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更多企业关注战略管理,开始做自己的发展战略。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会完成一份很好看很鼓舞人心的战略规划。但是,能有很好战略执行的公司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真的按战略规划去做可能会带来风险。二是新战略往往与老板的成功经验不完全一致,原有路径的依赖又令人感到不执行战略日子也还可以。三是缺乏把战略变成运营方案的能力,打破原有的经营格局也会遇到来自各方的阻力。
为了使战略能有效实施,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三件事。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战略到底是什么。任何战略都不是伟大的预言,能确保你梦想成真。它只不过是从后向前看提出的一种路径假设。制定战略的目的是为了聚...
作者文章归档:池向东

1984年加入北京稻香村,现任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食品厂厂长、北京市焙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全国糕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粽子行业委员会副会长。
1996年获“商业经济”专业硕士学位,著有《经营与管理》一书
先发射子弹,再发射炮弹
对任何企业来讲,不变革、不创新,就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和谋求更好的发展。但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据说,仅有9%的创新先锋成为市场上最终的赢家,却有64%的创新先锋最终倒闭。那么,如何把握创新、实施创新,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又能最大化地规避其风险呢?
近读柯林斯的新书《选择卓越》一书,很受启发。他指出众多企业面临一个“核心困境”:一味致力于创新并不会取得伟大成功,甚至还会导致灭亡;从不做大胆的或新颖的事情,这个世界也不会理你,最终的结果就是灭亡。在创新找死,不创新等死之间,柯林斯告诉人们要用一种更有用的观点,即“先发射子弹,再发射炮弹&...
简单主义
社会的发展在做加法,知识信息越来越多,环境关系变幻莫测,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复杂,令人眼花了乱、无所适从。要学,学不过来;想跟,跟不上趟。如何应对这种复杂性,唯有简单。
我所说的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它是一种能力,一种文化,一种修行,一种境界,能够化繁为简,以简驭繁,很不容易。
简单就是要抓住本质。凡事都有质的规定性,追问本质才能不被纷繁的现象和混杂的信息所迷惑。抓住了本质,才能纲举目张。面对市场,面对竞争,格力的董明珠说:“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你的技术发展方向,要把产品做到极致,关注顾客体验的细节,永远重视质量。”有人说这是一种工业精神,有人称这是...
营销都有谁的事
什么是营销,说法可多了去了。什么“营销就是在诸多品牌中找一个缝,使自己扎下根来并成长”,“营销就是把鸡爪子砸扁了当鸭掌卖”,“营销就是让顾客从来也不用想起,永远也不会忘掉”,“营销就是挣忽悠的钱,作秀的钱”,“营销就是上媒体大把烧钱去”,“营销就是把相关的或不相关的搁一块说事儿”……明白了吗?没法明白!都是从一个角度去描述,跟盲人摸象似的。
其实,营销是一个系统,有一大篇道理和方法,讲营销的书也一本一本的...
创新的焦虑
创新成了一个使用频次很高、很热门的词汇,似乎谁不讲几句创新谁就是落后。理论创新、战略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没有什么不被冠以创新的了,创新被抬到至高无尚、生死攸关的高度。
什么是创新?美国科学家熊彼得1934年的定义说,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包括新的产品、新的质量、新的方法、新的市场、新的材料、新的组织等。这个概念有点老,但确实很经典,所以常被引用。也有人说: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资源。近年又把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约创新、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创新。
为什么要创新?理由是环境在变化,在剧变,在速变,你能说环境没有...
永葆创业精神才能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创业者,一大批企业家。三十年过去了,老一代创业者多数到了该交班的时候,听说富二代们愿意接财,但不愿接班。即使接了班,还能不能有上一代人那种创业精神呢?即是没交班的创业者,还能不能保持创业初期的那份激情呢?
一般的规律是,渡过创业阶段后,高层激情消失,出现官僚倾向,就连通用这样的优秀公司也不例外。通用的一个高层曾说:如果其它公司的雇员看见一条蛇,它会马上杀了它。但在通用,首先你要设立一个关于蛇的委员会,然后请来一个对蛇有研究的专家顾问,第三件事就是为这个话题讨论一年。正因为此,通用走了下坡路。新接任的通用CEO艾克森看到了这个问题,他说:&ldq...
中层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在任何一个公司里,中层管理者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不能决定方向,但可以决定效率。在一个团队里,他们是骨干、中坚和榜样,他们的作用是粘合、催化和传动。一份中小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78%的被访者反映缺乏好的中层管理者,61%的被访者反映合格的中层管理者仅占一半甚至更低。对中层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主要是责任心、事业心和大局观。对中层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最核心的有以下四种:
规划控制能力。中层管理者首先要理解公司战略,并能结合本部门职能和实际,发现关键问题,创意解决办法,设计实施方案,坚决推进执行,持续跟踪改善。比较普遍的不足是抓不住大事要事,面对诸多问题,却没有解决的方法,常常向别人要...
老字号的新发展
最近,参加了“京探网”和新京报组织的标杆饮食企业百人谈系列论坛之第七期,主题就是“老字号的新发展”。作为五位嘉宾之一,因访谈时间很短,余意犹未尽,题目挺好,还想再说说。
主持人介绍原内贸部1990年认定的1600多家老字号,至今勉强维持的占70%,面临倒闭的20%,规模效益良好的仅有10%。其实,这个数据不是统计的结果,也只是凭感觉得出的。企业生生死死是很正常的,老字号本身就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结果。常听到保护老字号的呼声,其实,老字号企业从来不是保护下来的。有生命力的自然能活下去,没生命力的有人扶着也会倒。
老字...
中庸营销论
时下营销理念的流派多如虎毛,我也原创一个凑凑热闹,叫中庸营销。
中庸营销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国四书之一的《中庸》。《中庸》前二十章主要讲“中和”,后十三章主要讲“至诚”。北宋理学家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并说这是孔门心法。
我的中庸营销只有理念而无技术和工具。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能没有营销,也不能过度营销,关键是诚和实。
营销,就是对销售的经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
首先,做市场不能没有营销。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光靠产品好,还固守&ldquo...
面对管理的三个观念
目前,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多为经营强于管理,尽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经营以冲击和压力,但因管理不好而丢掉市场或管理滞后而影响扩张的案例比比皆是。可以说,持续进行管理创新和升级,以更好的管理应对各种考验,是企业健康发展和基业长青的重要途径。
面对管理有三个观念非常重要。
变革观
管理方式一定会有缺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管理模式,任何企业也不会有不需要改善的管理方式。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系统、工具那是人家的,可以借鉴、参考,从中受到启迪,但不能照抄照搬。简单地拿来会水土不服,甚至适得其反。企业所处的环境在变,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的管理也要不断变化,即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