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屠晓光

温和的行动者,激进的思想者。 爱自然胜过爱真理,重体验胜过重结果。 毕业多年,经历了记者、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的角色转换。但是从本质上讲,我还是一个文人,一个以阅读、思考和写字为乐趣的人。而且回头看来自己的所有职业都是围绕新传播和新媒体来开展工作的,记者是做传播,职业经理是用传播,创业是帮别人做更专业的传播。所以也感谢这个以“信息”为标签,以新传播为实质的时代,给了我可以快乐生活的舞台。 让我们一起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来说,用笔来记录,用心来体会这个传播的世界

认识传播偶得


    传播是有力量的,文字有的时候比子弹厉害。为了印证它,先听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中的1941年秋天,盟军得知德国农业歉收,德军后勤供应不得不用冷冻马铃薯来解决军队给养的消息,便策划了一起舆论攻心战。很快,欧洲的多家电台开始不断传递一则医学知识,说近日来某些地区出现一种怪病,是人们食用了冷冻马铃薯所致,并给它起了一个学名:“马铃薯感冒症”。广播内容在德军官兵中广泛传播,引起极大的恐慌和焦虑,他们开始拒绝吃这种马铃薯,结果导致部队元气大伤。这次广播舆论战,削弱了德军的作战潜力,并使盟军赢得了充分的休整时间,为最终战胜德军提供了必要...

Read more

回味激情燃烧的岁月



    12月26日,圣诞节后的第一天,是毛主席的生日,也是我的两位朋友和以前的老同事——《IT经理世界》的两任总编辑王超先生和郭晋华女士——的生日。

    昨天,2008年的12月26日,《IT经理世界》的初创团队的部分成员王超、邵先华、曲晓东、郭晋华、张鹏、孙俪,和计算机世界出版集团的陈梅总裁、《微电脑世界》原总编黄盛萍女士、《IT经理世界》现在的经营负责人牛卉女士,加上我聚会在中关村苏浙汇,以两位总编辑的生日为由头聚会在一起,搞了一次神仙会。

  &...

Read more

还有什么不能“山寨”


    “山寨”在中国不是新事物和新现象,却肯定是老词汇具有的新语义和新文化中的一种新主张。“山寨文化”是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分析的文化现象。眼下,对于“山寨文化”的关注,已经成为很多思想者的一个课题,而我也不由得开始关注这个文化现象所能带给世人的启示。

    首先,对于山寨文化的分析,重要的不是做伦理判断,而是应该做趋势引导;不应该是对概念的批判,而是对概念成长的环境进行评价,并提出理性的建议。在当前,网络传播使得舆论环境日益民主,没...

Read more

想起麦克卢汉


    三十年前,媒介文化的首创者、信息时代的先知麦克卢汉先生因为《理解媒介》一书的发行而一举成名。他的很多思想已经成为现今的传播学者最熟悉的内容。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电子媒介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从部落到非部落再到部落、冷媒介热媒介……有很多观点已经被现实所证实。

    但麦克卢汉即使有最卓越的智慧也不会预见到,互联网是如何挑战了他的预言,并开始挑战他的理论的内核。

    《理解媒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的副题里,叫做“论人的延伸”。麦克...

Read more

从“第三种力量”说起


    奥巴马在他的自传《无畏的希望》中写到:“……对于那些担心自己议员席位不保的政客来说,牵制他的还有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决定政治辩论的性质,规定哪些事情他能做,哪些事情他不能做,哪些立场他能坚持,哪些立场他不能坚持。四五十年前,这股力量是党派机构:大城市的政治领袖、进行政治交易者、华盛顿的政治掮客,他们的一个电话就能决定你事业的沉浮。现在,这股力量是媒体。”

    如今,深懂传媒操控之道的奥巴马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他继续利用其可以引领传媒的天然优势&mdas...

Read more

“新闻学”抑或“传播学”?


    读清华大学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的专著《转型中的新闻学》,被他的一个观点所深深的吸引,并引发我的很多思考。在“复兴新闻学教育”一章中李希光教授说:“不幸的是,媒体的商业化和新闻传播学教育正在掉进传播学的理论陷阱里,或者掉进以金钱为目的的‘新闻策划’或‘媒体策划’的陷阱里,二者都走进了一个远离新闻学真谛的真空世界里。”

    在李希光教授的整个著作里弥漫着对复兴新闻学,并提醒人们警惕传播学对新闻学的侵害的浓烈的情感气息。传播学和新...

Read more

3G来了,别闲着


    日前,和新浪网的总编辑陈彤先生、澳信传媒(下辖IT168、PCPOP、AUTOHOME和 CHE168)CEO王超先生,与两位电信产业人士聚谈,聊到火热异常的3G及其对互联网应用的影响。有个观点是,国际上领先的3G应用,比较成熟和带来较大投资回报的业务是数据接入服务,简单的说也就是通过传统终端,比如笔记本,提供的3G无线接入服务。3G无线笔记本也许会成为一个个人信息处理的强终端。

    现在的很多行业,尤其是IT、金融、教育、政府……等行业的从业者,许多人都是一本(笔记本)一机(手机)一车的...

Read more

回望北川


   

    (望乡台上望北川)

   (废城北川)

    随华硕志愿团去四川地震灾区归来几天,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是觉得自己的心好沉重,搞得自己无力起笔。四天行程的每一幕总像演电影一样在我的脑子里回放,每回想到那些令自己心灵震撼的场景,都会有种说不出的伤感和悸动。

    我想我可能会用很长的时间去消化这次行程带给我的东西,用很多的文字来表述我复杂的心情,也会用很多的行动去化解那种解不开的心结。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开始写出我的...

Read more