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白彤东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民族国家是否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天下体系与未来世界秩序


纪霖教授是在自由主义者里面比较同情儒家的人,我们有过很多对话。我自己也写过文章论述儒家的新天下体系。据我理解,他的新天下主义有三个核心的观点。

第一,是通过去中心化、去等级化超越中国传统的天下主义。这跟以前的天下主义不一样,以前天下主义是中心化、等级化的。这里直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差等的天下体系跟以前的天下体系还有多大关系?没有差等的天下体系跟自由主义的世界主义这种体系还有什么差别?在我看来几乎就没有差别了。

第二,是吸收民族国家的主权平等观念。但是,主权平等恰恰是民族国家体系里的一个大问题。

第三,是通过共享的普世价值,承认某种普遍性,从而超越国家,而不是通过一个...

Read more

死记硬背不是问题,关键是你背啥内容


  核心观点:

  ●我们现在理解的很多现代性的东西,比如平等、自由、主权国家这些特征,都可以在秦朝,甚至两千年传统政治里找到。

  ●民有、民享,这都是儒家可以接受的。儒家不能接受民治,而认为要精英治国。既要有民意充分表达的机制,又要有精英根据表达的民意做出政治决定的机制——这套混合政体若实现,会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贡献。

  ●所谓中国的死记硬背、应试教育,并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反而是长处。关键在于,你记背的是什么内容。

  澎湃新闻:您在美国已拿到终身教职,为何会选择回国教书呢?

  白彤东: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当时教书的大学是一个地区性的好大学,大概...

Read more

自由的道家?


  中国百多年的反传统,法家被当成两千年“封建专制”之源,甚至是为文革背书的学说。儒家被当成专制的帮凶。因此就有人把墨家和道家抬了出来。墨家的平等思想、兼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式的国际主义)、尚同(通过天下共同之政权来推动天下之人去私为公)、节用(我记得自己77年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开会选举大队长,但候选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于是受过很好的文革后期“教育”的我把选票投给了台上候选人中补丁最多的女孩)等等,比传统中其他各派,恐怕都更与文革背后的思想接近,虽然这不是说墨家会全面支持文革——毕竟文革...

Read more

一个老右派对新左翼的感想


当初还在波士顿求学的时候,2000年前后,我遭遇了一位在哈佛燕京访问的中国的“自由主义”学者。在我对他的“自由主义”有所微词之后,他迅速地给我贴了个标签,“你是个新左派!”我回应说,“不不不,我是个老右派。”这么说,一个是调侃他的标签,一个是因为,我自己倾向儒家的政治哲学,而我理解的儒家,在对平等的态度上,在对革命的态度上,都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右派,并且孔子很老,所以老右派也不全是玩笑。

不过,当时在中国轰轰烈烈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争斗,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用词首先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中国的...

Read more

一个期望:儒学拯救世界


  小时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看《小灵通漫游未来》,被告知在2000年的遥远未来,不再有天气预报,而是天气通报,比如下午4点下雨,清洗街道,很是心向往之。但在离世界末日还剩几天的2012年年末,想起这些,觉得有些荒唐。因此,这里的“儒学拯救世界”,不是预测,而是期望;不是描述,而是给世界提供个“应该”的图景。

  既然都要拯救世界了,那我们先要明白儒学之所指。在致力于复兴传统的学人中,一派的观点是,西方自由民主乃是基于西方文化,而中国之文化乃儒教,故中国不能实行西方之制度。经历了百多年对传统的践踏,中国还有多少传统剩下,剩下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