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上午好!很高兴利用今天上午有限的时间与大家一起探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这个问题较为复杂,而且“神预测”犯错的概率也较高,一般在资本市场从事研究的时间稍长一些,假若不是为了去博取“网红”,一般都不愿做这方面的预测和判断,愿意去用结论唱响市场的一般都是“初生的牛犊”。其实,我们所做的绝大多数预测都是静态预测,而且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预测。但经济和金融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系统,未来的任何变化可能都会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资本市场的研究者,工作的年限越长,越...
作者文章归档:潘向东

中国近期经济动态
从人民币贬值、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再到相对较低的货币市场利率,政策稳增长的取向已经相当明显,这主要是一季度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就稳增长政策而言,并非“老店新开张”,而是经济转型与稳增长有机的结合,中长期发展与短期稳增长有机的结合,章法有度,体现了政府在稳增长、促转型方面的政策思路。这一次稳增长是经济托底的需要,并非要形成新的一轮经济上升,这与过去政策刺激的差异较大。
在新的政策之中,京津冀一体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战略意义更加明显。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我觉得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解决当前困扰京津冀地区的雾...
渐进式改革路径下市场出清是一个缓慢过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来计算经济周期,中国已经经历了整整两个周期:第一轮是1978年到1992年,第二轮是1992年到现在。
这两个经济周期中的经济活动所呈现的规律性也高度吻合。1978年和1992年启动改革后,经济都经历了一个出清的过程,特别是1992年开始启动的改革进程,至1994年经济出现了快速出清,利率快速回落,随之而来经济增速出现回落。
在市场出清之后,第一轮经济改革周期是1982年开始出现经济复苏;第二轮经济改革周期是1999年开始出现经济复苏。经济复苏之后,第一轮经济改革周期是在1984年开始出现改革红利的释放,经济步入高增长的...
美联储QE退出预期再起
美联储近期针对各重要数据对各种政策计划进行了大量讨论,表明美联储正在切实考虑放缓或退出每个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为减弱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讨论相应退出量化宽松(QE)的对冲安排,也讨论了包括降低首次提高利率的6.5%失业率门槛,以及为通胀设定额外门槛的可能性,不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普遍认为此举作用不大而且十分不确定。
目前美国通胀水平走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率仅为1%,三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超预期,但就业增长仍缓慢,因而预计12月的会议仍会维持货币政策不变,但可能会增加退出QE的吹风,以引导市场预期。
如何用就业指标实现宏观调控
长期以来,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经济增速和物价指标。随着我国潜在增长率回落,继续用过去的方法制定调控政策,很容易产生误判
当前,面对经济增速下降,有观点认为国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促使经济回升。但春节以来,就业市场表现出的“用工荒”现象已经证明,这样的思路需要改改了。
长期以来,当经济增速出现回落时,我们都考虑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以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刺激需求主要是:首先,避免经济短期内出现快速“失血”,影响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其次,避免短期内出现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但这种刺激只能...
三大经济体寻求中间路线共振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陷入“非常态”的增长路径。危机出现后全球的逆周期刺激政策,对各经济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后遗症。与此同时,经济的复苏却并不稳定。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促使经济体相继结合本经济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创新,以应对“非常态”条件下的经济低迷。从过去一年来各经济体的政策推出来看,各经济体都倾向执行“中间路线”的政策创新,既不再单一执行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也不单一执行抑制通胀的政策,而是偏向于在两者之间折中灵活偏“稳”的政策。所谓共振,即三大经济体美国、欧洲、中国在明年均将选择...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需制度释放
今年中国经济走势和经济增速的高低完全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
在物价和房价没有出现“软着陆”之前,任何刺激只会使未来的经济运行更加复杂。
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中长周期更应从制度释放的角度去分析,而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短周期则应更多侧重于决策当局的政策取向。
4月经济数据超出市场想象,单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已降到7%左右。令人忧心的不仅是经济增速的下降,而是在经济增速快速下降的同时,高企的物价和房价并未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这说明,尽管经济运行复杂,但潜在增长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资本市场投资更关注...
美国经济增长成全球复苏最大期待
2012年全球经济仍受寒流侵袭,从近期各国政府对经济政策态度的悄然转变中,我们似乎也捕捉到了来自政策面支持的明年全球经济有望迎来复苏的一线曙光。
从发达与新兴两大经济阵营而言,尽管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扑朔迷离,但2012年仍有值得期待的亮点。
首先,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回归潜在增速,是明年全球经济的最大亮点。看好美国明年经济表现的主因,是美国的经济结构灵活,调整速度快,特别是劳动力市场调整与产业调整的速度都非常快。如在危机前,美国的失业率曾下降到5%左右的自然失业率之下,产能利用率提高到80%左右;而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反应迅速,裁员停工很快,失业率在几个月内就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