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魏洪驰

魏洪驰
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某会展传媒公司,担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会展总经理,曾成功组织首届江苏酒类及副食品交易会、2004南京国际车展、2005南京国际汽车展,2006南京国际汽车展,2007南京国际汽车展。
曾担任2008中国(南京)国际城市交通展览会项目总经理;
2008苏中(南通)国际汽车展览会项目总经理;

会展人的几大特点


做会展行业六年多了,期间有过几次打退堂鼓,真想不干这行了,但是最终还是舍不得,于是,跌跌撞撞的走到了今天,还是一名不算称职的会展人。

总结了一下,做会展的有“四快”:说话快、吃饭快、走路快、睡觉快。从这四点上看,会展人就够辛苦了,有时候开展前几天甚至连续几个通宵,吃饭也是一杯水一块面包可能就是一顿午饭,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做一个展会的成就感是比较强的,当初我做车展的时候,开展前的晚上巡查现场的时候,我都会做一个动作,张开双臂,大喊一声:大好的江山啊!那种成就感真的很强,尽管那时候我已经接近油尽灯枯。

我每次招聘人的时候,第一就提出来做会展很累,然后我的要...

Read more

展会深度合作的探讨


全球经济危机并没有过去,对会展行业的影响依然存在,很多办了多年的展览会都不得不取消或者缩小规模,于是,探讨新的合作共赢模式尤其显得重要。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很迅速,展览馆如雨后春笋般的急速落成,而且密度之大,亦为世界之最,同时也是我国成为世界上展览馆面积最大的国家,但,这不等于我们是展览强国,不等于我们在世界展览市场上的领先地位,相反,很多问题凸显,杂乱无章的组展公司和严重吃不饱的展馆以及迫不得已下的骗展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为什么?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太过于复杂,在这里,我只能简单提点建议,相信能对行业发展有点益处。

成熟展会需要巩固市场、把控资源,部分展馆需要更多的展会入驻,需要...

Read more

二级会展城市的发展困局


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港澳等地算是一线会展城市,其它省会级城市勉强算是二线会展城市,于是,会展行业在二级城市的发展困局日益突出,招展不利、展馆规划混乱、组展公司良莠不齐、从业人员不够专业等等问题尤其突出,尤其是近期一个二线城市混不下去的会展人,到上海后,如鱼得水,这让我感慨很深,我早知道这个人很有水平,但为什么在二线城市发展就是不顺呢?为什么到了上海了就顺了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环境的差异。

首先,作为展览的基石-参展商方面,二线城市吸引各方面的参展商比较困难,除非是区域性非常强的行业,否则谁都不愿意耗费人力物力参加展会,众所周之,参加一个展览会,参展费的花费是很少的,但其它方面如...

Read more

好久没来了,该找个时间让大脑静下来了。


忙忙碌碌几个月,除了疲惫,或许还增添了一点空虚,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回顾起来又发现没有什么收获,或许这就是现代人的困惑吧。

记得上学时候的寒暑假期里,基本上都是窝在床上看书,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脑,只有节目不多的电视机,于是,看书就成了假期生活的大部分,现在还时常在怀念那段日子,那时候虽然活动范围只限于一床之内,但是感觉特别充实,感觉每天都在进步;而现在呢,活动范围扩展到了全国,但是仍旧感觉疲惫,感觉空虚,我不知道为什么。

是该让大脑休息一下了,外界的喧嚣暂时先离开大脑,让头脑多些回忆,多些对未来的思考,甚至找出基本尘封已久的书本,再重温十年前的“小窗、听雨、一床明月伴书...

Read more

展览馆的未来发展走向


中国会展业刚刚走进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对会展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展遇阻,内展不顺,部分参展企业缩减开支,宣传开始谨慎,从而导致很多组展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很多老牌展会纷纷缩小规模,或者调整时间,皆为无奈之举。

  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或许真的是大浪淘沙,“省”着为王或者说是“剩”着为王,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对于场馆来说却是严重的打击。

   场馆的成本与组展公司不同,组展公司进展不顺可以裁员,尽量降低成本,但展馆最大的一块却不是人力成本,而是场馆的维护成本,这种支出是固定...

