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东

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著有《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1986)、《审美文化的兴盛与失落——以中国宋代为案例》(1989)、《浮世绘》(1996)、《刘东自选集》(1997)、《理论与心智》(2001)、《道术与天下》(即出)、《用书铺成的路》(即出)等,以及中英文论文数十篇,编有《中华文明》(1994),译有《马克斯·韦伯》(1987)、《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1988)、《卢梭·康德·歌德》(1992)、《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1995)、《中国食物》(2004)等。同时,他还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帕米尔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客座教授等。

晚年梁启超


电视片《回望梁启超》一共5集,我一直耐着性子守到最后,才发现它在轰轰烈烈地表述完戊戌变法、再造共和与巴黎和会之后,竟如此虎头蛇尾,只马马虎虎用了几段趣闻轶事,稍微搪塞了一下梁启超的后期——而这偏巧就是他来到清华国学院的那段岁月。真可惜,主持片子的老朋友怎么没想到拿着话筒来访问我,不然我会对着镜头告诉他:梁启超的后期是何等辉煌,而且还有可能更加辉煌!

 

创作于1919年的《欧游心影录》,是梁启超朝向后期发展的转捩点。事实上,正是在这本书中,借助于他刚刚拓展的世界眼光,梁启超才在价值观念上,明确获得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转折,从而不再笼统地把西方的每一步发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