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易显飞

易显飞(1974-),男,湖南株洲醴陵人,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湖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电子邮箱:<a href="mailto:[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a>。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开放式基金


  一、优先资助方向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技伦理重要论述研究

  2、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基础理论研究

  3、新兴科技的治理研究  

  4、科技法治与生态法治研究  

  5、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6、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研究

  7、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8、交通、电力、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伦理问题及治理研究

  9、举国体制与“卡脖子”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

  10、其他相关主题  

  资助方式  

...

Read more

信息传递是高新技术供需趋向平衡的根本保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和经济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其最主要的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是促进经济效益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但在生产中稳定使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不足20%,而最后产业的只有5%左右,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我国现在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超50%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资源的浪费的确大严重了。那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哪里,其解决的对策又如...

Read more

从李约瑟难题看系统科学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地位


纵观科学史的研究历程,学术界长期存在着内史论与外史论的纷争。由于内史论和外史论都只是代表了科学史研究的一个方面,因而它们的争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李约瑟难题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问题,即近代科学为何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古代中国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的欧洲诞生。本文通过对李约瑟难题的剖析,得到的启示是,纯内史研究和纯外史研究都是不充分的,而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史或对科学史进行反思,既可以消除内史论与外史论的界限与纷争,又可以更全面、更有价值地认识科学史。

一、科学史研究上的内史论与外史论及其纷争

科学史内史主要研究科学知识本身发展的历史,包括各门自然...

Read more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我们应采取的策略是: (1)转变观念、加强教育、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知识产权。我国企业以往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滞后,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丰富内容、重要价值和对于创新的重大意义。扭转这一劣势,关键在于宣传和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既可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又可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6]。既要加强对企业领导的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又要开展对企业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工作的职工的教育,达到全体上下自觉遵守创造、利用、消费知识资源的科学行为规则和自觉维护知识产权权益的目标。企业在增强知识...

Read more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企业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同样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不尽人意。总的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对我国而言,知识产权本来就是泊来品。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根本不存在知识产权法。知识资产的产权是公共的,任何人都可以不作任何付出而利用他人的知识资产,与现出一种技术成果无权利状态[3]。解放后,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向前苏联学习,主张发明人从广义上说都没有权利获得因其发明而获得的额外报酬,主张将个人的最大福利存在并隐没在社会福利最化的实现之中,知识产权根...

Read more

技术创新主体论: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开拓


[摘要] 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主体论》,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 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在其引导下,将会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全面把握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也定将取得应有的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主体论》 技术创新哲学  研究视角

 

现代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一经济形态所依赖的真正生产资料不再以资金、设备或原材料为主,而是以知识资本为主。现代经济的实质就是知识的不断创新与转化。而知识的创新和转化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此...

Read more

循环技术扩散的激励:基于需求方企业的绿色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易显飞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关键在于激励循环技术在企业间低成本快速扩散。这样的激励主要依赖于绿色价格机制和政府财政政策去调节企业绿色成本与收益。

关键词:循环技术扩散;循环经济; 绿色成本;绿色收益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生产由过去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方式到“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方式的转变。技术决定生产方式,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要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只有以清洁生产技术和废物资源化技术为内容的环境无害化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的水平与效率。宝钢、中国石化等企业发展循环...

Read more

技术交易研究


 技术交易是联结技术与经济的桥梁纽带,是技术创新、扩散和转化的主要中介。国内外关于技术交易的已有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些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有:在研究视角上,大多已有研究均是从经济学与管理学范式等角度展开,鲜有学者从技术社会学等视角研究技术交易市场。在研究内容上,对技术交易的社会建构、技术交易演变的历史轨迹、技术交易的法律基础、区域性技术交易微观实现机制、中外技术交易比较研究等方面明显欠缺。在研究深度上,往往把技术当作一个整体的“黑箱”,无法真正说明技术交易的深层次理论问题。最早的国际技术交易是伴随着商品交易而出现,是商品交易的孪生体。这段时期,由于交通...

Read more

自由女性主义对认知主体的研究


自由女性主义是一个最古老的女性主义理论流派,该流派把“人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作为其理论依据。因此该流派对传统认知主体的批判并未触及对认知主体理性化的批判,只是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认知主体女性缺席的外在原因,是女性主义学派中少数的保守派,这也使得自由女性主义与传统科学认识论更好地沟通。
自由女性主义信仰理性,认为理性是个人内在的神圣之光,是人的良知,理智没有性别之分,健全的头脑与性别无关。坚信女人拥有和男人一样的灵魂和理智,认为若女性接受均等的教育,女人和男人一样理性。[10]因此在自由女性主义看来,知识主体是“人人平等”的...

Read more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科学文化


传统女性主义在建构论的理论基础上,试图通过对科学性别维度的分析,揭示出传统科学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与科学的“菲勒斯中心主义”。新时期女性主义科学文化观则认为,不应仅仅从性别维度分析传统科学文化,“不能因社会性别范畴的普遍运用而塑造出这样一种自然假定——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研究唯一关键的理论视角”[1];科学文化应该是“情境性与“选择性”、“权力性”与“多元性”融合一体的多样文化;传统的科学文化实质上是欧洲意义上的文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