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君貌

认为一个读书人,不应过于关注个人的荣华富贵.而应有对真理的赤诚热爱,应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及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应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他还担负着向整个社会传播真知的使命.不认为自己比任何高官显贵低多少.也不认为自己比平民百姓更为高贵.认为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靠良心,公正,自由,和对真理的热爱. 最大的向往是做一个自由的世界公民,与世界每一个民族的每一个民众,摒弃敌视和成见,在同一片蓝天下,以兄弟姐妹相称。

2012年网上微博精选(之一)


1,平湖秋月:强奸的没事?怀孕的有事?杀人的没事?被杀的有事?贪腐的没事?反腐的有事?有罪的没事?揭发的有事?耍流氓的没事?被耍的有事?不作为的没事?上访的有事?犯法的没事?起诉的有事?强拆的没事?抗拆的有事?剥削的没事?抗议的有事?污染的没事?被污染的有事?出事的没事?说事的有事?
2,温云超:负面来说,2012年中国毫无疑问是薄希来年。所有权力的肮脏与不堪,所有现实的无稽与荒谬,所有统治的无耻与下流,所有政治的谎言与欺骗,都在他身上以及他背后的体制上,表现无遗
3,英国大学评出父母心中孩子必读的十本好书.2000名成人参与了该项调查,揭露出他们心中认为下一代必读的书目。1.《圣诞...

Read more

二十世纪中国十二位文化伟人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世纪,都会涌现一些文化伟人。我这里所说的文化伟人,不但是指文化研究上有重要建树,而且是在人格上正直善良、有博大的爱心。这些文化伟人,外可以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伟人争辉竞艳,内可以哺育本民族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在生活水平的艰辛中得到鼓舞,使他们不至于为物质的诱惑所俘虏,而始终把精神事物的热爱置于人生顶重要的地位。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名人是谁?是金庸,琼瑶,余秋雨?是张艺谋,冯小刚,葛优?不是。他们不过是市场经济刮来的一阵浪潮,虽然偶尔也会被风浪掀到高处,但缺少自己的底力,终于会被生活扔回谷底。

我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伟人的崇高荣誉,献给以下人物:瞎子阿炳,食指,梁启超,徐志摩...

Read more

市委书记说:腐败被查是因为内部不团结


兰州市委书记、市长等70多名官员被卷进腐败大案而落马后,新上任的市委书记陈宝生在履新讲话时说:“兰州之所以出这么大问题,是因为这个圈子内部不团结。”——这还真巧了,前段时间听说某地有个偷窃团伙,由于内部分脏不均,其中一个一气之下到官府投案,最后被官府一窝端了。 世间情形大抵如此!

——————————————
网友评论:
潘石屹: 啊!是内部不团结。.

熊-...

Read more

本届人大快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制定法律


目前处于换届之际.党组织的换届,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人大,政协,以及国务院机构的换届,却尚没有完成.
在这个阶段,换常理,无论是人大,还是政协,以及国务院,都不会制定重大政策或法律,而是将重大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交给下一届人大或政协.
公民网上言论自由,应该是国家重要法律.这种法律,与其它方面的法律,如婚姻法,物权法,民事诉讼法,都是十分重要的法律.是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按常理,这样的法律,要么是本届人大前两三年,就应该制定,并为比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尤其是广大网友的意见.要么是等下一届人大建立之后,才制定.
可是,这次却没有这样.在雷政富事件暴光,以及张辉...

Read more

我的教育经历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圣经.马太福音》


一、1988年9月。分配到一所山村中学,任教高一、高二的政治课,兼高一班主任。最初一个月的高一政治课教学,居然是完全不理会教材,自编讲义,进行讲解。认为现有教材缺陷太多,不是育人子弟,而是误人子弟。

二、与学生住同一座宿舍楼。一位高三学生,住在校外,因楼墙垮塌,医治无效而死。不时听到高三学生,唱着感伤的歌曲,其中包括迟志强的歌曲《愁啊愁》。是对死者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如果是今天的学校教育,学校一定会努力把学生的精力引到学习,使学生连表达这种心灵感伤的...

Read more

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的告诫


 


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新来教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helli...

Read more

毛死后,民众便纷纷扔掉毛像章和毛语录


我向学生授课时,讲到一点,我们的平民百姓,根本就不爱毛,根本就对毛毫无尊敬之情。
我说:文革年代,许许多多老百姓家里,都有毛语录,也有毛像章。毛语录往往有一两本以上,而毛像章则更多,往往有好多枚,大小不一。毛死了之后,政府没有规定老百姓一定要保存这些语录和像章,也没有规定老百姓不得保存这些语录与像章。如果老百姓热爱和尊敬毛,他们就会选择保存这些语录与像章,作为纪念。
但是,民众不约而同做的一件事是,毛死后,他们纷纷扔掉这些毛语录和毛像章:有的把它扔在垃圾沟里;有的当做废烂,一公斤两三角卖掉。在农村,有不少农民,把毛语录,当做擦屁股的纸。
就这样,仅仅数年过去,原来比比皆是的毛语录和...

Read more

“清谈”与“实干”,并不是对立的


有一段时间,人们热衷于侃大山。“十亿人民九亿侃,还有一亿在发展”,这是当时的情况。实际上,这是情况是正确对待的,一是言论自由,文化水平也逐渐提高,使人们对参政议政的兴趣越来越浓。同时,社会不公现象越来越多,使人们感到不满,物不平则鸣,人们不能不通过侃大山,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科技发达了,互联网上的言论越来越多,这种言论,可以视为新时代的侃大山。

面对这侃大山,不时听到一些人发表相反的言论,较典型的一种说话,是“清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们的“干”,不能是盲目的,而是在人的观念指导下的。如果没有&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