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众多企业面临成本上涨,业绩下滑、库存陡增、客流量减少、单店赢利能力下降、终端不动销等方方面面的压力。
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几乎每天都如履薄冰,任何一个营销策略上的失误,都可能将企业推入深渊。生存还是死亡,是每家企业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反思原有渠道模式
传统渠道VS现代渠道。在通路终端化的趋势之下,很多中小企业加大了在现代KA渠道的投入,这也难怪,一方面,作为现代渠道的代表,KA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KA作为品牌宣传的阵地,可以为通路招商提供品牌背书。
不过,KA本身也充满争议。且不说其各种费用令...
作者文章归档:张枫

中国杰出营销人最高奖“金鼎奖”获得者
中国食品产业创新奖“金牌职业经理人”
中国新食品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中国营销传播网专栏作者
后扁平化时代,企业还能做什么
当下,渠道的扁平化建设对绝大部分企业营销战略而言,是重中之重、大势所趋。
很多一线品牌的渠道扁平化建设,在短短的几年内,已经完成由省会城市、到地级市、再到县级市三级渠道下沉,从2010年开始,更有一些企业将渠道下沉到乡镇,甚至是乡村为单位,开发出一级经销商,其速度和扁平化建设的决心令人咂舌!比如海天、太太乐在这方面都是佼佼者。而与此同时,很多二三线品牌也不甘寂寞,积极跟风,大谈阔论渠道扁平化的重要性并积极实施。
为什么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做这项工作?其实很简单:
1.企业在原有渠道销量的增长上遇到了瓶颈,寻求销量的持续增长。
2.渠道为王理念的影...
"借势"成"借失"--调味品品牌与单品依存度的另类解读
调味品在品牌与产品的支撑上很多时候是有排他性的,有时甚至是一一对应的,这不是绝对的,但有着其普遍的代表性,举例如下:
我说出下列品牌,你会想到什么产品或产品品类:
福临门、太太乐、海天、恒顺、老干妈、小康
如果您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对调味品有一般性的了解,上述问题您想到的对应产品品类应该是:色拉油、鸡精、酱油、醋、豆豉酱、牛肉酱。
反之,提到上述产品品类,您想到的应该也是上述对应的品牌,
虽然,福临门也有辣椒酱、太太乐也有味精、辣酱,海天也有辣酱等其它单品、恒顺也有酱油、老干妈也有其它酱制品,小康也有剁椒、豆豉类产品。
其它...
过度包装,创新还是不归路
任何一个产品在市场流通,都需要一款包装,就像人出门要穿衣服一样,而产品包装除了实现其包装的基本功能外,还对产品的营销推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企业营销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相信绝大部分企业对包装的创新投入不遗余力,特别是这几年,产品的包装形式花样繁多、对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行业甚至到了几近苛刻的地步,企业间互相攀比包装成本和精致程度。由此,过度包装应运而生,很多商品的包装成本远远高于商品自身成本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包装除自身功能外对营销的推动作用呢?到底产品需不需要过度的包装呢?产品的包装应不应该回归到其在产品中的真正使命呢?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