞个综合艺术网络展,要我在前面写一段话,要的还挺急,我也没有多想,就给她写了类似展前语那样的话。后来她又说,让我给她想个展览的名字,要的依然挺急,我就想了现在这个名字“首届量子艺术国际网络展”。这个策展自然显得有点仓促,本来应该先定展名再写展前话。

量子艺术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量子”这个词,一个是艺术这个词,而艺术这个词特定指当代艺术,这两个词语组成一个新词当下有特定的能指和所指的独特意义,不是瞎组合的,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Read more

艺术不一定能拯救世界,但却能使你的灵魂超脱


艺术不一定能拯救世界,但却能使你的灵魂超脱

——香港巴塞尔及北京当代艺博会市场分离后记

文 曹喜蛙

三年疫情之后世界当代艺术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分离,这种分离有意识形态、地缘政治、通货膨胀、就业压力、生存压力、AI应用潮与科技伦理等等的问题集合,带来一系列的机会与问题,需要精英阶层的积极思考。这里就香港巴塞尔和北京当代艺博的观察,对当代艺术市场做浅层次的新思考与分析。

当代艺术也有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尽管当代艺术是所谓无用之用的生产,但这个生产还是不同于纯生活化维持生命硬的物质生产,偏向于精神层次提升软物质需求的生产,实际上这也是所谓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它是现代…

Read more

曹喜蛙:给年轻朋友,樱桃树下,年轻时想过自杀


 诗 五 首

诗 曹喜蛙

这几年,只能看新闻,看新闻,看新闻,哪里也去不了,五、六年了,几乎没有去过社区外边,除了去医院。 ——康复中题记

 

1、丁香一样女儿

 

一个北漂姑娘

消失在人海中

 

花儿样的年纪

丁香那样芬芳

 

雨天去了上海(备注)

为了那个梦想

 

北漂变成沪漂

舞的依就丁香

 

北京跳到上海

幽怨一样幽长

 

帝都漂到魔都

让人牵肠挂肚

 

丁香不懂姑娘

蝴蝶却懂衣香

 

丁香一样女儿

会带花…

Read more

北漂诗篇第六卷《思乡》出炉的前前后后


 北漂诗篇第六卷《思乡》出炉的前前后后

文、曹喜蛙

北漂三十多年了,可以说说我的诗了。

诗是有技巧的,但更要有生活,否则全是诗的技巧堆砌,那跟新华词典差不多了。

当初来北京,就是奔着当诗人来的,但当我到北京后,才发现其实我什么都不懂,甚至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后来我就彻底不投搞了,写了东西就扔到那,不管它是不是个东西,让时间考验它吧,先好好过活吧,于是就埋头当了多年媒体人,除了上班出差,很少与各种圈子打交道,直到某一天忽然觉得有点太南辕北辙了,就辞职当了独立学者,准备写点东西。

在北京三十年,一开始那十年回家的次数还多一些,那时父母还在,几乎每年春节都会回去,那时只是想如何…

Read more

做艺术家是这一生最好的归宿—分崩离析的世界与在地现实


 

做艺术家是这一生最好的归宿——

分崩离析的艺术世界与在地现实的磨难人生

文 曹喜蛙

三年疫情过去,世界开始慢慢解封,曾经的全球化、地球村在一种新冷战的意识中已彻底化为泡影,尽管互联网有一个虚拟无边的畅想,但现实却是隔离的,让大同世界眼看就要实现的那一刻,又退回到冷战灰色的年代,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诗和远方都只是此刻的当下,让家又变成远方,让距离还是距离,即使有高铁、飞机、飞船,却仍然没有到达,而且老之将至,且眼看落地生根。

当代艺术曾经先锋、前卫,但艺术家自己已经老了,日日徜徉在网上、手机里、群里,购物不出门,圈子已经封闭,电视不看,报刊倒…

Read more

惊蛰 丁秋发个展——元宇宙艺术的新算法


 

惊蛰 丁秋发个展

艺术青涩的回忆

 

丁秋发青涩的回忆

丁秋发青涩的回忆

 

丁秋发青涩的回忆

 

丁秋发青涩的回忆

丁秋发青涩的回忆

 

元宇宙艺术的新算法

——围观深圳数字活动

文 曹喜蛙

 

年轻时

在魔都

混江湖

当枪手

 

不管多大的大老板

阿拉都敢瞄

 

准头

越来越准

一枪准

毙命

 

为了活命

谁的命

都不当命

何况阿拉自己?

 

Read more

曹喜蛙:当代隐士戴东昌的艺术语言转换——超弱主义艺术浅析


 当代隐士戴东昌的艺术语言转换

——超弱主义艺术浅析

文 曹喜蛙

 

现在做个隐士会是个什么模样?

一定是不堪入目。除非你在国际或中国宇宙空间站旁搭个茅草屋,否则你千万别说你是个隐者,什么年代了?你不读书,不看科学前沿报告,不知道5G,不知道智能机器人,冥想即使能通神但也不能卖一张魔术剧场的票,玄谈还不如那个互联网算卦的,跟个骗子差不多,不是混不下去就是刚刚存在硅谷银行的几十个亿取不出来了,倒闭的前一刻还是亿万富豪。

当然,如果是个隐士艺术家,可以另当别论,说不定明天就有一幅作品上拍过亿,这个都保不齐。现下,我这里就遇到一枚当代隐士,说…

Read more

舞台剧《归去来兮》能否挑起元宇宙的“艺术大战”?


 舞台剧《归去来兮》能否挑起元宇宙的“艺术大战”

文 曹喜蛙

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舞台剧目《归去来兮》,由出品人杜晓渡、总导演张弓惊、制作人程黛雄、导演刘科汉、演员刘俊华等出演,日前亮相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

这部以元宇宙为题材的舞台剧,从观众一进剧场就能感触到迎面扑来的融时代的体验,数字化的设计无处不在,多媒体的搭建显出无穷魅力,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营造陶明渊的归去来兮意境,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很大的悬念,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舞台剧《归去来兮》剧照  摄影 塔苏

舞台剧《归去来兮》剧照  摄影 …

Read more

黄婉秋肖像——她是南国红土泥捏的


黄婉秋肖像

文 曹喜蛙

她是刘三姐
广西的刘三姐
她就是一代歌仙
——黄婉秋

她是天上
凌空飞来的歌仙
是上天分派
给广西的金牌

广西是歌的世界
广西山水有灵气
广西也是中国
天地间的一团和气

黄婉秋,天地间
凝固的一股灵气
她曾经有血有肉
像你我的一个人

她是女娲
塑造的女人
她是南国
红土泥捏的

她经过了
金丹炉的炼制
她是光与影
纠缠的量子……

2023/3/7于北京月牙殿


电影《刘三姐》剧照

表演艺术家黄婉秋

黄婉秋与作曲艺术家雷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