Read more

上海车展参观有感


上海车展在全球汽车行业的瞩目下盛装亮相,对比于之前盛传的东京车展要取消、底特律车展规模缩小等传闻,上海车展给全球岌岌可危的汽车业注入了生机,出席品牌之全、首发车型之多、现场之大气、人气之旺盛、销售之火爆一时无两,这说明 了什么?说明了中国市场的井喷远远没有结束,说明经济危机对中国整体环境的影响不是预期中的大,说明中国的消费理念在危机到来时的抵抗力如何惊人,说明一直标榜的西方消费意识形态的脆弱,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经济危机对全球汽车业是毁灭性的打击,消费萎缩、历史遗留问题巨大致使国外汽车巨头积重难返,纷纷濒临破产边缘,而中国呢,汽车消费才刚刚开始,面对经济危机,...

Read more

团队管理的误区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越来越重视团队建设,而一个好的团队其战斗力的确是非常让人震惊。

说道团队建设,我忽然想到大学里《孙子兵法》课的老师说过一句话:领导者都是孤独的,领导者必须忍受孤独。当时我感觉很经典,看看历代的大人物,无不有此特点。但领导一定要孤独么?

我带一个团队,一共六个人,大家就象兄弟一样,工作分工很明确,但也有交叉,所以能够和谐共处就是最理想的,大家都是年轻人,也好沟通,于是经常出现抢着加班,工作抢着干的情况,我作为领导,大多数时间都和大家一起讨论问题,讨论解决之道,相对比而言很融洽。

一点心得,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了解大家的性格特点,根据性格来安排工作重...

Read more

经济危机的预测


经济危机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经济词汇,大多数企业都在研讨如何应对,也相应的采取了应对策略,如节省开支、裁员、项目紧缩等措施,本人认为,此时爆发全球经济危机不一定完全是坏事。

全球经济泡沫早已经出现,波及到中国最先体现在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高科技项目投资等领域,于是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些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经济危机的来临未尝不是产业进行优化调整的好时机,也是泡沫挤出的好机会,让相关产业进入合理化发展轨道,或许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另一面积极作用。

危机其实也是一种机会,很多企业此时选择了紧缩政策,可是最好的处理危机应该是重新审视行业发展方向,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投融资策略,放长线才能钓...

Read more

关于展览馆发展自办展的思考


据统计,各省都有几个展览馆,很多城市没有会展中心,干脆直接建体育会展中心,成为多功能的集体育比赛、会展中心为一体的建筑,于是,展览馆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展览馆的一个主要盈利指标是利用率,利用率高是展馆,利润方面肯定会比较好,但是全国一年就那么多展览项目,上规模的更少,全国巡回展更是少之又少,那么二线城市的展馆利用率怎么提高?用什么方式促进就成了问题。

很多国内外一线展览城市的展馆自办展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这些展馆自办展的举办不仅仅丰富了展览项目,也大大提高了展馆利用率,据国际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大型展馆自办展比例在30%以上就可以保证全年利用率在80%以上,所以我感觉,作为很多展览馆...

Read more

会展行业的急躁心理


我们是展览大国,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我们不是展览强国,因为没有哪个项目可以放到全球项目中去对比,而每年尽管有大量新项目上马,可是各领风骚一两年的现象却是普遍的。为何?

   浮躁!

   试看国内展会,骗展、拼展现象有多少?数不胜数!很多展览公司就五七个人,一年搞几个项目,几年下来累计也搞了十几个项目,看到哪个行业不错就上马,仓促之间肯定不会有多好的效果,于是第二年就换主题,几年下来,除了累积几个数字之外什么会展资本也没有留下来,为什么?因为浮躁,总以为搞了个项目就能赚钱,如果第一年没有赚钱则转头换主题,从头再来。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