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立志

德国波恩大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生态产业学科首席、研究员、博导,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专家撰写组组长、中医农业理论与体系首创二人之一,健康中国工程首席农业顾问、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安全农业生产指导专家委员、农业农村部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经济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污染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专家、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中医农业专委会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三农专委会首席专家、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学院大学食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亚洲农业研究(英文)期刊编委、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世行亚行中国项目咨询专家。

研究概况:研究领域为农业资源环境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扶贫、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经济。研究课题主要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部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决策支持项目、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和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等。曾任《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专家撰写组负责人。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59篇,其中第一作者67篇、通讯作者16篇。出版著中独著1部、合著第一作者1部、第三作者2部、第四作者1部、副主编2部、编辑委员会委员出版3部。

理论创新:构建了“农业生态循环增值机理”和生态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模式,系统论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全面阐述了农业“动静脉”产业体系,提出了“农业生态革命”并论证了“人与农业的生态逻辑”和“农业的生态灵魂”,创立了中医农业理论体系、标准体系、科技体系和产业体系。

政策建议:曾任八部委共同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专家撰写组负责人,所在团队全程参与农业部《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20)》。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撰写报告和建议19份,其中独立撰写的一份材料得到汪洋副总理批示,参与撰写的报告和建议有5份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全国人大。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7频道、新华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科技中国、中国能源报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项目咨询:国际项目:主持世界银行项目“陕西、黑龙江、湖南和安徽四省农业环境友好型项目监测评价” (2008-2011),主持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创新模式和重点领域评估分析”(2009-2010)和“基于小城镇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2012-2013),主笔安哥拉“四省农业发展规划”(2006)。国内项目:农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50余项,主要有遵义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南阳湖农业科技园发展规划、黑龙江省鹤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辽宁省盘锦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等。

联系电话:010-82109785 电子信箱:zhulizhi@caas.cn

什么是“生态减贫”


 什么是“生态减贫”

朱立志

“生态减贫”是相对于“非生态减贫”的。“非生态减贫”一般处于减贫的第一阶段,由于这一阶段减贫的压力很大,很多地方出现了资源环境掠夺型的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现象,由于这样的发展模式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称之为“非生态减贫”。相反,“生态减贫”着重于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来减贫,既有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功能的提高,又有利于构建符合当地情况的经济模式,能可持续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目前,我国的集中连片特殊困...

Read more

对新时期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对新时期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朱立志

摘要:新时期生态农业必须是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立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精髓是物质单元多次经过经济体内部的生产过程,目的是物质单元更多地附在产品上走出经济体,保障是用价值之船载上物质单元在经济体内畅通循环。新时期生态农业的基本发展思路是用系统化的政策法规保障,用规模化的运营模式承载,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武装。

关键词:现代化生态农业 规范化生态农业 规模化生态农业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在新阶段社会...

Read more

适度规模生态农场可能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新华网洛杉矶4月27日电(记者薛颖)大规模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资源的大量损耗和对生态的破坏都使其难以长期持续。一些农业专家在此间举行的一个论坛上表示,相对小型、适度规模、精耕细作的生态农场可能成为未来世界农业生产的更好模式。

  在26日至27日于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市举行的“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与会的中国农业和经济专家温铁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式的工业化大农场农业或者欧洲式的高保护小农场农业都不适合中国的发展现实,中国不能参照西方资源宽松情况下的农业经济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朱立志认为,中国应该把生态关切与规模经济效益相结合,...

Read more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必须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这是农业领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模式。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生态农业,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体系武装、规模化的组织运营模式承载、科学化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必须落实有效对策,才能顺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文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

Read more

粮食持续增长后的冷思考


粮食持续增长后的冷思考

朱立志

一、“粮食连增”的资源环境代价

粮食连续多年的增长,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确实应该喜悦。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在“粮食连增”的背后,我们付出了多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为了竭尽全力增产粮食,我国每年施用大量化肥、农药,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加剧。更可怕的是,靠化肥提升的粮食生产,榨干了土地的有机质;靠农药保证的粮食生产,给土地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毒素。

早在三个多世纪前,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就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这句话尤其对人均土地面积很少的中国人来说,应时刻...

Read more

包容性发展要走“生态减贫”之路


包容性发展要走“生态减贫”之路

朱立志

    “包容性发展与减贫”是2012年“1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题。这次论坛由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联合国驻华系统主办,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哈佛大学(托马斯•W•拉蒙特大学)教授(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粮农组织社会经济发展部助理总干事乔莫•桑达拉姆(Jomo Sundaram)和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荣誉教授理...

Read more

价值循环理论——从经济学层面阐述循环经济


   

价值循环理论

——从经济学层面阐述循环经济

摘要:论述循环经济的“3R理论”是从技术层面的分析,而价值循环理论是从经济层面对循环经济的论述。价值循环理论认为,如果经济系统内未附在产品上的物质单元都尽可能地被循环增值,才能为经济系统创造更大价值。循环经济的原则是经济系统内的物质单元多次经过生产过程以循环增值,循环经济的目的是物质单元更多地附在产品上走出经济系统以增加产出,循环经济的保障是用价值链条拉动经济系统内的物质单元以畅通循环。

关键词:价值循环, 物质单元,正价值,负价值

 

 

一、...

Read more

秸秆产业——一个被忽视的潜在大产业


 秸秆产业——一个被忽视的潜在大产业

 

朱立志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5亿多吨粮食,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亿多吨(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吨),却有2亿多吨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多吨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大力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

秸秆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衔接,加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

Read more

朱立志等专著《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问题研究》介绍


 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将不断加快增长幅度,但由于技术和设备以及政策和法规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农村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很低,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越来越大。同时,农业是生物质能原料生产部门,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部署中,农村能源领域责任重大,必须进行相关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本书是在相关课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这些课题从不同的方面对农村能源进行了研究,涉及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体状况、典型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农村能源消费理论、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升级的经验和启示、我国农村能源消费升级研究、我国农业生产性能源消费结构评价...

Read more

四大方略破解农业节能减排难题


四大方略破解农业节能减排难题

——朱立志专著《农业节能减排方略》书评

 

节能减排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不能忽视农业节能减排工作。

据统计,2006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约为9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能源约为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农业污染量占全国总污染量(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