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志峰

吴志峰,现为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曾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招商银行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期研究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与银行发展战略。

不存在边际上的结构调整


《上海证券报》2009-9-10

 

结构调整的呼吁历久而弥新。

但每次呼吁之后,结构反而进一步扭曲。比如,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央已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城乡、区域、国际国内、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也是考虑了民生领域投资的,但“四万亿”实施下来,原来停掉的一些“二高一资”项目重新上马,GDP增长更加依赖投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民营中小企业投资受到排挤,房价调整被拦腰斩断,高房价卷土重来,大量农民工的回流使农民收入落差加大。

这种现象初看起来,似乎是原来结构调整的努力被金融危机冲断了,但仔细推敲,还是利益驱使造成的...

Read more

不作恶的企业土壤


创业板开板在即,务必营造不作恶的企业土壤

 

GOOGLE最近在等待一个判决。下个月美国法院将决定是否让GOOGLE的数字化图书协议生效,该协议是去年由GOOGLE与出版社和一些作者代表签署的。一旦协议生效,GOOGLE将把海量的图书数字化,进而实现网上搜索。对于GOOLE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盈利模式,它可以建立其网上数字图书馆,通过对图书馆授权和注册收费。同时,这个盈利模式对全球知识界是莫大的欣喜,将极大便利信息沟通和科学研究,加速全球知识的传递。用中国的流行话来说就是,GOOGLE的数字图书馆兼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9年一位朋友推荐我用GOOGLE...

Read more

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几天前《环球》编辑来电,说是为国庆60周年大庆搞了一个特别策划,编辑部从全球征集了110个关于中国未来60年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让我做个书面回答,即中国崛起之后,如何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主要在经济合作、贸易金融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不断超越英法、德国,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并将在今明两年内超过日本,国人在西方媒体的一片鼓噪声中对中国成长为全球超级大国充满期待。老实说,我没这么乐观,中国在基本制度、发展思想、经济结构存在显而易见的问题,而且在亿万大众的人口“红利”因计划生育的控制即将消退之后,经济像今天这样的“自然性增长”已无多少时日。然而,既然是站在一个甲子的门槛来展望下一个甲子的漫...

Read more

领导发话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前段时间频繁报道银监会将退出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其是刘明康主席发话敦促银行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银监会和刘主席可谓用心良苦,笔者相信对今年银行贷款投向有指导作用。

然而,光靠领导发话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监会近年来已有多项举措来推进,包括允许设立村镇银行、推动银行成立中小企业融资部门,但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而且前景也并非光明。

有数据为证。据银监会统计,我国2009年上半年新增7.37万亿贷款中,大型企业得到47%,中小型企业得到53%。按说这个比例已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划分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划分不同,根据2003...

Read more

保障性住房更需要明确分配原则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央财政拟安排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这类的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我们相信,一旦这些措施落实,各地保障性住房规模将迅速放大。

  

  然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仅仅是第一步,比“建设”更重要的是“分配”。也就是说,必须明确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原则。两会“热...

Read more

疏导购房需求是正道


  当温家宝总理说出“要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时,我知道这句话的份量。

  

  我曾经撰文分析,中国房价飞涨的原因在于“需求的集中释放”与“扭曲的供应”的叠加。房地产的需求和供应都有问题,但哪一方面的问题更大,在哪一方面出政策更有效,就大有讲究了。就供应方面来看,保障性住房的短缺是个大问题,但由于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拉动经济,指望其将财力大规模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有点不现实;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招拍挂模式把土地的供应变成“挤牙膏”式的供给,加剧了土地供应的稀缺。然而也应清楚的一点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