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田勘

张田勘,现为《百科知识》杂志副主编,曾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硕士,国外博士课程学习一年,副高职称,有文理背景。专业方向: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科学哲学。

中国脑计划:姗姗来迟的竞争


20151024日,在深圳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蒲慕明在报告时透露,“中国脑计划(China Brain Project)”不久会公布。

相较于20134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美国脑科学计划,以及欧盟、日本随后陆续分别启动欧洲脑计划以及日本脑计划,中国的脑计划不仅是姗姗来迟,而且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虽然中国的脑计划尚未公开,但议定中的由中国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牵头的脑科学计划,在经过国内专家两年时间数次讨论及论证后,已于2015年初向主管部门提交,预计最晚可能不会迟于2016年启动。该...

Read more

“退税养老”好过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再一次被提出,7月2日,重庆商报联合大渝网就“退休年龄延至65岁”话题进行调查。从下午2点至晚上9点半,5000多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显示,95.84%的网友选择了“不乐意”,仅有4.16%的网友选择“支持”。

  这个调查显然不足以代表全国,但却是民意的一种强势表达。大家为何反对退休年龄延至65岁?这个问题的核心与其说大部分中国人担忧自己在风烛残年失去劳动力而且儿女赡养不过来的晚年衣食不保,不如说是目前公众对养老退休制度所代表的社会不公所产生的严重失望和随之而来的不满。...

Read more

过度医疗之忧


  为什么过度检查和诊治会在全球泛滥?有几个原因不可忽视。一是生物医学和医疗专业拼命追求利润和赚钱,二是对预防医学的误解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或异化,三是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

  今天,日益严重的过度医疗现象让人担忧。界定过度医疗尽管有一定难度和相当的复杂性,但也并非不可能。包括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内的美国九大医学组织对过度医疗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过度医疗是指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

  从时间先后说,首先是有过度检查,然后才有过度诊断和治疗。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过度医疗有很多是源于人们在就医和保...

Read more

别再对内向性格泼污水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7岁的黄红报考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的公务员,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面试成绩和总成绩排在该局“专业监管岗位”第一名。但是,后来她接到了该局人事处的电话,称她岗位匹配度不够,理由是“性格内向,被取消录用”。这个理由让她无法接受。

  以“性格内向”为由拒绝一名考试总成绩为第一名的参考者,多多少少会让人对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考”产生诸多怀疑和审视。不过,随后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无论人们对其中的内幕,如拼爹和拼关系等,有多少合理的想象...

Read more

中外农药残留标准相差多远


  一份“绿色和平”关于茶企农药残留的报告指出,“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均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现行茶叶卫生标准中农药残留限量明显低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农业部对农药使用的禁令与卫生部规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之间标准不一。

  对此,中国茶产业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表示,“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不同概念,但他承认欧盟标准和国内标准不一致。

  上述争议反映的是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和标准的统一。&ldquo...

Read more

归真堂要上市引热议,活熊取胆真的很舒服吗?


  熊胆产品生产企业归真堂要上市的消息传出后,受到动物保护组织及社会公众强烈的舆论阻击,反对的理由是,活熊取胆汁对动物太残忍。对此,2月16日归真堂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活熊取胆。抽取熊的胆汁过程中,黑熊在贪婪吞食,身体反应比较平静,整个过程约20多秒。工作人员解释说,一天要抽取胆汁两次,如果黑熊感到痛苦,它不会自动爬进铁笼子里来进食。如果感到痛苦,黑熊的身体会有抗拒的反应。

  这个过程似乎印证了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的描述,活熊取胆自然、无痛,熊甚至还很舒服。不过,怀疑者会套用庄子的话来问,子非熊,焉知熊之痛或快乐?相反,以将心比心来看,按人自身的感受,在身子上开了一个口子,还要定...

Read more

洋猪肉大举压境不幸还是福音


  摘要:面对洋猪肉涌入中国市场,中国有什么应对之道?如果抱残守缺,如设置进口壁垒,提高关税,或给予国内猪肉产业链补贴,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因此,最好的办法仍然是从生猪饲养的源头加以管理,提高猪肉质量和安全性,以避免重蹈中国乳业被洋奶粉占据大半壁江山的结局。

  中国高涨的猪肉价格,吸引了“洋猪肉”漂洋过海而来。在美国向中国大规模出口猪肉之后,墨西哥、芬兰也嗅到了商机,近期纷纷组团来华开展“猪肉贸易之旅”。今年1至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

  洋猪肉进入中国,对于猪肉生产和销售行业,恐怕...

Read more

转基因论争和研发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近来,转基因论争在国内有了新的发展。有媒体刊登署名为柯贝的文章称:中国出现了一股反对转基因的势力。相比于完全不懂生物学、用简单的“人文关怀”来反对转基因的人,一些戴着生物学“帽徽”的所谓专家,他们的欺骗性更大。而文章所点名的两位学者一是在美国的曹明华,一是中科院植物所的蒋高明。

  这意味着,中国对转基因的争论和研发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在转基因论争和研发过程中,有一些原则不得不提出来,因为,这既关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事关每个中国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总体原则之一是,转基因论争应当就事论事,以事实和科研结...

Read more

德国毒黄瓜引发中国食品安全思考


  德国的毒黄瓜事件引人关注。小小的毒黄瓜为何如此严重,导致14人死亡,感染人数约1000人?而且毒黄瓜事件出现在德国似乎是一种嘲弄,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诸国是最重视产品质量的,对食品安全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也是全球最高的。

  德国出现毒黄瓜事件似乎让我们的皮革牛奶、瘦肉精猪肉、毒水果有了半斤八两的比较,然而这正是最令人担心的。其实,食品安全在全球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地方和国家能幸免,只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灾难。因此,与其看笑话,还不如看看德国和欧盟是如何介入和应对这次毒黄瓜事件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教训。例如,德国的快速应对是最值得中国人学习的。

  德国出现毒黄瓜死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