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肖六亿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水资源经济学 E-Mail:[email protected]

劳动力流动、物质能量循环与地区经济差距


要:初始的地区经济差距引发了劳动力自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伴随人才“渗漏”的“劳动换工业品”的物质能量循环。这个循环正在催生一个新的分工格局:东部地区演化为工业品的生产中心和经济中心,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人才输出地、生产要素提供地和工业品的消费地。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所形成的这种分工格局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因此,要缩小地区差距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人才渗漏 物质能量循环 新的分工格局 地区经济差距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

Read more

市场结构差异与价格传导关系断裂


  要: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断裂,引起经济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本文认为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受阻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结构的差异,即生产资料市场是垄断性的,生活资料市场是竞争性的。这种市场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上下游价格传导关系断裂就成为一种正常现象。

关键词市场结构;价格传导关系;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一、价格传导关系受阻及其代表性解释

始于2003年的这轮经济增长使价格传导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1]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远远大于下游产品价格涨幅,上游...

Read more

本轮经济过热的起因、传导机制和后续效应


本轮经济过热的起因、传导机制和后续效应

至于这次经济过热,我认为政治经济周期是诱因。

有人说,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是投资的快速增长。但是,我要问他投资为何在此时快速增长?中国的投资一直快速增长,为何仅于此时出现高速增长?这些问题的答案表明,投资过快不是根本原因,投资只是一个内生因素。

政治因素是外生的,也是这次经济过热的根本深层原因。2002年十六大的召开和换届,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种政绩冲动,地方冲动更强烈。另外,分税制激励地方以发展本地经济为最大目标。因此,全国上下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地方开始建设形象广场,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的建设。这些建设的投资由政府注入或政府担保的私人资金...

Read more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


摘要: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共存。在此背景下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思路有两条:一是在现有用水效率和水资源浪费状况下,兴修大型调水工程人为增加水资源供给,缩小供求缺口;二是在现有水资源供给条件下,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压缩水资源需求,实现供求自然平衡。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我们发现提高用水效率、压缩用水需求的方式更优。但是要真正提高用水效率、减少用水浪费,就必须实现水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形成以水权管理为核心、以水资源市场化配置为目标的需求管理方式。

关键词:黄河流域  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配置方式  成本收益分析

 

...

Read more

刘福垣:陈东琪:当前经济形势与对策建议


一、经济延续“温和向下”趋势,但仍为快速增长,全年预计增长9%左右,与“潜在增长”大致吻合。
  单看1-2月份的数据,还难以对今年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做一个全面评估,但将实地调研所掌握的最新情况结合起来,大致可以得出一个趋势性判断。
  总体看,当前经济运行延续去年以来的“温和向下”趋势,有的指标略有加速,有的指标略有减速,但都没有出现极端倾向,行走在宏观调控的“目标区间”以内。上半年GDP增长仍将超过9%,下半年可能略微低一些,但全年还可以实现9%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既明显高于“...

Read more

刘福垣:中国经济没过热 切勿逆向调节


在连续三年GDP10%左右的增长之后,许多人都认为今年的增长速度一定会降到9%以下,而第一季度增长10.2%,使他们大跌眼镜。于是,热的呼声渐起,宏观政策趋紧。而从发展看运行,当前的经济运行根本没有热的迹象。
  热,只是人们的一种感觉,是心理预期和现实矛盾的产物,是温度计用错了,把华氏当作了摄氏。
  从发展看运行,我国生产方式的转化需要创造几个亿的就业岗位,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之前,经济是热不起来的。如果说经济有病也决不是冷热病,而是分配病、发展模式病和增长方式病。一个国家一方面认为产能严重过剩,银行里还有9.8万亿的存差,另一方面又担心经济过热,这是一种不可思议、莫名其妙的逻辑。
 ...

Read more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要: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引发了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劳动力的这种流动强化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弱化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城市化的地区差距与劳动力流动之间产生了正反馈效应。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路径和打破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城市化  工业化  地区差异

 

一、提出问题

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之一是造就了城市化的兴起。城市化包括多层含义,但它的最基本的内涵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一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工...

Read more

樊纲: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误解


樊纲: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误解

 

20060508

  高增长与通缩阴影
  2005:高速增长及其背后因素的分析
  ●投资的增长速度高于预期,全年是25.7%
  ●消费强劲增长,达到12.9,属于历史上较高的时期
  ●贸易顺差增长300%,达到1019亿美元
  ●但价格逐步趋于下降,9月,零售物价指数曾经到0,随后两个月在0左右徘徊;消费品价格也在走低
  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是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经过调整之后,GDP增长率是9.9% 这个增长背后的一些因素需要分析。
  投资的增长速度尤其高于预期。原来预计,投资增长可能会降到22%23%...

Read more

李剑阁:工资、就业与效率的权衡


李剑阁:工资、就业与效率的权衡

 

20060516

  政府应该保障公民就业的基本权利,但对工资水平不一定做出硬性规定
  各国政府对就业市场的干预和监管,不管是想保护劳工还是要扩大就业,一般都是出于好意。但是现代经济极其复杂,其中某些政策动机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往往不符合人们的直觉和常识。所以尽管有些举措十分必要,但决策和实施必须特别小心,否则可能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政府是劳工利益的保护者。不过,并不是政府干预越多,劳工得到的利益就越多。事实上,政府过度干预往往会损害劳动者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一个典型案例,是1947年印度通过的、试图让大型制造业的工人拥有更...

Read more

名义价格粘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摘要]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货币供给作用于总需求,第二个环节是总需求作用于产出。在第二个环节中,需求的变化能否引起产出的调整取决于名义粘性的存在性及其强弱。名义粘性包括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工资粘性的存在有助于价格粘性的形成,价格粘性是货币产出效应产生的微观原因。中国的产品市场在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具有一些特质,因而价格粘性很强并且形成的微观原因很特殊。极强的价格粘性保证了货币政策在第二环节的效果。这一结论为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也为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找到了方向。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