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瑾

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

金融监管的必要


  金融市场充满信息,如何辨别信号以及噪音,是专业人士的主要技能。这并非易事,事实上,充斥媒体头条与人们大脑的,多数情况是噪音。

  新的一年对于中国颇为戏剧化,在熔断机制退出以及A股暴跌各类消息之下,中国成为世界关注要点。即使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之上,中国官员方星海的发言也引发国内外诸多关注。

  方星海的身份,除了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大家更为看重其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所谓中财办)成员身份,外媒更多将其视为领导核心的经济顾问。除此之外,英文流利、为人和善以及乐于沟通等因素,也使得方星海成为本次冬季达沃斯的明星,这也反应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政策加大透明度的渴望。尽管如此,就像拼命...

Read more

2016中国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如墨菲定律所言,凡是可能出错的地方都会出错。

  中国A股开年交易刚4天,就出现四次熔断两次提前关闭,1月7日更出现了全天交易总时长14分钟即告终市,创下A股历史记录。中国证监会在一片愤怒指责之中,熔断机制在1月7日晚上暂停使用。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主角莱纳德要做一个手术,另一位主角,一贯令人头疼的谢尔顿觉得手术危险而有害,他赶在莱纳德手术之后第一时间见他,只是为了说一句“我早就告诉你了”(I told you so)。现实中,扮演谢尔顿的这样角色压力重大,我也讨厌以事后诸葛的姿态批判熔断机制,但是在熔断机制推出时刻,身边不少市场人士对于...

Read more

万科宝能之争:如何做一个体面看客?


  如同岁末的满汉全席,中国房地产巨头万科与宝能系资本关于控制权之争,满足了不同食客的饕餮之欲。

  据说满汉全席集合宫廷菜肴与地方风味,兼备扒、炸、炒、熘、烧等,口味包容咸甜荤素,而“万科争夺战”这场岁末资本大戏之中,专业财经与娱乐小道齐飞,政商关系与市场阳谋共舞,名人八卦与土豪公司互撕翻腾,这则新闻中的名、钱、权、谋各色元素聚集,赚足眼球效应,让各色人等都能从中取一瓢饮。

  12月,双方争执进入中局。 宝能在香港交易所显示万科停牌前宝能系再买入8196万股,而万科在2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从哈...

Read more

万科遭遇野蛮人,一切只是开始


一块钱永远是一块钱,无论是在皇帝还是乞丐手中。

这本来经济学最为民主也最为人道的一面,然而,在中国近期一场资本大战中,收购方的金钱却饱受被收购方的诟病,被批信用不够。面对“宝能系”(市场对于前海人寿、钜盛华、宝能集团等关联公司统称)的收购,继给出“入室的野蛮人”的评价之后,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近期还喊话“不欢迎”。

一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与一家风评可疑的资本,在2015年岁末正面碰撞。舆论战而言,前者已经占得先机,然而一切只是开始。后者已经持有万科股本的22.45%,超过原本的第一大股东华润,打破了万科多年的股权平...

Read more

万科遭遇野蛮对话


  一块钱永远是一块钱,无论是在皇帝还是乞丐手中。

  这本来经济学最为民主也最为人道的一面,然而,在中国近期一场资本大战中,收购方的金钱却饱受被收购方的诟病,被批信用不够。面对“宝能系”(市场对于前海人寿、钜盛华、宝能集团等关联公司统称)的收购,继给出“入室的野蛮人”的评价之后,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近期还喊话“不欢迎”。

  一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与一家风评可疑的资本,在2015年岁末正面碰撞。舆论战而言,前者已经占得先机,然而一切只是开始。后者已经持有万科股本的22.45%,超过原本的第一大股东华润,打...

Read more

中国转型为何需要诺斯思想?


  知道诺斯去世消息的时候,我正在山中休假,迷迷糊糊之间,心头默默一惊。时间不会因谁的伟大而停滞,但思想确实可以超越眼下。诺斯或许到了人人引用而不必去读的经典之列,但是他对制度和经济史的思考令我永远受益,历史始终能给人智慧和反思。

  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享年95岁。诺斯出生于1920年,获得诺奖时已经年过七旬,可以说名满天下,但纵然他位列经济学神殿,却一直保持学习心理学等各类新知,直到九十余岁还继续著述。

  每当有经济学大家逝世,总有人谈及这位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的启发、建言以及期待等等,其实多数国际经济...

Read more

需求端,供给端,还是改革端?


  就像太阳之下的雪花终将融化,一切魔力终究有期限,经济也是如此。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两三年前,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八”尚且是主流观点,如今,即使中国高层也认可中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强调“供给侧改革”,民间更是各种拥抱供给经济学呼声。

  “供给经济学”近日骤然大红,但这一名词其实对中国学者而言并不陌生。中国经济学家的中坚力量,多数是在1980年代出国接受经济学教育,当时英国和美国都是新保守主义全盛时期,从撒切尔夫人到里根总统,供给经济学是彼时时代潮流。...

Read more

人民币加入SDR:一场事先张扬的爱情


据说中国的毛主席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如今,考验人民币和SDR之间是否存在真爱的时机似乎到了。

在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关于人民币是否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的来回反复,虽然没有一百零一次的求婚那么夸张,也足以占据财经头条多次。人民币早在2010年也曾追求加入SDR,随后围绕着人民币是否算“自由使用”,IMF多次发布不同口径的声明,最新一次则是201511IMF总干事拉加德的一锤定音,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要求,因此建议执董会认定人民币可自由使用。

如果不出意外,在本年度的一篮子货币中会加入...

Read more

“十三五”:神曲中的中国梦


  “What? Shi san wu,shi san wu,shi san wu……”

  中国“十三五”规划出台之前,新华社“十三五”神曲已经在网间流行,在颇有波普意味的反复中英顺口溜“十三五(Shi san wu)”中,主要就是对外传递一个信息,“十三五”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纵然前段时间资本市场几度热炒“十三五”亮点,多家机构也轮番出台“十三五干货”,但直到五中全会闭幕后...

Read more

人民币保卫战:量与价的双重博弈


人民币重新成为焦点。

 

近期官方有继续收紧趋势,外管局要求自201611日起中国境内银联人民币卡每卡每年在境外累计取现不得超过等值10万元人民币,澳门等地风声鹤唳。与此同时,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干预痕迹也从在岸市场衍生到离岸市场,两岸市场价格差距暂时缩小。至于民间,则是各类聚会中重复要不要换美元的询问,“土豪'们交流多是钱已经出去多少的话题,连深陷“撤资跑路”传闻的首富李嘉诚也架不住舆论之口,近期正式回应。过去一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流失数千亿美元,8月更是有机构最高估算单月流出1500亿美元。

 

回顾人民币汇改十年之路,人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