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培婵

陈培婵

是山寨化?还是山寨升级?联发科左右突击3G


 如果将联发科比喻成一种动物,在蔡明介眼中,它就是一只豹——极速、敏捷。

  这种极速、敏捷一度被传为佳话:2001年,这家出身台湾的IC设计厂商在创业4年后,选择杀入手机芯片领域。当时,联发科员工不足300人,年营业收入只有153亿台币。

  那个转型的时代,很多厂商铩羽而归,而联发科在7年之后,年手机芯片出货量高达2.2亿颗,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德州仪器和高通。

  然而,联发科的这种极致豹性在其创始人、董事长蔡明介身上难觅踪迹:不善交际,无论怎么梳理都稍显凌乱的头发,一张消瘦的脸上戴一副方框眼镜,眼神中流露的依旧是工程师的严谨。

 ...

Read more

UL国际竞争的“通行证”


 初到UL台湾公司任职时,林权曾与几名在UL工作过一二十年的老员工聊天。当林权提出“为什么会在这家公司做这么久”的疑问后,对方的回答是:“因为创造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是很有意义的。”

  “你们在说什么?在这个年代,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思想?”这是林权当时的第一反应。

  但是,多年之后,当林权已经是一名UL老员工的时候,他已经完全认同了这一观点:“确保制造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安全性能是UL的工作核心。”为此,林权把自己的职业等同于“消防队员”。

  作为美国产...

Read more

国企轮番掘起“天价地”


  原本还是炙手山芋,现在却变成了香饽饽——房地产就像是一个最会撒娇的宠儿,从来不会让人对它丧失信心。

  就在去年,伴随房地产整体行业步入调整期,众多央企曾迫不及待地要分离业绩大幅下滑、甚至成为负资产的辅业——房地产项目。然而,时隔一年,国企却转而重仓地产,并屡夺“地王”桂冠。

  6月的北京,先是26日,中国电子集团下属成都中泽置业以19.6亿元竞得奥运村乡住宅地,成为北京单价最高“地王”。30日,中化集团下属中化方兴以总价40.6亿元拍得广渠门15号地,刷新北京“...

Read more

傅军 19年多元化


  说到多元化,新华联集团(以下简称新华联)董事局主席傅军态度明确,多元化是民营企业的专利。

  金融危机下,新华联也难以避险:2008年新华联完成利润占计划的74.66%,同比减少20.34%。于是,才有了傅军的两大战略调整:由原来的专注实业经营转向实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由追求规模与速度转向追求质量与效益。

  或许,正是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傅军对新华联本应在20周年进行的战略规划提前了一年。

  曾经,新华联创立10周年时,傅军为新华联设定了几大支柱产业:化工、酒业、汽车、城市管道燃气。而9年后的今天,新华联的重点产业格局被刷新——淡出酒业,...

Read more

商业地产谁来救赎?


  商业地产至今都未能从“惨淡”中抽身。空置率增加、租金下降,即使是北京CBD地区也遭遇窘境。

  北京高力国际咨询与研究部数据显示:2009年二季度北京CBD平均租金价格近140元/平方米/月,较去年同期下降39%。而在中高端购物中心首层租金环比下降4.3%的同时,空置率小幅上涨了0.46%。

  相比之下,住宅市场却异常火爆。2009年北京住宅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6月比1月上涨了27%,但是销售面积同比上升147.23%。

  其实,就在2009年初,住宅地产还在紧锣密鼓地对抗寒冬——当时,诸多开发商纷纷看好商业地产。仅...

Read more

住宅地产拐声大落点小?


  四个月的高歌之后,住宅地产终于出现负面状况——2009年7、8月,住宅市场价涨量跌,接下来的价量齐跌则让“金九银十”不现。

  舆论很自然地将住宅市场这段狂飙之后的下滑看作转折点,甚至有观点认为,在非理性的“地产天价”集中爆发之后,“拐点”也许会再次来临。

  面对“今后几个月住宅市场的走势如何”的提问,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鹰认为“拐点”之说过于武断:“三个月、六个月的短期走势,只能表明未来涨跌的...

Read more

UPS下注中小企业


  事实上,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以下简称U P S)在国际物流同行中已经算是相当“高调”:从1996—2008年,四届奥运会中UPS赞助了亚特兰大、悉尼、北京三届。但是,U P S在中国的认知度却始终没有大幅提升。

  甚至到了获得北京奥运会首家赞助商资格的时候,大部分中国人仍不清楚UPS这家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于是,UPS不想在中国默不做声了。

  经过18个月对奥运活动的介入及不间断地广告轰炸,UPS有了成效:继2007年其中国业务增幅近40%之后,2009年第一季度,UPS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较上年同期10%的增长,而该季度UPS在全球...

Read more

险资炒楼?


  “我来这里和他们谈地产公司如何运用各方面资金的问题,包括险资。”

  最近一段时间,正略钧策投融资咨询合伙人华一频频与多家房地产公司接触,且沟通的重点总会与“险资进入不动产之后的机遇”扯上关系。因此,当“险资进入不动产会不会掀起新一轮的地产热潮”的话题对于外界还处于讨论阶段时,华一已经切实感受到了房地产商暗潮涌动的迫切心情。

  这一切,源于修订后的新《保险法》中增加了“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不动产”的规定。现在,距新《保险法》正式实施已经两个月了,人们虽然只是在龙湖地产拟赴港上市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